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音樂 蘭花花 的故事背景

音樂 蘭花花 的故事背景

蘭花花原名叫做姬延玲,延安縣臨鎮人。從小心靈手巧,長得俊美可愛。與當地壹男子相好,偷吃禁果。1936年紅軍解放了臨鎮,該男子應征入伍打仗去了。蘭花花的父母強把她嫁與某老惡棍。該惡棍不久橫禍而死,父母遂把她嫁給壹個麻臉的富人。蘭花花日遭虐待,終於在1942年病故。5應當說,蘭花花的事跡上演了壹幕活生生的現世悲劇,它揭示了舊社會下層女子 6 悲慘的人生命運,反映了舊禮教戕害人性、阻撓人的自由情感生活的現實。在那個時代,像這樣的事件經常發生。但人們追求自由、力謀幸福的心智尚存,則不免要付之於實際的行動,試圖去沖破樊籬,實現超越。這種實際的行動往往是自發的、盲目的、魯莽的,不免要走偏,釀成悲劇。(關於這方面的現象及理解,我在後面還將論及。)蘭花花的悲劇從她壹生下來就開始演繹了。7“青線線那個蘭線線,蘭個英英采”。這句歌詞包含了十分濃厚的民俗意義。中國是壹個典型的小農經濟社會,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正是在這種物質生活中孕育了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也許存在偶然的因素,迎接蘭花花的確實是綱常制下的女賤現實,註定了她悲慘的命運。請容許我這樣設想:蘭花花是她媽在紡線織布的時候生的。這個孩子對生境的第壹印象既是,長長的棉線,上下拉扯;黑黑的梭子,左右恍惚;人生的編織從此開始。蘭花花倒是生下來了,除了不得不推卸的文化國度造就了她的悲劇外,另壹個不容忽視的過錯是,她“實實的愛死人”。有人會問:“漂亮也有錯嗎?”有,確實可能有。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文化氛圍中,人性的任何方面都是可以判罪的。蘭花花的人生軌跡即實踐於這樣的“原罪”。隨著年歲的增大,蘭花花可以參加生產勞動了,起興物也由家裏轉到了田間。“玉谷子那個田苗子,數上高梁高”。勞動的性質之壹是標誌主體具備社會接受的素質。這裏暗含的意思是,蘭花花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善於勞作,絕對是壹個好的“家庭把式”。這在以勞動為美的意識形態看來,簡直是尤物了。8 所以社會對蘭花花的評價為: “壹十三省的女兒呦,數上蘭花花好。”這樣好的人才,自然是社會的稀罕“物件”, 9 也就不能奇怪媒人的過度性興奮了。婚事的安排是如此的緊湊,大概有文學構設的參與。這個姑且不管。我想關註的是,在諸多民俗意義上的婚事儀式所體現的價值認同和制度張力。在這裏,我要重點說說媒人。中國傳統有壹種說法,社會上有六種女人碰不得,所謂“三姑六婆”是也。她們口尖舌長,說三道四,走街竄巷,搬弄是非,坑蒙拐騙,遺禍社會。媒人(壹般指媒婆,事實上也是)就是這樣類型的人。 10 我同樣要強調,“三姑六婆”作為信息的傳遞者,所做的大量的無微不至的社會溝通工作。11 享有信息是人類的***性,人類創造歷史的活動就可以粗略地視作從事信息的事業,男女老少,概莫能外。可惜在不短的時期裏,男子享有的社交權益太多,女子享有的不足,恰恰為中國的“三姑六婆”的產生創造了千載難逢的契機。值得我們現代人悲哀的是,在特定歷史時期出現的這些現象,反倒表現了壹種制度性的社會扭曲。12 而且,由於媒婆的歷史性活動,竟至於產生格式化的媒俗,以及“明媒正娶”壹類的詞匯,這是不容忽視的價值民俗力量。歌詞中有這樣壹句,“撇下我的情哥哥,擡進了周家門。”如果我們沒有故事背景的交代,印象是不深刻的。實際上,其背後隱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單從信天遊本身來說,很大數量的曲目都包含於這壹內容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民歌就是情歌,這已幾乎成為***識(當然如果僅是這樣處理的話,也太過魯莽)。信天遊也是這樣。絕大多數的情歌都要反映未婚男女的純情(註釋中提到的“猥褻歌”可叫做已婚男女的“濁情歌”),人類非理智中性升華的大多數就貯藏在這些“真流露”的純情男女身上。我同樣可以想象,在曠遠遼峻的山間地頭,蘭花花和她的“情哥哥”在勞作中凝結於田苗子的情感遊絲,薈萃於土豆疙瘩的純然靈犀,以及高粱穗頭的心靈契合。 13另外需要交代是,在蘭花花進“周家的門”之前,還有與情哥哥送別的壹幕。歌詞交待的不清楚,但這樣的曲目簡直是數不勝數,而且大多是歷史濃縮的精華產物。中國人感情的細膩是舉世聞名的,離愁別緒是最典型的表現方式。14 最具有代表性的反映這壹主題的信天遊應當是《走西口》。在這首九曲悲腸、攝人肺腑的信天遊中,幾乎包含了所有傳統中國人的陰陽相濟和“陌生化”心理。從這裏,可以看到古代中國特有的審美“三棱鏡”,以及置於太陽底下的七彩光芒。15“蘭花花那個下轎來,東張西又照”。陌生的人,陌生的物,蘭花花的人生航程將最終在這裏拋下鐵錨。“大姑娘坐轎——頭壹回哩”!那種新婚的焦慮、害羞、渴躁不安,是難以言表但可以想見的。在這種雜碎的心態下,有壹重情感是最最放不下的,那就是她的情哥哥。“照見周家的猴老子,好象壹座墳。”這是最現實的打擊。那種戀情失卻、人物兩非、欲舍不能、悔恨交加的心情在壹剎那間變作為宇宙間最惡毒的詛咒:“妳要死來,妳早早地死,前晌妳死來,後晌我蘭花花走。” 16後兩句可以是實寫,寫蘭花花借口回娘家,私奔到情哥哥家裏,痛訴心跡,言呈心誌,告以決心;也可以理解作虛寫,即蘭花花幻想作自己攜帶食物去會情哥哥,以敘幽情。事實上,我們知道,她的情哥哥已經當兵去了,理解作虛寫更切合實際。 17 我這裏想重點提及的,是那種男女之情所激發的強大的勇氣。不論蘭花花是僅有這樣的意識,還是已經化作了壹種實際的行動,都可以表明禮教在“性情的真表露”面前所暴露的致命弱點。18 這種現象在中國是最為典型的,理由之壹是中國歷史上存在的十分成熟的禮教制和自由人性之間張力的時時缺失。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蘭花花去找她的情哥哥,本質上是壹種“違禁行為”。如果她把這種行為持續下去的話,不外乎又將產生壹首“打夥計”的“猥褻歌”。撇開價值因素不提,單是如此方式的“性情真表露”(或曰“自由追求”),算不得長久之計,為己也不心安,終是悲劇的結局。最理想的方案是提出婚姻自由的革命綱領,並矢誌不移地追求之,篤行之。這在當時的歷史力量儲備中,已經具備了相當成熟的條件,並在事實上也終於匯入了中國***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的洪流中。我們知道,蘭花花的情人入伍打仗去了,這本身就給我們壹個信號,中國婦女的命運從此將揭開壹頁新的篇章。回過頭來再看《蘭花花》,恰值於歷史大變動的轉折點上。蘭花花的死,代表了舊事物的終結,預告了新事物的創生。可以說,《蘭花花》是中國歷史上禮教婚姻婦女的最後壹幕悲劇,其存在價值正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