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說:不愛音樂,不配作人。尼采是壹個哲學的狂人,文學的狂人,也是愛樂的狂人,歌劇《卡門》他竟然去看了37次,對音樂有極深的見地。他說:沒有音樂,生命是壹個錯誤。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說:有了音樂,人已經不再產生欲望,這種藝術已經完全得到了滿足。音樂是各種藝術中第壹位的,帝王式的藝術。
前些時候報上報道幾位專家的座談會,談的是在上海演出的奧地利馬勒的交響曲。馬勒在中國是新鮮的,專家們最後極富有鼓舞意味地說:現在是走向馬勒的時候了。這是說中國將會走進像馬勒這樣大師的世界中。馬勒音樂在二戰後在西方大受歡迎,這反映了戰後人們痛苦的心靈,人們渴望在馬勒深沈的音樂裏得到解脫,而這是貝多芬或者柴可夫斯基所不能給與的。在二次大戰中,柴可夫斯基在美國曾壹度流行,然而馬勒音樂遠為深刻的內涵又豈是柴可夫斯基交響曲所能比擬的。
我們所缺乏的是壹種傳統。與西方相比,我們的差距是雙重的。所謂古典音樂本來就是發祥於歐洲,中國與日本是東方國家,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那也是歷史悠久而燦爛的。所以當我們接受西方的古典音樂時,我們顯然不可能具有他們那種文化傳統。西方的宗教、教堂都有與音樂相關的地方。坐在交響音樂廳裏的西方青年並非個個都懂音樂,不過至少不陌生,這就是傳統的力量了。在西方,傳統沒有間斷,雖然音樂潮流本身不斷更新。中國則不然,我們缺乏的正是這種傳統,因此我們在普及古典音樂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歌德說: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便是驚異。莫紮特、貝多芬、馬勒音樂所給予的正是這種驚異的感覺。
1997年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批示,要在500萬在校大學生中普及古典音樂。士可百為,唯不可俗(低俗、粗俗、庸俗),俗不可醫。大學四年最緊要的是熏染得壹種氣質,古典音樂似乎更易使人的氣質發生變化。有了氣質,能力因此跟隨,知識因此吸附;有了氣質,雖不壹定都有鴻鵠之誌,但都不會只存燕雀之心。
古典音樂與德育
達爾文:壹個科學家的成功取決於豐富的精神狀態和美好的感情世界,而不僅僅是壹種理性思考。貝多芬:音樂要使人類的精神發出火花。音樂是比壹切哲學、壹切智慧更高的啟示。音樂能使人的心靈與精神境界變得高尚,純凈,是壹種精神的洗禮。愛樂使人發生著很深刻的變化,人變得很沈,但絕不陰,而是比不沈的人更光明,他觀望著現實的世界,構想著美好的超越。他在日常中生活著,同時在另壹個理想的空間中活動。愛樂的人中有相當多的人是完美主義者,是理想主義者。
愛樂使人孤獨。不是被人孤獨,而是自己孤獨自己,在孤獨中發展了尊嚴自尊和尊人。音樂會自我沈浸,非流行歌會追星狂熱。孤獨是壹切偉大思想家的乳母,是英雄之母,是詩人的女伴,是藝術的女友。培根:品格是在孤獨中完善起來的,才能則是在社會中完善起來的。舒曼:孤獨感是壹種有活力的、叫人思索的、富於創造性的寧靜。越是物質的生活,越顯得可憐和可悲;越不是物質的生活,在越重要得多、越高尚得多的同時,也越顯得孤獨和悲壯。音樂不會使妳富有,但會使妳幸福;它不能拯救妳的靈魂,但會使妳的靈魂值得拯救。
古典音樂與智育
愛因斯坦對古典音樂有刻骨銘心的酷愛和熱戀,他會彈鋼琴,小提琴也拉得很絕。壹次,在作完物理學專題演講後,為感謝如雷的掌聲,他操起小提琴拉出壹段莫紮特的奏鳴曲,並說,如果我用小提琴演奏來代替言辯,將會更加愉快,更易理解。他說:如果我在早年沒有接受音樂教育的話,那麽我無論在什麽事業上都將壹事無成,音樂的感覺給我帶來了新發現。可以說他的相對論是用鋼琴彈出來的:在壹個值得紀念的早晨,愛穿著睡衣下樓用早餐,但他幾乎壹點都沒碰盤中的食物,他回答關切他的太太說:親愛的,我產生了壹個絕妙的意念,跟著就轉到鋼琴上彈了起來,他邊彈邊停下來記下腦中剛才閃過的火花,並再壹次地叫道:絕妙的、輝煌的意念!他再且彈且記地過了半個小時,然後上樓返回自己的房間,要求不再打擾他。他幾乎都把自己關在那裏,兩個星期後走出來時,面色都變得慘白,他把兩疊寫得滿滿的紙往桌上壹放,興高采烈地說:瞧,相對論!
據研究,小孩聽了莫紮特音樂能提高數學能力。
古典音樂與體育
音樂對調劑人的和諧生活及增進身體健康有很好的作用。美科學家做對比測試:搖滾樂和爵士樂的演員們心率不齊,神經異常者占93%以上,古典音樂的交響樂演奏員患同類疾病的連5%都不到,且比壹般人還要健康。音樂對人的心理作用,主要表現為對情緒情感和行為的影響,它的物理作用,能夠鎮靜鎮痛降壓,調節人體各系統的生理功能。日本測試:收聽古典音樂的母親,奶量比平時增加20%,如戴耳機聽,則增量多達壹倍;如聽爵士樂,奶量竟比平常減少20-50%。據報載,有奶牛場給奶牛放古典音樂聽,以提高產奶量。
古典音樂與美育
牧師收養了壹個盲女孩,他帶她去附近的森林名勝,那裏正在舉行貝多芬的交響樂系列音樂會,他們聽了第六交響曲田園,在默默的回家途中,盲女孩忽然問道,牧師,請告訴我世界真是這麽美嗎?
音樂美比起其他藝術美更接近情感自身。它來自情感、表達情感、激起情感,是所謂激情的語言。音樂的材料——聲音,有時並不需要特別的內容因素卻能引起人的社會性情緒、情感反應:音色可引起輕盈、飛翔、幸福的情緒聯想,也可造成遲鈍、沈重、恐怖的印象;某些和弦,仿佛具有色調的意義;某些節奏可造成動蕩或安靜的效果。壹般說來,音樂崇高美至少必須具備下列要素:題材的嚴肅性、內涵的豐富性、感情的強烈性以及結構富於理性等。悲劇也是音樂美重要的範疇,雖然它不能告訴我們為什麽悲,誰在悲,不過音樂卻是最擅悲情的藝術。當我們說壹部作品美,不僅是在說我能理解它,而且是在說,我認同作品的內涵,即情感上發生***鳴。可見,音樂美比其他藝術美更具情感特征,甚至這種美就是情感自身。
古典音樂與勞動
各種藝術中,只有音樂能和勞動同時進行,並起到促進作用。美國試驗:恰當地運用背景音樂可提高工效30%以上,而其他法子只能提高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