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對<<音樂巨人貝多芬>>的閱讀理解~~急~`~

對<<音樂巨人貝多芬>>的閱讀理解~~急~`~

貝多芬相關資料壹七八七年四月,壹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劄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劄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劄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劄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壹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昂。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淒慘痛苦命運下,貝多芬渡過了童年。 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程度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弗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壹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劄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

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壹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壹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裏耶裏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

壹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壹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壹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壹號到第十壹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壹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壹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壹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劄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壹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聽不見聲音的巨人~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而在此時,他與壹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壹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壹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裏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湧,壹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侖,但因拿破侖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塗掉拿破侖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壹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壹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壹無二的歌劇「費黛裏歐」。在這壹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癡如醉。壹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壹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壹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傑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壹開始的主題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壹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

壹八零九年拿破侖攻占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裏,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

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並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樂聲飛入平常百姓家~

自法國革命後歐洲空氣為之壹新,個人自由與人權因而確定。貝多芬亦把音樂平民化了,將音樂從貴族中帶入全民化。貝多芬的成就,功垂百世。

拿破侖兵敗,維也納又恢復歡樂的氣氛。壹八壹二年貝多芬在傷兵救濟音樂會上首演「第七號交響曲」與「第八號交響曲」,非常轟動。他又博得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從壹八零四年到壹八壹四年之間,肉體蒙受失聰的慘境,但在這十壹年的歲月裏,他的創作豐富,歷史價值史無前例。他寫出了人類音樂寶藏中光芒萬丈的珍品。

他的「第七號交響曲」沒有標題,華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徵,尤其是熱情奔放的終樂章。「第八號交響曲」是他九大交響曲中最明朗、最爽快的曲子,以達觀而超然的態度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段人生起自壹八壹五年。那時他已屆壯年對人生有更透徹的領悟,此後寫作的音樂,除了震古鑠今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和「莊嚴彌撒曲」外,全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曲,這全是有內在的與深邃的精神意境。

~樂聖不擅人間事~

由於弟弟卡爾壹八壹四年去世,貝多芬又負起了監護養育侄兒的責任。但領養過程與事後侄兒給他帶來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無法將愛心轉移到他侄兒身上。貝多芬對與人如何相處的道理完全崩潰。

樂聖貝多芬變得更加消沈,同時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濟十分拮據。那時他正全力創作兩大作品--「莊嚴彌撒曲」和「第九交響曲」。尤其前曲是為了魯道夫被任命為大主教登基典禮時演奏的使用。正因責任重大,他花了約五年的時光,在壹八二三年完成。隔年五月七日他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將他的聲望又推到新頂點。

「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詩「快樂頌」。他早年就有此念頭,經過了三十二年終於達成心願。「第九號交響曲」的成功為他帶來了壹生最大的榮耀與歡欣。

「第九號交響曲」預演時貝多芬親自指揮,但因耳聾無法進行,秩序大亂,因此正式公演時由烏姆勞夫指揮。 貝多芬仍在舞臺上背對聽眾指導。當全曲演奏甫畢,聽眾深受感動,高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毫無知覺,還是經過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場面,含淚答禮。

這是貝多芬最後壹次公開露面,他在不知不覺下患了肝病,時日就度過在病情益漸嚴重的日子裏。他那即將遠離塵世的心靈,反而趨於寧靜。這時貝多芬好像在稀薄,純凈的高空中,俯視自己即將拋開的世界。寫作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曲。這些室內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人的遺囑。對萬世證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最後的春雷響起了~

貝多芬的余生已經不多,單是壹八二六年就動了四次手術,但病情未見好轉。壹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了壹場大風雪,伴著震耳欲聾的春雷,此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壹口氣。

根據古老的記錄,貝多芬的葬禮在三月二十九日舉行,約有兩萬名以上的維也納市民參加護送到舉行追悼彌撒的雅瑟爾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