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擺脫浪漫主義的束縛,大力進行創新的傾向:正如美國作曲家科普蘭所說:將音樂“從浪漫主義擺脫出來,是20世紀初的最大興趣。”“到處都在議論新的傾向。當時的口號是‘創新’,就是說壹切都是可能的,每壹位年輕藝術家都想弄出點什麽過去未聽過的、沒人做過的東西。傳統什麽也不是,發明才是壹切。”法國作曲家布索尼在世紀初提出:“音樂是自由的,而獲取自由是它的天命。”“有創造力的藝術家的職責始終應該是創造規則,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規則。只會沿用這類規則的人絕不可能成為壹個創造者。”所以,20世紀的音樂,從各個角度都有種種創新和實驗。
2、個性化的空前體現:作曲家更加有意識地追求在音樂中有新的自我發現和自我表現,很多人不再在乎聽眾的反應。勛伯格說:“作曲家力圖達到的惟壹的、最大的目標就是表現他自己。”美國作曲家巴比特發表的壹篇文章以《誰在乎妳聽不聽》為標題,表明了這種追求和態度。
3、客觀性,抽象性:西班牙哲學家加賽特(OrtegaY.Gessett,1883-1955)說:“從藝術中根除個人情感,用客觀性純潔藝術,從主觀性變成客觀性,這是我們當今時代最重要的使命。”他的話充分體現了20世紀藝術的這個追求。
4、音樂與科學的結合:其中直接的結合,如作曲家采用現代工業化的題材取代浪漫時期音樂的題材;又如用錄音機、電子合成器、計算機進行音樂創作等。另壹種間接的結合,如用數學、物理等方法和思維進行創作等。
5、現代技術與民族音樂的結合:壹種情況是民族樂派產生較晚的國家在音樂創作上追求現代性與民族性的結合;另壹種情況是西方壹些作曲家從非西方國家和民族的音樂中汲取素材,用現代技法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