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有關"安塞腰鼓"

有關"安塞腰鼓"

先是安塞腰鼓的簡介,後面是課文《安塞腰鼓》的介紹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 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來已久,本是古代軍旅以增軍中士氣及傳遞情報所用,這裏是用來表達勝利的歡呼和豐收的喜悅。頗密的擊鼓聲,強悍的步伐,變幻的陣勢,雄壯的吶喊,盡現男子陽剛之美,在國際上極富盛名...

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安塞腰鼓

“腰鼓”是陜北各地廣泛流傳的壹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的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陜西民間舞蹈中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壹·。

陜北腰鼓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發展歷史。在壹些主要流傳地區,幾乎是村村有鼓隊,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傳承,經久不衰。正由於它流傳的時間長、範圍廣,參加的人數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動律雖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風格和習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壹種。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體表演形式,鼓手(稱“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則數十人,多時可達百余人。隊伍包括拉花女角、傘頭、蠻婆、蠻漢等角色,和“跑驢’、“水船”,等各種小場節目組成浩浩蕩蕩的民間舞隊。在表演上強調整體效果,要求動作的整齊統壹和隊形變化的規範性,主要通過鼓手們豪邁粗獷的舞姿和剛勁有力的擊鼓技巧,充分展現生息在黃土高原上的男子漢們的陽剛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動習俗。過去,多在喜慶節日和廟會中演出,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是集中的活動時間。活動開始前,要由廟會會長(由各村推舉產生)先組織祭祀活動,稱為“謁廟”:舞隊在傘頭的帶領下,敲起鑼鼓,吹著嗩吶,有時還要擡著整豬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廟燒香敬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在廟內廣場踢打壹陣,意在娛神。“謁廟”結束,正月初八九後,腰鼓隊便開始了挨門拜年活動,俗稱“沿門子”。當地有這樣壹句諺語:“鑼鼓嗩吶直響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眾也都坐不住了。這時,腰鼓隊按村中情況依次走串各家,在主家院中、窯前表演壹陣,傘頭根據各家情況,觸 景生情演唱幾段吉利秧歌,以表賀年之意。主家則認為腰鼓隊進院入戶敲敲打打、跳跳唱 唱,可以消災免難、四季平安。這可能是古“鄉人儺”的習俗遺風。有時兩隊腰鼓在途中相 遇,壹般都由傘頭互唱秧歌,***賀新年,讓道而行,但有時也會出現互不讓道的情況,此刻 就要競技賽藝,爭個高低。兩隊鑼鼓大作,嗩吶聲、腰鼓聲,好似春雷滾動。鼓手們盡情擊 打、跳躍,如瘋似狂,打至高潮,鼓樂暫息,由雙方傘頭出場對歌,這也是競賽技藝的壹個方 面。直至有壹隊陣角先亂,動作不齊,鼓點、隊形也都統壹不到壹塊或對歌對答不上時,就算輸了,於是主動讓道,讓勝者先走。

“沿門子”結束後,鄰村之間的腰鼓隊還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訪,進行交流演出,這和陜北秧歌壹樣,稱之為“搭彩門”。正月十五時,各村腰鼓隊雲集廣場,開始了互比互賽活動。各路鼓手各顯身手,互比高低,成為壹年裏腰鼓表演的高潮。這不僅活躍了農村春節文娛活動,還通過彼此觀摩、切磋技藝、推動了腰鼓的普及和提高。當晚還要舉行“轉燈”(也稱“轉九曲”),幾乎是人人爭遊,闔家同轉。屆時鼓樂齊鳴,燈光閃爍,腰鼓隊在前引導,眾人隨後,呈現出壹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腰鼓隊的活動常延續到正月十七、十八,祭罷土地神後方告結束。此後,老鄉們就安心去準備春耕生產了。

腰鼓的表演形式可大致分為“路鼓”和“場地鼓”。

“路鼓”是腰鼓隊在行進中邊走邊舞的壹種表演形式,前由兩名傘頭領隊,後隨由挎鼓子和拉花組成的舞隊乙-傘頭身後緊隨的壹位挎鼓子,稱“頭路鼓子”,他必然是技藝精湛的擊鼓能手,全隊的動作變換和節奏急緩,統由他來指揮。隊伍的後部,是扮成蠻婆、蠻漢的醜角,也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等唐僧取經中的人物,隨意扭動,逗笑取樂,以增添節慶的歡樂氣氛。“路鼓”由於在行進中表演,壹般動作簡單,幅度較小,多做“十字步”、“走路步”、“馬步纏腰?等動作。常用的隊形有“單過街”、“雙過街”、“單龍擺尾”、“雙龍擺尾”等。

“場地鼓”是指腰鼓隊到達表演地點,打開場子後的表演形式。開始時由傘頭揮傘號令,頓時鼓樂齊鳴,眾舞者隨傘頭翩翩起舞。這壹段叫“踩大場”,表演節奏緩慢,目的是打開場地,拉開隊伍,穩住觀眾情緒。第二段載歌載舞,表演節奏漸快,動作幅度較大,隊形變化繁多。常用的隊形有“神樓”、“古廟”、“神前掛金牌”、“富貴不斷頭”、“和尚遊門”等。到引出“太陽弧”圖案後,傘頭站到場中央領唱秧歌,唱詞視場合和對象而定,“謁廟”時,有拜廟祭文,壹般演出有向觀眾拜年問好的,也有喜慶豐收和祝願吉祥等內容。傘頭唱時,眾舞者在場邊慢步轉圈,並重復接唱每段的最後壹句,俗稱“接後音”。唱完後,傘頭退出場地,由挎鼓子和拉花入場表演,走出各種復雜多變的隊形。此刻不受時間的限制,舞者盡情表現各自的技藝絕招,情緒熱烈,起伏跌宕,使表演達到高潮。

近年來安塞腰鼓為了突出挎鼓子的技巧,表演“場地鼓”時由挎鼓子在場內單獨表演。眾鼓手在頭路鼓子的指揮下,精神振奮,擊鼓狂舞,此時只見鼓槌揮舞,彩綢翻飛,鼓聲如雷,震撼大地,聲勢逼人,極富感染力。

這壹段結束後,再穿插表演其它形式的小場節目,如“跑驢”、“水船”、“高蹺”、“二鬼打架”、“大頭和尚”等。節目形式的多少,視各村的人才和條件而定。小場節目結束後,再接著表演壹段大場腰鼓。此刻鑼鼓敲得快,嗩吶吹得緊,擊鼓更激烈,情緒更歡快,使整場表演在強烈的氣氛和高昂的情緒中結束。

安塞腰鼓依據不同的風格韻律原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輕松愉快、瀟灑活潑,動作幅度小,類似秧歌的風格;“武腰鼓”則歡快激烈、粗獷奔放,並有較大的踢打、跳躍和旋轉動作,尤其是鼓手的騰空飛躍技巧,給人們以英武、激越的感覺。目前·,文、武腰鼓逐漸結合形成新的風格,而以安塞的西河口鄉與真武洞兩地最有特色。它們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群眾憨厚、淳樸的氣質和性格特征。特別在表演中,又有機地揉合了民間武術和秧歌舞動作,有弛有張、活而不亂,進退有序、氣勢磅礴、渾厚有力。群眾贊之為“式子慷慨碼子硬”。安塞腰鼓的風格特征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過動律的變化表達舞者的內心激情。舞者擊鼓時情不自禁地微微搖頭晃肩,使內在感情與外在的動律有機地結合,達到神形兼備、和諧自如;

2.舞者揮槌擊鼓有股子狠勁,無論是上打、下打還是纏腰打,雙手都要將鼓槌甩開。但雖狠而不蠻,顯得挺拔渾厚,猛勁中仍不失其細膩之感;

3.做踢腿、跳躍動作時,無論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動作,都要有股子“蠻”勁。節奏歡快,難度較大,代表了安塞腰鼓粗獷豪爽、剛勁潑辣的風格;

4.擊鼓轉身是安塞腰鼓表演的關鍵。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動作必有轉身,轉身時必須要猛,特別是做騰空跳躍落地蹲,邊轉身、邊起步的壹套動作組合時,必須在固定的節拍裏,運用迅速地猛勁才能完成動作的變化與連接;

5.動律形態復雜,跳躍幅度較大。表演隨著節奏的加快,腳步便開始復雜的踢踏跳躍,並加大身體左右擺動的幅度。如做“馬步蹬腿”、“連身轉”、“馬步跳躍”等動作時,舞者運用弓步向後連跳兩次,然後左腿大步前跨,右腿發力蹬地而起,勢若龍騰虎躍,顯示出壹種頑強拼搏的精神狀態。

挎鼓子的服飾裝扮與傳統戲曲.中的武生相似,穿黑色緊身誇衣;頭戴草帽圈;戴髯口,臉要紅,眉毛要粗,表演時胡須要擺開。隨著時代的變遷,舞者的服飾也在變。近年來西河口鄉壹帶的腰鼓服飾,已接近於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隊的服飾;仍然保留著古代武士的裝扮,頭紮英雄巾、腰束戰裙、腳蹬紅纓鞋,頗似古代征戰沙場的士卒將帥。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擊打的鼓點為主要伴奏外,也有以民間鼓吹樂隊伴奏的,樂器有鼓、鑔、鑼等,另有嗩吶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

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展,和當地的歷史地理環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於陜西省延安地區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禦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壹。當地群眾傳說,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壹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展成為當地民眾祈求神靈、祝願豐收、歡度春節時的壹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1981年,在與安塞縣比鄰的延安市梁村鄉王莊村壹處叫“墓陵塌”的小山坡上,群眾在耕地時發現壹座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兩塊腰鼓畫像磚,均系翻模成型後燒制的。經延安地區文物考古專家鑒定,系宋代造物。畫像磚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細腰鼓、側身、頭向左後揚起,左腳著地,右腿前跨蹬出,雙手壹高壹低作揮槌擊鼓狀;左側壹人為敲鑔者,雙腳跳起,吸左腿,眼看左側,雙手在胸前做打鑔狀。擊鼓者赤膊,穿燈籠褲,腰系彩帶,飄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動作和形象,頗似當今安塞腰鼓中“馬步蹬腿”的第四拍和“前進步”的第二拍動作。腰鼓畫像磚的畫面清晰,造型美觀,生動地表現了我國宋代陜北地區的腰鼓表演,對研究陜北腰鼓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翔實的文物資料。

1942年,延安和陜甘寧邊區興起的新秧歌運動,使安塞腰鼓這壹古老的民間藝術得到了發展,成為億萬軍民歡慶勝利、慶祝解放的壹種象征,並被譽為“勝利腰鼓”,遍及中華大地,載入了革命文藝運動的光輝史冊。1951年,安塞腰鼓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由安塞馮家營村的艾秀山等民間藝人向中國青年文工團傳授了腰鼓技藝,在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演出後,榮獲特等獎,從而使安塞腰鼓揚名海內外。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 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風格獨特,它融舞蹈、歌曲、武術於壹體,具有隊形多變,剛勁豪放的特點。今天安塞腰鼓已走出黃土高原,它以其粗獷奔放的形象傳遍全國。

安塞腰鼓是壹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並為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陜北高原民眾憨厚樸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榮膺首屆中國民間舞蹈大賽最高榮譽――大獎,近年來,它先 後在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香港回歸慶典等大型活動中表演,並赴日本進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壹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壹鼓。

古老的傳說 遙遠的歷史

安塞腰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還得從鼓說起。據《山海經》記載,鼓在黃帝與蚩尤大戰時就用過.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之壹,號軒轅氏。蚩尤是遠古居住在東方的壹個部族首領。傳說是炎帝的子孫。蚩尤生性兇惡,武藝高強,想奪取黃帝的寶座,占領中原地帶。便帶領部族跟黃帝在北方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展開了壹場震天撼地的大戰。戰爭壹開始,蚩尤的軍隊非常強悍,使黃帝連吃敗仗。加之蚩尤的大將個個生得獰猛異常,銅頭鐵臂。同時,又都有壹種發出怪聲迷惑人的本領,黃帝的軍隊聽到這種聲音就迷迷糊糊失去戰鬥力。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呢?壹天,

黃帝發現東海的流波山上有壹只形狀像牛的野獸“夔(kui)”。每當它從海中出入時總張著口吼叫,聲音好像打雷。聰明的黃帝想,蚩尤的部隊最怕聽“咚咚咚”、“轟轟轟”的聲音,能發出雷聲的“夔”可利用啊!於是,便將它捉來,剝了皮,將皮蒙在壹個木制的圓形框架上,起名為“鼓”。鼓有了還差壹個用來敲打的槌。黃帝又想到雷澤中的“雷獸”。這個“雷獸”常拍打著自己的肚子玩耍,每拍壹次肚子就發出壹個響雷。於是,黃帝命人將它捉來殺了,從它體內抽出壹只最大的骨頭作為鼓槌。黃帝將這面鼓搬到戰場上,用槌壹連擂了九通,果然聲如雷響,山鳴谷應,天地變色。黃帝軍威大振,嚇得蚩尤的士兵魂飛魄散。黃帝的軍隊就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中追殺上去,擒斬了蚩尤,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黃帝內傳》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壹震五百裏,連震三幹八百裏。”

《山海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裏。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壹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

此後,擊鼓助戰用於戰爭,預示戰爭的開始、正興和結束。《左傳》中的《曹判論戰》講的是春秋初期,齊桓公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同自己爭做國君的公子糾,出兵進攻魯國,在長勺作戰的故事中就有“公將鼓之”、“齊人三鼓”和“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擊鼓助戰的記載。這說明擊鼓在戰爭中的重要,它不僅預示戰爭的開始,還可振作精神,鼓舞士氣,威懾敵人。鼓,成了戰爭中必不可少的裝備。

鼓,不僅用於戰爭,而且成為民間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擊樂器。

春秋戰國後,以鼓為擊樂伴奏的民間舞蹈就更為繁多,甚至以鼓命名的舞蹈也漸已出現。山東沂南漢畫中的《百戲圖》較完整地記錄了“百戲”演出的盛況。其中伴奏的樂器有鐘、磐、鼓等打擊樂器。在樣式華麗的建鼓旁,壹人著寬袍大袖衣,側身向鼓,雙臂高揚,正欲擊鼓,舞姿健美。

四川彭縣出土的漢畫像磚,地上擺著六盤,二鼓夾在中間,有壹穿長袖細腰舞衣的女子,雙足正踏在鼓上,作“登弓”姿,左手向前,長袖飛揚,右手曲在腰側,長袖後曳,舞姿飄逸。山東曲阜東安漢裏畫像石中的《建鼓舞》,舞者穿長袖衣,鼓槌從長袖中伸出,二人對舞擊鼓,作“弓箭步”舞姿雄健有力。(見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話》)漢代以鼓命名的舞蹈有《盤鼓舞》等。可見,鼓成為民間舞蹈中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此後,鼓的用途更為廣泛。

腰鼓與驅瘟 腰鼓與戰爭

相傳,周朝周文王時期,風調雨順,民安樂業,就是瘟疫制服不了。上至君臣,下至平民,無不為之發愁。人們想方設法制服瘟疫,謀求生存之路。

有人說,瘟疫是壹種妖魔鬼怪,怕震動,怕紅顏色。人們就想起了用鼓來驅逐瘟疫,他們造了壹種小鼓,掛在腰間,起名腰鼓。人們身背腰鼓,披紅掛綠,扮成各種“怪獸”,在戰鼓伴奏下,邊打邊跳,邊喊邊叫地鬧起了驅疫震妖活動。

說來也怪,自鬧起這種活動後,瘟疫也就不再流行了。於是,人們就不分季節.不受時間限制地從事這種驅疫震妖活動。《宛丘》中這樣記載:“坎其擊鼓,宛丘山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人們在宛丘山下,隨著咚咚的鼓聲,不論寒冬炎夏,戴(穿)著鳥羽,盡情地舞蹈。這正是驅疫震妖活動的真實寫照。

周代、戰國,驅疫避邪之舞“青儀”,方相氏曾“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率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疫。”(《周禮·夏官》)

其實,這種驅疫活動是壹種精神療法,在震天撼地的鼓聲中,人們的那種伯瘟疫的惡念拋之九霄雲外,萎靡不振的情緒得到了振奮。有了精神依托,有了戰勝瘟疫的信心和決心,使瘟疫從此不復存在。

瘟疫驅逐了,人們又過上了安寧的生活。為了防止瘟疫卷土重來,大家自發地組織驅疫活動。把那種亂喊亂叫改為用詞來抒發感情的歌唱。這種歌唱就是後來傘頭的雛形。

以後,人們就有意識地進行分工,部分人從事歌唱活動,部分人從事插秧等農業生產勞動,故得了合二為壹的名詞“秧歌”。“秧歌”壹詞是當時人們從事插秧和歌唱活動的真實反映。

“秦時,根據節令時氣大型祭天,兩漢活動更盛。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頒發時令,迎氣於五郊: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祭青帝句(勾)芝,唱青陽之歌,並舞之翅舞。夏秋冬時又有西皓、帝臨、玄冥之歌,且上郡壹帶歌舞尤盛。”(《白虎通》卷二《禮樂》)。

隨著歷史的發展,腰鼓的用途不斷擴大,助戰、驅疫、震妖兼而有之。這種活動春秋戰國興盛,到秦最普及。

安塞地處西北要塞,與古長城和內蒙毛烏素沙漠遙遙相對,和北部少數民族駐地相近,是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素有“塞北鎖鑰”、“上郡咽喉”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今防務設施,城墻、關隘、烽火臺(墩臺)、堡、寨、崖窯、支塹壕和人防工事等,到處可見,遺跡遺址尚存。

安塞自秦朝以來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守望士卒把腰鼓同刀弓箭壹樣作為戰鬥中不可缺少的戰爭裝備。

壹遭突然襲擊,就以鼓報警,傳遞信息;兩軍交鋒,擂鼓助戰,威懾敵人;若敵眾我寡,戰事失利,則以鼓告急,請求援助;當克敵制勝,則以鼓為樂,慶賀勝利。隨著歷史的發展,腰鼓的軍事用途漸漸消失,成為人們進行歌唱舞蹈的道具和伴奏樂,用此調劑“終歲無樂”的枯燥生活。

腰鼓與娛樂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發展的輝煌時期。無論政治、經濟、外交,還是文化藝術都進入了鼎盛時期。

鼓在唐代舞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坐部伎》和《立部伎》是兩種有代表性的舞蹈,其中《破陣樂》最著名。相傳曾傳到日本,馳名中外,它以鼓伴奏,反映了濃厚的戰陣生活。《柘枝舞》伴奏以鼓為主,節奏明快、強烈。唐人章孝標《柘枝》詩:“柘枝初出鼓聲招……”白居易《柘枝妓》詩:“連擊三聲畫鼓催……”都是描寫《柘枝》舞人在鼓聲中出場的情景。

腰鼓在隋唐得到廣泛應用。《辭海》對腰鼓的解釋為:“古之腰鼓,據陳腸《樂書》:‘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纖腹。’隋唐時,用於西涼、龜茲、疏勒、高麗、高昌諸樂,奏時掛在腰間,用兩手拍擊。”這說明腰鼓不僅在隋唐廣泛應用,而且它的形式、結構、用途等都有了發展和變化。秧歌藝術在唐代已具雛型。“扭綰”頗具秧歌綢扭造型,卻“歌者不舞,舞者不歌”。

腰鼓在宋代

宋代秧歌和腰鼓活動十分興盛,大多是群眾性的活動。清代秧歌也不例外。秧歌不但在農村流行,當時城市也流行。“秧歌小隊鬧春陽”,觀看秧歌的人紛擁而至,擁擠不堪“如蟻遊人攔不住,紛紛擠過蹴球場。”(袁啟旭《燕京竹枝詞》)“轂擊肩摩不暇狂”。(柯煜《燕京竹枝詞》)秧歌的內容不斷充實,形式更加豐富,藝術不斷成熟。據古書中記載:“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壹老撾大鼓,鼓聲壹通,群歌競作,彌日不絕,是曰秧歌。”(清李調元《粵東筆》)“秧歌”壹詞廣泛使用,成為全國公認的統壹學名。

宋代盡管戰爭連綿不斷,各族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痛苦和災難但民間舞蹈繼續發展。北宋的汴梁(今河南開封),南宋的臨安(今浙江杭州)有許多“瓦子”是專門表演各種技藝的固定場所,其中也有《花鼓》。“花鼓”壹詞至此流傳後世。具體表演形式未見詳細記載。宋代舞蹈繼唐代發展的同時,民間還有另壹支龐大的世代相傳的業余舞蹈隊伍,節日裏,各村、各社都有自己的民間舞蹈隊。“各社不下數日。”這種舞隊有時也叫“社火”。(宋人範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作者原註:民間鼓樂,謂之“社火”。)範成大詩吟:“輕薄行歌過,顛狂社舞呈。”陜北甘泉縣西岔鄉挖掘出了壹座宋代古墓,古墓的畫像磚上有;男子高舉圓形大傘,身背腰鼓,綢帶系在腰間,隨著向前跳躍,綢帶飛揚,舞姿矯健優美,剛勁有力,成左弓箭狀。(見宋代腰鼓畫像磚)據《安塞縣誌》載:“秦置高奴縣,其境包括今甘泉北部、延安市、安塞縣等地。”西岔鄉原屬安塞,1935年11月劃歸甘泉轄。安塞縣招安鄉嶽中莊挖出了壹個宋代古墓,古墓的畫像磚上有兩幅打腰鼓的畫像。經國家鑒定是宋代的作品。浮雕塑造的形象簡練傳神,人物服飾道具與今天的腰鼓手基本相似,舞姿激越奔放,動作古樸大方,雄健有力。(見安塞縣招安鄉嶽中莊宋代腰鼓畫像磚)這就更證實腰鼓已在宋代廣為流傳,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體系。

艱辛的腰鼓

元代《村田樂》是表現農業勞動生活的民間歌舞,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宋人範成大詩生動地描寫了燈節民間社火表演的盛況:“村田蓑笠野”。看來表演《村田樂》時要扮成農民形象,穿蓑衣,戴草笠而舞。《村田樂》傳至清代有所變化。清人吳錫麒著《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村夫)、漁婦、裝態貨郎、雜沓燈街,以博觀者之笑。”(秧歌隊中的女角叫“拉花”,《拉花》也是《秧歌》中的壹種舞蹈形式。)由此可見,宋代民間舞隊中的許多節目都已傳到清代,但已不叫“舞隊”,而叫“秧歌隊”。清代的秧歌與宋代的《村田樂》有繼承關系。由於民間舞蹈與人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頑強的生命力,因此,秧歌能在長期的動亂中不斷流傳發展。(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話》)

到了明、清兩代,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統治階級為了束縛人民的思想,加緊對藝術的摧殘扼殺。進入封建社會末期,孕育了資本主義萌芽,原有的藝術形式不能滿足繁榮的都市生活,促使各種藝術蓬勃發展。

早在舞蹈藝術十分盛興的唐代,朝廷就頒布過禁止民間樂舞的命令。開元二年(公元714年)頒布禁令:“散樂巡村,特宜禁斷。”(《唐會要》)清代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以後,曾多次頒布禁止秧歌遊唱的法令。《新示雜抄》載: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頒布禁止《秧歌》、《龍燈》的法令:“時逢發旦,節慶元宵,唱秧歌、舞把戲……跳傀儡,賀龍燈……亟須查究,以靖地方。”封建統治階級的禁令,阻礙了民間藝術的發展。盡管如此,因秧歌藝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屢禁而不止,成為人們表達思想,抒發感情,表現誌向情趣,歌頌愛情,歡慶勝利和豐收的主要形式。

秧歌在近代

我國是壹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封建專制國家。歷代政治變革、農民起義、宗教藝術、民間活動等,總是有形無形地打上封建迷信色彩的烙印。在壹定意義上講,現在諸多有價值的東西和有意義的活動,正是帶有那種濃郁的迷信色彩,並在那種迷信活動的簇擁中才源遠流長,經久不衰。安塞腰鼓也不例外。它從戰鼓中受到啟示,產生於驅疫,並在驅疫活動中得到演變和發展。又從中脫胎而來,成為民間娛樂活動的重要歌舞形式。

有些地方把“秧歌”叫“陽歌”,也有叫“牙歌”的。對此,有不同的解釋和說法。

其—、“秧”與“陽”同音。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人們筆下之誤,將“秧”寫為“陽”。因此,出現了“陽歌”壹詞。

其二,“秧歌”與“陽歌”有本質的區別和不同。“秧歌”是人們由驅疫到從事農業生產進行的歌唱活動。而“陽歌”是隨著人們對自然界認識的提高,認為太陽在人類活動中占重要地位。沒有太陽,就沒有這個光明的世界,也就沒有人類。

太陽是光明和人類美好生活的象征,人們應為太陽歌唱。因此,叫“陽歌”。於是,人們仿照太陽的形態造出圓布大傘,以示對太陽的崇拜,故叫“日照傘”。甘泉西岔鄉出土的宋代畫像磚就是有力的印證。

其三,傘頭象征姜子牙,擎萬民神傘,帶著他封神的九曜二十八宿星,呼風喚雨,他身後的兩個門神拿的搟面杖,是其趕神鞭,為凡間萬民消災免難。故秧歌又叫“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