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流行音樂 中國 研究狀況
流行音樂最早起源於20世紀初美國黑人的民間音樂,迄今為止已有將近壹百年的發展歷史。在這期間,流行音樂經歷了不斷地發展和演變。出現了多種風格的流行音樂和大量的流行音樂作品。目前流行音樂發展更為成熟和多元化,並為我們的業余生活也增添了不少色彩。我國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是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的,到當今21世紀初為止,已湧現出不少研究成果。筆者將分為三個時期來論述流行音樂在我國的研究狀況。
壹、20世紀80年代——對流行音樂身份的認同階段
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音樂形成了初步的繁榮,然而我國對於流行音樂的研究正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音樂學家們對流行音樂只是進行初步的研究和討論。對於流行音樂概念、風格特征及其種類的研究是相當淺和模糊的。大多是談對流行音樂的壹些看法或是對某種與流行音樂有關的現象作進壹步的思考討論,並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這個時期也未出版過關於此類研究的專著(根據筆者收集的資料做出的判斷)。文獻方面以1980年南詠在《人民音樂》第9期的期刊上發表的《還歷史本來面目——關於〈何日君再來〉答問》這篇文章為基礎,它是我國最早致力於流行音樂研究發表的期刊論文。標誌著我國對流行音樂的研究邁出了第壹步,後來此類文章相繼而出。研究成果可分為兩個方面:
1、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研究
三十、四十年代曾在上海風靡壹時的歌曲《何日君再來》,到了八十年代又突然走紅。壹些報刊上就如何評價《何日君再來》壹歌發表了不同意見的文章。1980年第9期南詠在《人民音樂 》 第9期的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還歷史本來面目——關於〈何日君再來〉答問》,是我國最早發表的有關流行音樂的研究的期刊論文。在文章中,作者對劉雪庵創作的歌曲《何日君再來》以問答的形式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研究。主要是圍繞“這首歌曲是不是漢奸歌曲、黃色歌曲?”這個問題展開的“應該怎樣還這首歌的歷史本來面目?”問答。作者認為,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總結我國音樂發展的歷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作為創造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音樂藝術的借鑒,是很有必要的。同年,應國靖的《也談<何日君再來>問世經過 》和長河的《還歷史的本來面目——關於歌曲〈何日君再來〉問世經過的討論綜述》兩篇文章也對這首歌的相關討論進行了綜述。
趙沨在《從香港三位歌唱家的音樂會想起的》文章中對香港著名歌唱家費明儀、林祥園、陳供生,應中國音樂家協會的邀請,在北京紅塔禮堂公開舉行了兩場獨唱、重唱音樂會。這兩場音樂會公開售票的時候,在很短的時間內幾千張入場券就被搶購壹空的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主要是由於壹些喜歡流行歌曲的青年錯誤的認為費明儀等先生從香港來,可能是演唱香港流行歌曲的,所以踴躍購票。說明了國內壹些年輕人很欣賞西方、港澳的流行歌曲這壹事實。
周蔭昌在《“流行歌曲”略析》壹文中對“什麽是流行歌曲?為什麽它對壹部分青年具有吸引力?他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應如何正確認識、對待?”這些問題作了比較具體的分析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林明在《“流行歌曲”問題》文章中從其他方面對流行歌曲進行了論述,主要針對建國三十年後的今天,“流行歌曲” 出現的問題以及它的社會地位和影響進行討論。
楊曉魯在《1988年中國流行歌曲鳥瞰》文章主要以1988年中國流行音樂歌曲的創作風格、題材、體裁、節奏、旋律、調性、民族性與審美趣味、歌星演唱以及理論研究的狀況這些方面對當時流行音樂的歷程進行了回顧。對於1979年到1985年中國流行音樂的艱難歷程也進行了簡單的回顧。
2、對國外流行音樂的研究
鐘子林在《談美國爵士樂》文章中主要談了三個問題:爵士樂的流傳和影響;爵士樂的形成;爵士樂的發展。並在最後簡單地談了壹點對爵士樂的看法。
陳地在《對流行音樂的觀測》壹文中主要對較有影響的流行音樂:爵士樂、節奏與布魯斯、搖滾樂、搖擺樂、鄉村音樂或西部音樂、迪斯科和新浪潮的發展和演變分別進行了闡述。並由此得到了以下結論:1、流行音樂或鄉村流行音樂均對資本主義制度不滿而產生了“叛逆性”的壹面。2、流行音樂都是源於勞苦白人和黑奴。3、流行音樂中,除了民間音樂和以它發展起來的鄉村音樂壹直流行至今,其它的流行音樂都只是風靡壹時。4、流行音樂不是孤立的發展的各派之間互為影響、促進。並在交流中相互滲透、吸收。
陳銘道、宋今為的《失去了靈魂的民間藝術——美國鄉村音樂的沿革》文章主要闡述了我們今天所聽到的“鄉村音樂”是由鄉村、布魯斯、爵士、搖滾混合在壹起的雜拌菜——失去了靈魂的民間音樂!“鄉村音樂將要在全世界獲得商業性的成功,它是成功了,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唯獨失去了自己真正的靈魂”。①
鐘子林在《美國流行音樂新品種——新時代音樂》壹文中主要闡述了美國流行音樂呈現出多樣化局面,各種類型和風格的音樂都在發展,如搖擺樂、鄉村音樂、爵士樂、布魯斯、索爾(soul,城市黑人的流行音樂)、福音歌、雷蓋。這時壹種新的時代音樂繼60年代和70年代初搖擺樂高潮之後形成並廣泛傳播。以及這種時代曲的特點和流傳因素。
二、20世紀90年代——對流行音樂深入探討階段
20世紀90年代開始,流行音樂占據了中國音樂的半壁江山,我國對流行音樂的研究逐漸深入。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音樂學家對國外流行音樂的研究也只是蜻蜓點水,大多都是較淺的研究國內的流行音樂。到了90年代,我國對國外流行音樂的研究逐漸完善。流行音樂的身份已得到認同,音樂學家們不單是對其進行簡單的研究討論,還專註於其某壹方面的研究,並進行深入的探討。也從各個方面對流行音樂進行了研究。
這個時期相關研究的專著也出版了很多。其中以季永堅,廉維編的《發燒搖滾》、關穎著的《搖滾王族》、黃燎原,韓壹夫主編《世界搖滾樂大觀》、鐘子林編著《搖滾樂的歷史與風格》、中國電影出版社編的《搖滾夢尋》等以研究搖滾樂方面的專著成果最為顯著。此時,各大期刊上的文章也相繼發表,主要以探討流行音樂的社會功能和流行音樂的傳播及美學意義為主。筆者將這個時期發表的文獻分兩個方面來論述其對流行音樂的研究狀況。
1、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研究
範守生; 華林泰在《流行音樂為何退潮》壹文中論述了改革開放以來,以港臺流行歌曲為主體的通俗音樂會象壹個新生的混血兒在華夏樂壇上誕生了,並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贏得了觀眾青睞。然而,只幾年光景,它就呈現出風燭殘年之。作者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並從三個方面來論述曾經風靡全國的通俗音樂會為何落潮:1、七拼八湊的演出隊伍;2、拜金主義的演出意圖;3、庸俗無聊的演出內容。
王薇的《文化傳播中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1978──1981》是壹篇關於中國當代流行音樂這種通俗文化研究的“音樂傳播學”論文。文章著重於對歷史的研究:認為1978年——1981年為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歷史起點。分別從三個方面討論:1、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歷史起點;2、音樂傳播與打開禁區;3、流行歌曲的是是非非。張彬的《談流行音樂傳播中的從眾現象》壹文中主要研究的是流行音樂的傳播過程中產生的青少年群體的從眾現象。文章從社會心理學和傳播學的角度對這壹現象進行了研究分析。
金兆鈞在《流行音樂1989》壹文中從當時流行音樂創作蕭條與風格流派的分化,治理整頓及市場管理的調整,國內音帶出版的下降與引進版的暢銷,大型活動的減少及“搖滾樂”的發展,港、臺音樂的再度走紅五個方面論述了1989年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狀況。在他《中國新時期流行音樂創作的美學觀念》壹文中主要是以音樂創作的美學觀念來研究80年代大陸流行音樂以及“西北風”歌曲和廣州流行音樂。韓明昌在《淺論流行音樂的美學意義》文章中主要從音樂美學的角度來研究流行音樂產生的社會基礎和它的功能,以及在中國內地的前景。
2、對國外流行音樂的研究
鐘子林在《搖滾樂的興起和影響》文章中論述了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的爵士樂的生氣蓬勃的節奏意識,活躍的調式變音旋律,以及多樣的演奏風格和獨特的節奏形態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並對爵士樂的節奏形態進行了剖析。
黃明智的《爵士樂的節奏形態與傳統的節奏意識》壹文論述了搖滾產生的背景和三個來源:1.節奏布魯斯(rhythm and blues)2.廷潘胡同歌曲(Tin Pan Alley)3.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以及他的社會影響和被稱為“搖滾樂之父”的比爾·哈利和有“搖滾樂之王”稱號的維斯·普萊斯利對搖滾樂作出的貢獻。
三、21世紀初——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步入成熟的階段
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當今的21世紀初,跨越了壹個世紀的流行音樂也漸漸走向成熟。更多種類和風格的流行曲風相繼出現並迅速占領廣大市場。由於時代的發展,網絡、彩鈴等媒介的出現,使流行音樂的制作更加商業化、世俗化。這個時期我國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更加全面和豐富。對流行音樂的研究越來越深入,也不僅僅局限於對其歷史、風格、特征及概念的研究。還包括對流行音樂歌手、流行音樂選秀比賽以及與當今社會、文化和消費者等之關系等研究。發表和出版了大量的相關文獻和專著。並翻譯了大量國外有關流行音樂的專著。所以,這個時代是我國致力於流行音樂研究突飛猛進的時代。
21世紀初研究我國研究流行音樂方面的專著有金兆鈞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親歷中國流行音樂》、孫蕤編著的《中國流行音樂簡史》,付林編著《中國流行音樂20年》,這些書主要研究了我國流行音樂的產生、發展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和存在的問題。包兆會著《我動我暈眩:流行音樂》壹書是從媒介角度研究流行音樂、既研究流行音樂的載體媒介發生變化後對流化。由尤靜波編著的《流行音樂歷史與風格》壹書是中國第壹套成體系編寫的流行音樂教材。書中的體例以歷史為縱線,以風格為橫線,比較詳實地勾勒出了西方流行音樂和中國流行音樂的整體面貌。由付林主編尤靜波編著的《西方流行音樂簡史》壹書將西方流行音樂發展的脈絡,將爵士樂、搖擺樂、索爾音樂、城市流行音樂、說唱音樂、搖滾樂等眾多音樂類型的形成地域、風格特點、樂隊、代表人物等全方位信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進行了簡明而清晰的記載說明。還翻譯了許多國外專著,如:《爵士樂簡明史》、《爵士樂》、《搖滾樂》《搖滾年代》等。這時期發表的文獻也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對我國流行音樂的研究
王思琦在《流行音樂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壹文中對流行音樂的概念進行了歸納:(1)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泛指壹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於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它有別於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和傳統的民間音樂,亦稱“流行音樂”。②(2) POP流行音樂(或通俗音樂),初期指能吸引廣大觀眾的音樂會。20世紀50年代後期,“POP”壹詞特指非古典音樂,通常稱如甲殼蟲、滾石、阿巴等音樂表演者們所演唱的歌曲。③(3)流行音樂是商業性的音樂消遣娛樂以及與此相關的壹切“工業”現象。④(4)流行音樂就是在群眾中流行的音樂,像《國際歌》、《洪湖水浪打浪》。⑤(5)流行音樂等於通俗音樂,壹切形式簡潔、曲調流暢,易於被大眾接受的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內,它可以是民間小調,可以是藝術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樂。⑥(6)流行音樂是在夜總會、舞廳、酒吧間等遊樂場所演奏的音樂。⑦(7)流行音樂是那些嬌膩纏綿、輕狂迷惘、內容格調不健康以至低級卑俗的音樂統稱。總而言之,流行音樂就是黃色音樂。⑧並提出流行音樂的9種文化特征:1.非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傾向。2.娛樂性。3.商品性。4.流行性和時尚性。5.很強的參與性。6.傳播手段的科技性。7.亞文化的特征。8.商業化運作機制。9.“多細胞體”的文化特征。這篇文章詳細的論述了各大音樂詞典對流行音樂的定義。但是直到現在在《辭源》、《辭海》兩本書中還未有關於流行音樂壹詞的來源及概念的辭條。
金兆鈞在《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中國流行音樂的世紀末批判》文章中對20世紀80、90年代的流行音樂以及中國局勢對其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評論。在他《蛻變、仿徨、尋根與圍城—中國流行音樂當下狀態解析》文章中,又對此做出了進壹步的評論。
項筱剛《論“超級女聲現象”》壹文探討了“超級女聲“對中國流行音樂所具有的現實意義”。作者認為湖南衛視主辦的“超級女聲”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大眾娛樂平臺,贏得了媒體與企業的***贏。而羅雲斌; 張燚《流行音樂的祛魅和賦魅—兼評“超女”現象》壹文則認為無論是從音樂的本源還是從音樂的發展來看,其娛樂功能始終不存在單純或顯著的“高雅傾向”。引用“祛魅”概念,從美學轉變的角度對流行音樂加以考察,發現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有其基本的社會性因素。因此,“超女現象”是當代大眾化娛樂多元形式的壹種催生物,它的娛樂文化意義大於它的音樂意義,視其為低俗加以封殺或者為其所謂民主、自主精神歡呼都是片面的。
陳鵬的《周傑倫——偶像“80後“》和劉藝的《周傑倫——我的下壹個目標是電影》兩篇文章中分別對周傑倫在獨特的音樂風格及創作上面的才華進行了闡述,並給予肯定和贊賞。而友朋的《周傑倫——在音樂上犯驕傲的罪》壹文則是更直接說明了周傑倫已經成為華人流行音樂的指向標。只要有華人在的地方,就無法拒絕他的音樂。他在年輕人心中的影響力是無法取代的,只要妳擁有壹顆年輕的心,就無法抗拒他的個人魅力。
項筱剛的《李淩與五六十年代的流行音樂爭鳴》壹文主要對20世紀中國音樂界有關李淩輕音樂的爭鳴進行了研究。文章主要從爭鳴的緣起,李淩的“輕音樂”思想,反方的思想,爭鳴的分析及影響五個方面來論述李淩對流行音樂所做出的貢獻和付出。
2、對國外流行音樂的研究
劉筱在《另類的流行》文章中論述美國流行音樂的壹種表現形式——Rap。論及Rap所屬Pop的內涵與外延、以及Rap之前的Pop的表現形態;還論述了在Pop發展變異中Rap的產生、進化與分化、生存環境以及獨特的表現形態等,進而又論述了Rap的精神內核和其所以流行的社會心理、衰敗的歷史必然性;再而論述到Rap向Hip-Hop的發展進程。文章通過對Pop音樂中的獨特形式Rap的研究,試圖對流行音樂在音樂歷史中的社會地位、表現內涵、流行原因等,進行初步探討。
洛秦在《搖滾樂的緣起及其社會文化價值》壹文中論述了搖滾樂成為了壹種文化現象,不是壹種被欣賞的音樂品種,而是壹個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的活動。
F.S.Ponick; 王小寧的《美國音樂教室裏的巴赫和搖滾樂》壹文對是否應當作為教學內容的壹部分進行討論,來論述調整和改變教學內容和方式,以滿足學生在校外適應社會和生活對他們的要求。流行音樂教學在這點上,可以達到其他類型音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我國對流行音樂的研究經歷了對流行音樂身份的認同、對流行音樂深入探討、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步入成熟這三個階段。使我們對流行音樂的定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也了解了它與文化生活,社會功能,歷史潮流的聯系及影響。在這研究期間我們發現了流行音樂新的特征和價值,也發現了它所存在的不足。還湧現了壹大批致力於研究流行音樂的音樂學家,如:鐘子林、王思琦、金兆鈞、項筱剛等。他們對流行音樂的研究成果是巨大的,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這些成果對於我們以後的繼續研究也有著很大的幫助,使流行音樂的研究登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