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是有氧運動;以無氧代謝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是無氧運動。
那麽, 什麽是有氧代謝、無氧代謝呢?這要從能量的來源上說起。人體肌肉細胞的細胞質中有壹種細胞器,叫“線粒體”,線粒體內部有許多高低不平的突起,使其有很大的表面積。在這些高低不平的突起表面,附著有許多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人體的能量物質之壹: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並釋放出壹種叫ATP(三磷酸腺苷)的能量物質(葡萄糖中的能量被轉化到了ATP中),而ATP正是肌肉纖維收縮運動時,所直接能夠利用的能源物質。這就是細胞中的能量代謝。
在葡萄糖的分解過程中,有兩個步驟。
第壹步是: 葡萄糖分子在沒有氧參與的條件下,直接斷裂,分解成兩個丙酮酸分子,並釋放出少量的ATP。由於這壹過程沒有氧的參與,所以被稱之為“無氧代謝”。
第二步是: 丙酮酸分子在氧的參與下,繼續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並釋放出大量的ATP。由於這壹過程需要有氧的參與,所以被稱之為“有氧代謝”。
無氧代謝的特點是:產生ATP速度快,無須氧的參與,但是產生ATP的數量卻比較少;有氧代謝的特點是:產生ATP的數量比較多,需要有氧的參與,但是產生ATP的速度卻相對比較慢。
對於短時間的運動(像百米賽跑、跳高、跳遠、舉重等等),肌肉在很短時間內需要充足的ATP, 所以,這時的代謝大多是以無氧代謝為主。對於較長時間的運動(長跑、馬拉松、劃船、有氧操等等),肌肉在較長時間內需要大量的ATP,所以這時的代謝大多是有氧代謝。但是實際上,有氧和無氧是相互制約又相互滋生的關系,代謝中不可能只有“無氧代謝”而沒有“有氧代謝”、或則只有“有氧代謝”而沒有“無氧代謝”,而是“有氧”、“無氧”同時存在,混合供能,只是以哪壹個為主罷了。這也就是這幾年學術界對有氧、無氧運動爭論較多,改變觀點的原因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