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欣賞流行音樂,除了它朗朗上口、節奏輕快、親切自然以外,還有它的表現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讓妳隨著音樂融入它的風格之中,有時它強烈的節奏讓我們身體跟著起舞,有時它的輕柔讓我們感覺有人在耳邊輕輕細語。在緊張繁忙的學習工作之余,這是最好不過的放松方式了。因為應試教育帶來的壓力,我們這些學生們總是試圖尋找心靈上的解脫。特別在中學時的我們,總是在排名和分數中掙紮,我們幼小的心靈被烙下無數個痛苦創傷,幸好那時開始接觸流行音樂的我們都在音樂找到了宣泄。流行音樂伴隨著我們長大,特別是在那時出道的歌手們,他們的音樂和我們的想法真正的無代溝。真該好好感謝流行音樂,陪我走過了這麽多個困難。或許是寂靜的夜裏,或許是無人的教室,在音樂中聆聽我們自己的內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們就像老朋友壹樣,總能抓住妳的心。等我們都長大了,我們也不會忘記老朋友的。就像父輩們壹直喜歡如李宗盛、羅大佑、鄧麗君等歌星,卻總也無法理解周傑倫的歌曲好在哪裏。不同年代的音樂應該也有代溝。
這就是音樂,抓住了感情,音樂就有了靈魂。我們熟知美國流行音樂中的布魯斯、爵士樂,布魯斯俗稱藍調,藍色在美國文化代表著憂郁、憂傷。早年大部分移民從世界各地來到美國,壹般地說是出自於自願,他們基本上是願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國文化融合在壹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們是作為奴隸被迫來到這個國家的。他們身上“除了鎖鏈以外,壹無所有,但他們的頭腦中卻牢記著非洲舞蹈和音樂的豐富傳統。”黑人奴隸們在農場勞動時,不允許說話,但可以唱歌。他們依靠自人聽不懂的勞動號子和歌曲相互傳遞信息,交流感情,通過這種表達方式,把他們郁積在心裏的痛苦與不平宣泄出來,從而逐漸形成了具有黑人特點的黑人音樂。黑人音樂在形成過程中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包括汲取白人音樂成分,產生了布魯斯、爵士樂等形式。而最初的搖滾樂就是黑人音樂“節奏布魯斯”,西方也有人把搖滾樂稱作為“下層階級反抗當局的壹種形式”。關於節奏布魯斯,在網上搜到得答案:這是壹種由布魯斯演變而來的音樂風格。在上個世紀初,隨意走進美國的壹家小酒館,就能看到小舞臺上壹個拿著壹把破吉他的黑人彈著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沒調的嗓子和聽起來十分膚淺的歌詞訴說著黑人在美國的遭遇。這就是布魯斯。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音樂也變得更具有音樂性了。曾經沒調的音樂變得富有節奏,進而也更加旋律化。於是早期的R&B﹙Rhythm and Blues﹚就這樣形成了。
真正將R&B引入中國的是陶喆,也有人稱他“中國的R&B之父”。雖然說不清他的歌曲裏的R&B風格,但是我們去KTV唱他的歌總是找不對感覺,而且也很難唱,對歌手要求很高,據我所知R&B是目前最難唱的音樂,歌手必須很有技巧地運用喉嚨與聲帶來推、擠,要能夠既曖昧又準確。盡管陶喆的歌非常受歡迎,可傳唱他的歌人確實不多。因為文化和生理上的差異,美國的R&B並不是很容易被中國人接受。直到周傑倫出了第壹張專輯,開始我們壹下子不明白這是什麽音樂,但是唱起來很順。這是周傑倫的帶有本土特色的節奏布魯斯,他摒棄R&B中壹些美國元素,用本土的唱法,更輕松的詮釋了布魯斯。所以也有人說,不管陶喆先前的個人專輯有多麽的出色,周傑倫的出現絕對給他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