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常見的聲樂作品的體裁有哪些類型

常見的聲樂作品的體裁有哪些類型

音樂體裁就是藝術作品的式樣和類型(品種)。"曲式"是指樂曲在連貫展開

過程中的結構布局,而樂曲的體裁則是指樂曲在音樂風格和性質方面的特

征。這是壹首樂曲的兩個方面。

不同體裁的器樂曲的形成,都是同它們各自的應用和表演的目的、演

出的場合、樂曲內容的傾向性、音調和節奏的特色、音樂風格的特征等等

有關。

前奏曲

(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壹種單主題的中、小

型器樂曲。

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紀某種樂曲前的引子,最初常為即興演奏,有試

奏樂器音準、活動手指及準備後邊樂曲進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獨立

的鋼琴前奏曲。十九世紀後,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亦有稱

作"前奏曲"者,其含義與上述獨立體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序曲

(Overture)樂曲體裁之壹。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的開場音樂,

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分為“法國序曲”及“意大利序曲”兩類。前

者為復調風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中段為賦格形式,末

段較短;後者為主調風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後世交響

曲即由此演變而成。十九世紀以來,從貝多芬開始,作曲家常采用這種體

裁寫成獨立的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有標題。如貝多芬的《科

裏奧蘭序曲》、柴可夫斯基《1 812年序曲》等。

套曲

(Divertimento)包括若幹樂曲或樂章的成套器樂曲或聲樂曲,其中

有主題的內在聯系和聯貫發展的關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

舒伯特的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等。認廣義上說,奏鳴曲、交響曲、

組曲、康塔塔等均屬之。

小步舞曲

(Menuet)壹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

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

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

謔曲所代替。

諧謔曲

(Scherzo)諧謔曲亦稱詼諧曲,壹種三拍子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

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

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

賦格

(Fuga)西洋復調音樂中主要曲式和體裁之壹,又稱“遁走曲”,意

為追逐、遁走。它是復調音樂中最為復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其基本特點

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壹個簡單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

出現壹次(呈示部);然後進入以主題中部分動機發展而成的插段,此後

主題及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壹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後主題再

度回到原調(再現部),並常以尾聲結束。

卡農

(Canon)復調音樂的壹種,其原意為“規律”。同壹旋律以同度或五

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

格的模仿對位。

練習曲

(Etude)用於提高器樂演奏技巧的樂曲。它通常包含壹種或數種特定

技術課題。

肖邦為其創始人。這種樂器練習曲除用以練習技巧外,同時具有高度

的藝術性和舞臺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創作有此類練習曲。

浪漫曲

(Romance)泛指壹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樂曲。其特點

為:曲調表情細致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

狂想曲

(Rhapsodie)壹種技術艱深且具有史詩性的器樂曲。原為古希臘時期

由流浪藝人歌唱的民間敘事詩片斷,十九世紀初形成器樂曲體裁。其特征

是富於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間曲雕,如李斯特的1 9首《匈牙利狂想曲》

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幻想曲

(Fantasia)壹種含有浪漫色彩而無固定曲式的器樂敘事曲。原指壹

種管風琴或古鋼琴的即興獨奏曲。十八世紀末葉起,幻想曲遂成為獨立的

器樂曲,如格林卡運用俄羅斯民間音樂寫成的管弦樂曲《卡瑪林斯卡亞》

幻想曲。

創意曲

(Invention)它是以模仿為主的復調音樂的體裁名稱,是壹種復調結

構的鋼琴小曲,根據某壹音樂動機即興發展而成,類似小賦格曲等。

托卡塔

(Toccata)又稱“觸技曲”,它是壹種富有自由即興性的鍵盤樂曲。

薩拉班德

(Sarabande)舞曲的壹種。據情起源於波斯,十六世紀初傳入西班牙

。由於情調熱烈奔放而被教會禁止。十六世紀未傳入法國後,逐漸演變為

速度緩慢、音調莊重的舞曲,常用於貴族社會和舞劇中。其結構為二部曲

式,節奏為三拍子;第二拍的音,時值較長而突出。

塔蘭臺拉

(Tanantella)塔蘭臺拉原為意大利南部的壹種民間舞曲。據傳:被

壹種毒蜘蛛“塔蘭圖拉”(Tarantula)咬傷的人,必須劇烈跳舞始能解毒,

塔蘭臺拉舞即起源於此說,另壹說此舞因產生於塔蘭多城而得名。其特點

:速度極快,6/8或3 /4拍子,主要節奏為連續不斷的三連音,情緒熱烈。

即興曲

(Impromptu)它原是鋼琴獨奏曲的體裁名稱,後也用於其他樂器的獨

奏樂曲。它是即興創作的器樂小品,常由激動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組

成,所以大多數是復三部曲式的。

夜曲

(Nocturne)原指十八世紀所流行的西洋貴族社會中的器樂套曲,風

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間露天演奏,與“小夜曲”類似。

小夜曲

(Serenade)原指傍晚或夜間在情人的窗下歌唱的愛情歌曲體裁,所

以曲調常是親切抒情的。在十八世紀末開始出現多樂章的重奏或合奏曲的

小夜曲,則是為當時的達官貴族餐宴時助樂用的,曲調較輕快活潑,而與

愛情無關,屬於室內樂體裁。

無言歌

(Song without Words)(無詞歌)它的旋律猶如歌曲,用音型伴奏,

但卻無歌詞,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樂小品。由門德爾松首創。

搖籃曲

(Lullaby)又稱催眠曲,它原是母親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

簡短。其旋律輕柔甜差,伴奏的節奏型常帶搖籃的動蕩感。

隨想曲

(Caprice)又稱奇想曲、異想曲,其性質近似幻想曲,也是結構自由、

大小不定,指壹種富於幻想的即興性器樂體裁,有賦格式、套曲形式。

圓舞曲

(Waltz)又稱“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壹種民間三拍子舞蹈

。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

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於歐洲

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

特點為節秦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壹個和弦,第壹拍重音較

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淄河》、韋伯的《邀舞》

等。

瑪祖卡

(Mazurka)波蘭的壹種民間舞曲,其動作有滑步、成對旋轉、女人圍

繞男子作輕快跑步等。瑪祖卡的音樂特點為:中速、三拍子,重音變化較

多,以落在第二、三拍常見,情緒活潑熱烈。

波洛乃茲

(Polonaise)也稱“波蘭舞曲”壹種莊重緩慢、具有貴族氣息的三拍

子舞曲,源於波蘭民間。

波爾卡

(Polka)捷克的壹種民間舞曲,以男女對舞為主,其基本動作由兩個

踏步組成,壹般為二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