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道,浙江永興人,今浙江蕭山戴村鎮張家弄村。
出世之後沒了母親,父親再娶。郭世道對父親和繼母很是孝敬。
十四歲喪父,悲痛萬分。家貧,無產業,靠出賣勞力供養繼母。
他娶妻之後生了壹男,夫妻倆商議說:“這麽賣力地勞作還養不活壹家人,再養個小的,花費更大。”他們流著眼淚將兒子埋了。
繼母死了,他負土成墳,親戚支助的喪葬費,他只接受壹部分。安葬完後,用出賣勞力掙來的錢加倍奉還。
除喪以後,依然哀戚思慕,仿佛壹生都在辦喪事。他待人仁厚,鄰村人無論大小,沒人直呼其名。
他曾經與人結伴去山陰賣貨,買的人多付了壹千錢,當時不知道,分別之後才發覺。他請同伴把這錢追還原主,同伴拿了錢大笑而不送。
郭世道就用自己的錢送還錢主。錢主對他的行為很驚嘆,只收壹半。
郭世道把錢留在那裏就自個走了。元嘉四年,皇帝派大使巡行天下,散騎常侍袁愉將此事上奏請求表彰。
宋文帝劉義隆準奏,敕郡榜表閭門,免其稅調,改所居獨楓裏為孝行裏。太守孟顗選撥他當孝廉,他不去。
2. 求 閻典史傳 文言文翻譯,急閻典史傳 閻典史,名應無,字麗亨,祖上是浙江紹興人。
高祖父某,擔任錦衣校尉,方才移居北直隸的通州,成了通州人。閻應元開始任公職是當掾史,做過京倉大使。
崇禎十四年(1641)年,調任江陰縣典史。剛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強盜駕著數百艘船,張掛著旗幟乘漲潮侵入內地,將要迫近江陰縣城。
恰巧又逢本縣縣令到別的縣裏去代理政事,縣丞、主簿既膽怯又無決斷,束手無策,居民四處奔逃。閻應元帶著刀箭趕出來,在街上策馬飛馳,大聲呼喊:“是好漢的,跟我壹起去殺強盜,保衛親人!”不壹會,身邊就集聚了上千人。
但苦於沒有兵器。閻應元又飛馳到竹行前高喊:“情況十分緊急,每人先借壹根毛竹,貨款將來由我統付!”這壹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槍林立,人靠人像壹道長墻。
閻應元來回地飛馬射擊,發壹箭,便射死壹個強盜,壹連射死三人。強盜的氣焰被壓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
巡撫寫文狀向上報告退江盜的情況,用皇帝的名義讓閻應元參同都司的官銜,執掌巡回檢查的縣尉職權,外出可以乘車加黃蓋,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後通過。這是慣例中所沒有的待遇,當地人都引以為榮。
長久以後,他卻還是只按照資歷轉升為廣東英德縣主簿,陳明選代替了他的縣尉職務。閻應元因為母親生病沒能趕去赴新任,又逢國家發生變故,便帶著家人寄居在江陰城東的砂山。
當時是乙酉年(1645)五月。 那時,清朝已奪取明政權改變年號到了第二年。
豫王多鐸的大軍渡過長江,金陵城投降歸順,南明君臣出逃。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獲。
豫王分別派遣貝勒和其他將領攻占東南地區的郡縣。各地的南明守將有的投降,有的逃走。
有的關閉城門聚眾抵抗,也是壹攻即破,快的就在當天,慢的也不過十日。自京口以南地區,壹個月內被攻占的名城大縣數以百計。
而江陰這座偏僻小縣城,堅守了八十多天才被攻下,這主要是靠閻應元的謀略。 當初,清軍頒布薙發令,諸生許用德就在閏六月初壹,將明太祖畫像懸掛在明倫堂,率領眾人叩拜痛哭,儒生百姓蜂擁而來,多達萬人,打算擁戴新縣尉陳明選主持縣城守備。
陳明選說:“我的智勇比不上閻君。這是大事,壹定要閻君來才行。”
於是連夜飛馬趕去迎請閻應元。閻應元拂袖而起,立即帶領家丁四十人,連夜飛馳入城。
當時城裏士兵不足壹千,居民也只有萬戶,而且糧餉尚無著落。閻應元進了城,便整理軍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壹名男子登城守衛,剩余的男子為軍中送飯。
然後取出前任兵備道曾化龍制造的火藥火器,貯存在城樓上。隨後動員富有人家捐送,傳令說:“捐送不壹定都是金錢,捐糧食、布匹聽便。”
國子上舍程璧帶頭捐獻二萬五千金。捐送者成群擁到。
於是被圍的縣城裏有了火藥三百罐,鉛丸、鐵子壹千石,大炮百門,鳥機壹千張,錢壹千萬貫,米、麥、豆等糧食壹萬石,其他如酒類、鹽鐵、草料也儲備充足。接著命令專人把守各城防區:武舉黃略守北門;把總某守南門;陳明選守西門;閻應元自守北門,並兼管巡察四門。
剛剛布置停當,城外清軍包圍圈已合攏。 這時迫近城下的清軍已達十萬,紮下營盤上百,四面包圍了數十層。
清軍拉弓向城上發射,傷了不少守城的人。而城上礧炮、機弩居高向下發射,也殺傷了大量清軍。
清軍駕起大炮轟擊城墻,城上的矮墻被炸裂。閻應元命令用鐵葉裹著門板,穿上大鐵索擋住裂口,再用泥土裝在空棺材裏,堵在倒塌處。
清軍又攻北城,北城被攻破。閻應元下令每人搬壹塊大石頭在城內重新築起堅固的墻壘,壹夜之間就完工。
碰上城中缺箭,閻應元乘著無月的黑夜,用禾稈紮成人形,每個草人竹竿上掛壹盞燈,豎立在女墻之間,環城圍繞。讓士兵伏在城上矮墻後,擊鼓呼喊,佯裝要縋下城去偷襲的樣子。
清軍十分驚慌,向城上發射如雨點般的密箭。到拂曉,得到的箭不計其數。
他又派壯士夜裏縋下城潛入清營,順風放火,清軍亂作壹團,自相踐踏殘殺,死了好幾千。 清軍後退,離城三裏停下安營。
攻城主帥劉良佐由騎兵簇擁著來到城下,向城上守軍呼喊:“我和閻君是老朋友,替我告訴閻君,我想要見他。”閻應元站在城上和他說話。
劉良佐,是以前弘光朝的四鎮之壹,被封為廣昌伯,投降清朝的總兵。他遠遠地對閻應元說:“弘光帝已經逃走,江南再沒有國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證富貴榮華。”
閻應元回答說:“我不過是明壹個小典史,還能明曉大義。將軍妳受土封侯,身為國家的重鎮,不能守住江淮,卻甘做敵人的馬前卒,有什麽臉來見我們城裏深明大義的士民呢?”劉良佐慚愧地轉身走了。
閻應元身材魁梧,蒼黑面孔,微有胡須。性格嚴厲剛毅,號令嚴明整肅。
對於犯法的人,該用鞭笞貫耳的刑法,便絕不寬饒。但他輕財重賞,毫不吝惜。
親自為受傷者包紮傷口,為死者備上等棺木斂葬,並灑酒於地哭祭。和壯士說話,壹定稱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陳明選寬厚和悅,每次上城巡察,安撫慰勞部下,看到他們的勞苦之狀,有時甚至流出眼淚。所以兩人都能深得人心,士卒們樂意以死來報答。
在此之前,領兵在蘇州、松江壹帶攻城占地的貝勒,連破大郡之後,這時也以自己的軍隊增援攻城清軍。
3. 文言文 東坡畫扇 譯文譯文:東坡到錢塘就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娟的錢兩萬不還,公差把那人招來詢問,他說,我家以制扇為生,正好父親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又冷,做好的扇賣不出去,並非故意欠他錢。
東坡凝視他許久說暫且把妳做的扇拿過來,我來幫妳賣。片刻扇送到,東坡取空白的夾娟扇面二十把,拿起判案筆書寫行書,草書並畫上枯木竹石,壹揮而就。
交給那人說快去外面賣了還錢。那人流淚拿扇往外走,剛過府門,就有好事者爭相用千錢購扇,手裏拿的馬上賣完了,而後來的想買,買不到,無不非常懊悔而離開。
賣扇人用賣扇的錢終於還清了欠款。
4. 《閻典史傳》的譯文閻典史,名應無,字麗亨,祖上是浙江紹興人。高祖父某,擔任錦衣校尉,方才移居北直隸的通州,成了通州人。閻應元開始任公職是當掾史,做過京倉大使。崇禎十四年(1641)年,調任江陰縣典史。剛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強盜駕著數百艘船,張掛著旗幟乘漲潮侵入內地,將要迫近江陰縣城。恰巧又逢本縣縣令到別的縣裏去代理政事,縣丞、主簿既膽怯又無決斷,束手無策,居民四處奔逃。閻應元帶著刀箭趕出來,在街上策馬飛馳,大聲呼喊:“是好漢的,跟我壹起去殺強盜,保衛親人!”不壹會,身邊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於沒有兵器。閻應元又飛馳到竹行前高喊:“情況十分緊急,每人先借壹根毛竹,貨款將來由我統付!”這壹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槍林立,人靠人像壹道長墻。閻應元來回地飛馬射擊,發壹箭,便射死壹個強盜,壹連射死三人。強盜的氣焰被壓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撫寫文狀向上報告退江盜的情況,用皇帝的名義讓閻應元參同都司的官銜,執掌巡回檢查的縣尉職權,外出可以乘車加黃蓋,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後通過。這是慣例中所沒有的待遇,當地人都引以為榮。長久以後,他卻還是只按照資歷轉升為廣東英德縣主簿,陳明選代替了他的縣尉職務。閻應元因為母親生病沒能趕去赴新任,又逢國家發生變故,便帶著家人寄居在江陰城東的砂山。當時是乙酉年(1645)五月。
那時,清朝已奪取明政權改變年號到了第二年。豫王多鐸的大軍渡過長江,金陵城投降歸順,南明君臣出逃。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獲。豫王分別派遣貝勒和其他將領攻占東南地區的郡縣。各地的南明守將有的投降,有的逃走。有的關閉城門聚眾抵抗,也是壹攻即破,快的就在當天,慢的也不過十日。自京口以南地區,壹個月內被攻占的名城大縣數以百計。而江陰這座偏僻小縣城,堅守了八十多天才被攻下,這主要是靠閻應元的謀略。
當初,清軍頒布薙發令,諸生許用德就在閏六月初壹,將明太祖畫像懸掛在明倫堂,率領眾人叩拜痛哭,儒生百姓蜂擁而來,多達萬人,打算擁戴新縣尉陳明選主持縣城守備。陳明選說:“我的智勇比不上閻君。這是大事,壹定要閻君來才行。”於是連夜飛馬趕去迎請閻應元。閻應元拂袖而起,立即帶領家丁四十人,連夜飛馳入城。當時城裏士兵不足壹千,居民也只有萬戶,而且糧餉尚無著落。閻應元進了城,便整理軍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壹名男子登城守衛,剩余的男子為軍中送飯。然後取出前任兵備道曾化龍制造的火藥火器,貯存在城樓上。隨後動員富有人家捐送,傳令說:“捐送不壹定都是金錢,捐糧食、布匹聽便。”國子上舍程璧帶頭捐獻二萬五千金。捐送者成群擁到。於是被圍的縣城裏有了火藥三百罐,鉛丸、鐵子壹千石,大炮百門,鳥機壹千張,錢壹千萬貫,米、麥、豆等糧食壹萬石,其他如酒類、鹽鐵、草料也儲備充足。接著命令專人把守各城防區:武舉黃略守北門;把總某守南門;陳明選守西門;閻應元自守北門,並兼管巡察四門。剛剛布置停當,城外清軍包圍圈已合攏
5. 宋朝時何蓮的文言文《東坡畫扇》的全文翻譯東坡到錢塘就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娟的錢兩萬不還,公差把那人招來詢問,他說,我家以制扇為生,正好父親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又冷,做好的扇買不出去,並非故意欠他錢。東坡凝視他許久說暫且把妳做的扇拿過來,我來幫妳賣。片刻扇送到,東坡取空白的夾娟
二十把,拿起判案筆書寫
,
並畫上
,
交給那人說快去外面賣了
那人流淚拿扇往外走,剛過府門,就有好事者爭相用千錢購扇,手裏拿的馬上賣完了,而後來的買不到,無不非常懊悔而去。賣扇人賣扇說得還清了欠款。
6. 初中文言文翻譯王勃寫《滕王閣序》時年方十四歲。
都督閻公不相信他的才華。王勃雖在座,但閻公讓女婿孟學詩寫這篇文章,也已經預先構思好了。
到了(閻公)拿紙筆在賓客間來回推讓時,王勃並不推辭謙讓。閻公十分惱怒,拂衣(甩衣袖,表示生氣)起身(離開),專門派人窺伺王勃如何下筆。
第壹次稟報說“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說:“這也是老生常談(罷了)。”第二次稟報說“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聽了這句話,沈吟不語。
再壹次的稟報是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閻公驚惶急視,站了起來,說:“此人真是天才,應當流傳不朽!”(閻公)於是急忙邀請王勃到宴會場所,極盡歡娛才停止。
7. 文言文翻譯 閻百詩天質奇鈍閻百詩先生是國中的經學大師,記憶力非凡。但是他的天資是非常愚鈍,他小時候讀書,(壹本書)背誦上許多遍才略微明白,他的身體又容易生病,他母親不讓他讀書,他就暗暗記著不張口。就這樣過了十年,壹天,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再看以前所讀的書,壹點都沒有疑惑的地方。這是因為辛苦地堆積精力才會這樣。世上的人以自己的愚笨而退縮。或者以自己生病為借口而荒廢學業的人,和百詩先生相比,應該明白這是很慚愧的了。
原文:閻百詩天質奇鈍
出自 清 閻百詩《尚書古文疏證》
百詩先生為國朝經學大師,記誦精博,而其天質實奇鈍。幼受書,讀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讀,遂暗記不復出聲。如是者十年。壹日,自覺豁然,再觀舊所研究本,了無疑滯,蓋積苦精力之應也。世之以下愚自諉,或托詞因病廢學者,觀於先生,愧可知已。
擴展資料
壹、作者簡介
閻若璩1636年十月十四日(11月11日)出生於壹個書香世家。祖父閻世科(太原西寨村人),是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官至遼東寧前兵備道參議,著有《敬刑錄》、《計遼始末》諸書。父親閻修齡,字再彭,號飲牛叟,明末貢生,以詞章名,著有《眷西堂詩文》、《紅鷗亭祠》行世。母親丁氏亦能詩文。家學淵源,使閻若璩自幼就置身於壹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
閻若璩壹生治學,多有著述。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尚書古文疏證》壹書的問世。《古文尚書》系若用古文字書寫,西漢時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比當時流傳的今文《尚書》多25篇。
南朝、隋、唐、宋以來學者傳誦的系東晉梅賾所獻《古文尚書》和漢代孔安國的《尚書傳》。但自南宋吳(木或)、朱熹開始懷疑此書是後人偽作,元吳澄著《書纂言》、明梅(上族下鳥)著《尚書考異》考辨其偽,但尚無定論。閻若璩年二十讀《尚書》,即疑其偽,沈潛三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作《尚書古文疏證》八卷。
二、啟示
只要刻苦勤奮,就會學有所成,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
8. 翻譯古文 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假,勝友如雲;千裏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這裏是過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屬於翼,軫兩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連結著衡山和廬山。以三江為衣襟,以五湖為衣帶、控制著楚地,連接著閩越。
物類的精華,是上天的珍寶,寶劍的光芒直沖上牛、鬥二星的區間。人中有英傑,因大地有靈氣,陳蕃專為徐孺設下幾榻。
雄偉的洪州城,房屋象霧壹般羅列,英俊的人才,象繁星壹樣的活躍。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與賓客,集中了東南地區的莢俊之才。
都督閻公,享有崇高的名望,遠道來到洪州坐鎮,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暫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傑出的友人雲集,高貴的賓客,也都不遠千裏來到這裏聚會。
文壇領袖孟學士,文章的氣勢象騰起的蛟龍,飛舞的彩鳳,王將軍的武庫裏,刀光劍影,如紫電、如清霜。由於父親在交趾做縣令,我在探親途中經過這個著名的地方。
我年幼無知,竟有幸親身參加了這次盛大的宴會。)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虹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時當九月,秋高氣爽。積水消盡,潭水清澈,天空凝結著淡淡的雲煙,暮靄中山巒呈現壹片紫色。
在高高的山路上駕著馬車,在崇山峻嶺中訪求風景。來到昔日帝子的長洲,找到仙人居住過的宮殿。
這裏山巒重疊,青翠的山峰聳入雲霄。淩空的樓閣,紅色的閣道猶如飛翔在天空,從閣上看不到地面。
白鶴,野鴨停息的小洲,極盡島嶼的紆曲回環之勢,雅浩的宮殿,跟起伏的山巒配合有致。披開雕花的閣門,俯視彩飾的屋脊,山峰平原盡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驚訝。
遍地是裏巷宅舍,許多鐘鳴鼎食的富貴人家。舸艦塞滿了渡口,盡是雕上了青雀黃龍花紋的大船。
正值雨過天睛,虹消雲散,陽光朗煦,落霞與孤雁壹起飛翔,秋水和長天連成壹片。傍晚漁舟中傳出的歌聲,響徹彭蠡湖濱,雁群感到寒意而發出的驚叫,回蕩在衡陽的水邊。)
遙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並。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放眼遠望,胸襟剛感到舒暢,超逸的興致立即興起,排簫的音響引來的徐徐清風,柔緩的歌聲吸引住飄動的白雲。
象睢園竹林的聚會,這裏善飲的人,酒量超過彭澤縣令陶淵明,象鄴水贊詠蓮花,這裏詩人的文采,勝過臨川內史謝靈運。(音樂與飲食,文章和言語)這四種美好的事物都已經齊備,(良展美景,嘗心樂事)這兩個難得的條件也湊合在壹起了,向天空中極目遠眺,在假日裏盡情歡娛。
蒼天高遠,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無窮無盡。歡樂逝去,悲哀襲來,我明白了興衰貴賤都由命中註定。
西望長安,東指吳會,南方的陸地已到盡頭,大海深不可測,北方的北鬥星多麽遙遠,天柱高不可攀。關山重重難以越過,有誰同情不得誌的人?萍水偶爾相逢,大家都是異鄉之客.懷念著君王的宮門,但卻不被召見,什麽的候才能夠去侍奉君王呢?) 嗟乎!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呵,各人的時機不同,人生的命運多有不順。馮唐容易衰老,李廣難得封侯。
使賈誼遭受委屈,貶於長沙,並不是沒有聖明的君主,使梁鴻逃匿到齊魯海濱,難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時代?只不過由於君子安於貧賤,通達的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罷了。年紀雖然老了,但誌氣應當更加旺盛,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境遇雖然困苦,但節操應當更加堅定,決不能拋棄自己的淩雲壯誌。
即使喝了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潔;即使身處於幹涸的主轍中,胸懷依然開朗愉快。北海雖然十分遙遠,乘著羊角旋風還是能夠達到,早晨雖然已經過去,而珍惜黃昏卻為時不晚。
孟嘗君心地高潔,但白白地懷抱著報國的熱情,阮籍為人放縱不羈,我們怎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