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音樂的表現是壹種行為方式,無從塑造空間形象,故難以借音樂(舊音樂)本身來研究音樂本質。對中國音樂起源的研究,我國學術界的先輩們也只能在“踏破鐵鞋無覓處”又幸得些許文件及文物的情況下,用這些記錄音樂的文獻和音樂表現的載體(如:骨笛),絞盡腦汁地進行分析、探討、研究、設想、推論、定義……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闡述了各種中國音樂起源學說的觀念。 ?
現實決定著我不能也“踏破鐵鞋”般地去尋找歷史遺留下的痕跡,來進行學術問題的探索、研究。幸得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已得的“歷史”,認真分析、深入研究、試探性的推論“音樂的歷史”。當我們沒有“踏破鐵鞋”般的付出汗水時,我們應該“絞盡腦汁”地付出人類的“智慧”。 ?
音樂是人們在認識自然界各音的基礎之上,把各音創造或選擇地組織、編排起來的、以樂音和噪音為表現媒介和載體的、用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現實生活的行為方式。 ?
壹門學科的定義正是對它自身本質的描述。經過對音樂這壹定義的仔細分析,加之以部分中國古文獻作為“參證”,我認為中國音樂起源於人性的“沖動”。這裏所用“沖動”不只是狹義的感興趣之意,它更多的是在人體中作為壹種動力而存在,其意包含有對自然現象的沖動、對自然及極限的挑戰、對未知事物的求知、對已知事物的創新、發展和對人的個性行為的偏好等。比如登山者對山的眷戀和對登山運動的忠誠,其中的力量正如這“沖動”在驅動壹般。這種人性中與生俱來的莫名的情感,指使人類不斷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
遠古時期生產力低下,起初人類主要以涉獵為生,後逐漸發展,出現種植、畜牧等生產方式,所以遠古人類與自然接觸較“親密”。但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是被動的。重復性的經驗及無意間突見的刺激是當時人類認識事物的“途徑”。自然界固有存在的音無數次的刺激著人類,人作為壹種有思想的動物,對他們有了經驗性的認識。在認識由被動向主動轉變的過程中,人對自然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具有分辨能力的人們能夠分辨出,那些音是悅耳的,甚至能認識到聲音的來源及其音效。 ?
在勞動過程中,不同物體的碰撞發出聲音,這等普通性的事件不會引起勞動人民的註意,引起人們(某少數人)註意的是人為的聲音會有自然聲音的音效,人們無意的發現了這個必然的事實。人性的“沖動”開始指引人進行“音事”活動,如:用其它人為音創造性的模仿自然音,或直接用人聲模仿鳥鳴,或者把音通過自己的意願輪流交替地出現,使其跟隨人的意誌、滿足人的心情需求。人用自己具有的創造能力,漸漸將“音事”內容及形式豐富起來。音樂的雛形就形成了。這時期的生產力極其低下,所以形成的只能是“粗簡的音樂”。 ?
當時的社會條件決定,於生活沒有太大作用的行為活動,是不會發展壯大的。音樂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就是人們認識到音樂的實用性:能夠滿足壹種精神力量的需要;能夠很好的表達感情和娛樂;能夠作用於勞動激人奮進等。當然不壹定由當時“粗簡的音樂”直接作用於勞動、滿足精神需要、表達感情和娛樂。或者人們再認識“粗簡的音樂”之後,從中受到啟發,又在勞動中創造出了壹種樂,又為了滿足精神需要另產生壹種樂,或為表達感情和娛樂又產生壹種樂。不同目的、不同形式的音樂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先後受到已有音樂的影響、需求性的被創造出來。由此時起,音樂羽翼漸豐,已經初步形成今人意識中的音樂,並蘊涵著無限的生命力而存在。在歷史長河中閃爍著光輝。 ?
《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篇》記載“……士達作為五弦瑟以來陰氣,以定群生。”(士達制作五弦的瑟,用以引來陰氣,用以安定人們的生活)壹方面,這種用已有音樂作用於人們需求之上刺激了其它形式音樂的形成;另壹方面,證明了當時人們對音樂的認識較為深入。《呂氏春秋·古樂篇》“……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獸。”(拍打或擊打石片,用以模仿“上帝”玉磬的聲音,用以引來百獸跳舞)壹方面,證明了人為音模仿自然音的“音事”行為;另壹方面,說明音樂是人創造性的活動。 ?
音樂在自然中從無到有,從雛形到“豐翼”的這壹過程就是音樂的起源。綜上所述,概括性的描述中國音樂起源的這壹過程,那就是:以勞動為背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為根本、人對自然的認識為基礎,無意的發現為條件,人性的“沖動”為動力,有意的創造為手段,作用於生產、生活、滿足人們的需求為目的,使自然聲音升華出來,形成音樂。如果把中國音樂起源歸宿到“點”上的話,那就是:“人性的‘沖動’作用於自然聲音使其創造性變化及其升華,形成音樂。” ?
人性的“沖動”促使了“音”向“樂”的飛躍,我認為中國音樂起源沒有比這更好的歸宿了。 ?
古文獻反映的音樂起源多源的觀點:壹、音樂作為壹種精神力量的需要而產生;二、為表達感情和娛樂而產生;三、音樂在產生過程中曾模仿大自然音響與鳥類的鳴聲;四、音樂直接起源於勞動生產過程。在前兩者的情況中有音樂的產生,並且是具有壹定風格、形態、特征、形式的音樂。這或許只能作為音樂的壹種形式而存在,它的產生建立在對“粗簡音樂”的認識。第三者是音樂產生過程中的具體“音事”內容,難以“尊為”中國音樂起源。第四者本身也是音樂的壹種形式,“壹切知識無不起源於勞動”固然不錯,但卻無法突顯“音樂”的個性。上述多源觀之四點,乃是先輩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這裏並沒有否定的意思,只是看待事物角度的不同決定著最終結果的不同。多源觀是把音樂分劃成各種形式,就其不同形式追溯其不同源源。我則把各種形式的音樂統匯成“總體音樂”來對待。分類式的音樂起源必定是多源的,而壹統式的音樂必將是壹源的。兩者雖有形式的區別,卻無本質的矛盾。 ?
如此中國音樂起源就有,多源觀:需求說、娛樂說、模仿說、勞動說、性愛說等;壹源觀(我所認為的):人性的“沖動”作用於自然聲音使其創造性變化及其升華,形成音樂。此時的需求、娛樂、模仿、勞動等音樂,都是通過對“已有音樂”進行的直接或間接的利用和指使性主動或需求性主動的創造,作為音樂體系的壹種形式而產生和存在,是音樂發展的過程。由此壹源比起多源其源頭更加深遠。 有如:天降水於山,分流而下,終匯壹處,齊流***下,成河。河之源是山坡,還是分流而成的小溪?源頭應該是高處,而不是從各方匯聚而來的“分流”。所以壹源觀更能發掘事物的“根”之所在。“人性的‘沖動’”,這沖動之作用正如上喻中“山高所成之勢”是“靜水”成為“動水”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成為河之源頭才“當之無愧”啊!
然而,壹源與多源的爭歧必將是長期的。經得起考驗的才是相對正確的,正如當初“日心說”與“地心說”的“較量”,也許只有“時間”才能判斷和選擇。而這壹切少不得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