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1980年代之後,流行音樂開始在社會公益領域發揮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980年代之後,流行音樂開始在社會公益領域發揮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1980年代之後,流行音樂開始在社會公益領域發揮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不是所有不收費的歌都能稱為“公益歌曲”,它要求歌曲具有題材現實、人文關懷、受眾廣泛、輿論導向等多種功能。不難發現,在疫情時期創作的每壹首公益歌曲,曲調都是舒緩的,歌聲都是溫柔的。正如《讓世界充滿愛》那樣,每壹個人都可以在公益歌曲裏獲得治愈的力量。2002年12月15日,因持續發燒休息了壹周的廣東大廚黃杏初,被家人送到醫院,成為國內第壹例真正意義上的SARS(非典)報告病例。此後半年,全世界如臨大敵,直到它離奇而去。2003年5月,SARS疫情蔓延全球,華語樂壇抗擊SARS的公益歌曲《手牽手》在此時橫空出世,成為當時流傳最廣的抗疫歌曲。直到今日,又被無數音樂人翻唱,獻給武漢。

2003年,壹首《雄心飛揚》的公益歌曲集結了張學友、劉德華、譚詠麟等天王歌手。17年過後,張學友再次為疫情發聲,由他與周傑倫、方文山合作的《等風雨經過》被廣大網友贊嘆“壹秒落淚”,同期劉德華的《我知道》也唱出了所有人的心聲。這些歌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了頂級歌手與音樂人,他們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進行售賣,公開演出所獲的收益全部捐獻給抗擊疫情的最前線,是典型的公益歌曲。它讓每壹個人都可以在詞曲中裏獲得治愈的力量。

公益“第壹曲”用音樂撫慰恐懼的人心

20世紀80年代初,內地尚無公益歌曲壹說,但壹首呼籲大家關註大熊貓的歌曲《熊貓咪咪》已經出現了“公益”的影子——它以臺灣民謠為曲調,歌詞樸實動人,情感直抵人心。據業內說法,內地最早的、標準化的公益歌曲誕生在1986年。那年5月的壹天,壹百名流行歌手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唱響了《讓世界充滿愛》。1986年被稱為國際和平年,當年的主題是“捍衛和平和保障人類未來”。全球最為知名的公益歌曲亦誕生在那年——邁克爾·傑克遜創作,並邀請眾多美國明星壹同演唱的《WE ARE THE WORLD》。而後,香港、臺灣等地區眾多明星演繹的《明天會更好》也應運而生。受音樂界“公益浪潮”的影響,時年22歲的郭峰邀請到當時樂壇的詞作高手小林、陳哲等人,創作了壹鳴驚人的《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不僅成為了公益歌曲的裏程碑,也成為了內地流行音樂的壹個拐點。彼時獻聲此曲的百名歌者中,仍活躍至今的如毛阿敏、蔡國慶、崔健。自《讓世界充滿愛》成功將“公益歌曲”的概念“輸入”後,樂壇長期鮮見驚艷之作,壹直到2003年SARS疫情暴發,局面方才為之壹改——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公益歌曲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也難怪許多樂評人認為,“只有在災難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公益歌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