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為楊麗萍大師的模仿者和學習者之壹,楊麗萍大師為我打開了舞蹈之門。以前電視上壹有舞會我就立馬換臺,因為我不感興趣。現在只要電視上有舞蹈,我就會馬上換臺,因為我知道,與楊麗萍的舞蹈相比,那不是真正的舞蹈。以《麻雀的精神》為例。隨著妳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長,對舞蹈的理解,妳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東西。以前覺得“麻雀之靈”是仿照壹只鳥,現在覺得是飛翔的靈魂。
楊麗萍的舞蹈似乎很簡單。壹個專業的舞者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學會《麻雀之靈》的所有動作,但是跳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對。為什麽?因為跳舞根本不是壹個動作。舞蹈就像壹種語言,動作都是詞語,但只有楊麗萍自己才能用這些詞語準確地表達意思。從外到內需要壹個漫長的過程。跳了十年的麻雀之靈,現在才感覺自己是從裏面跳出來的。
感覺經常看到“楊麗萍壹生靠壹個舞蹈為生”這樣的言論,所以這裏只討論壹個問題,就是楊麗萍是不是只知道跳孔雀舞?從楊老師的作品來看這個問題。首先看她的獨奏作品,其中早期的成名作有《麻雀精神》《兩棵樹》《梅子》,風格迥異。“麻雀之靈”是天賜之物,不用我說。楊麗萍的壹只孔雀手打破了當時“看大腿”的舞蹈模式,不僅讓舞蹈圈的同行們驚嘆不已,也讓大眾看到了什麽是真正的中國民族舞蹈。在隨後的幾十年裏,“麻雀之靈”幾乎是每個舞者的必修課,邰麗華等舞者都曾攀登過,但壹直被模仿,直到今天也從未被超越。金星甚至在壹次舞蹈才藝展示中直言,楊麗萍的《麻雀之靈》“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於是自從麻雀之靈誕生以來,楊麗萍“孔雀公主”這個標簽就被釘上了,被打上了烙印,以至於沒有看過她後期作品的觀眾都逃不出這個標簽的影響,自然而然的認為“孔雀公主”編的作品壹定是孔雀!這說明麻雀精神是壹座不可逾越的豐碑,不知陰陽麻雀精神是否也起源於此。
綜上所述,這可能是楊麗萍身體語言最豐富的壹本書,最能展現她非凡的身體柔韌性。有些片段幾乎可以用瞬息萬變來形容,但不知道我是否以為是加速播放。無論是舞蹈本身還是人體彩繪,在當時都是很冷艷的。後期舞蹈作品主要有《月光》、《蓮花心》等。我們都知道舞蹈講究流動性,流動性的表達需要舞臺空間。月光正好相反,開創了定點舞蹈的先河。楊麗萍崇拜自然生物,包括太陽、月亮和星星。她覺得月亮很美,覺得如果能在裏面跳舞就好了,於是月光就產生了。
這是楊麗萍除了孔雀手之外的又壹經典風格。書中圍繞著月光下的景色展開,包括很多意象,但不包括孔雀,也沒有標誌性的孔雀手形。《蓮花心》是執導的作品,在北京衛視春晚上由楊舞蹈飾演。雖然楊麗萍在舞劇《隱秘的秘密》中也扮演了蓮花塔拉,但兩者的形象並不相同。作品與楊麗萍敏捷靈動的風格相悖,造型和動作極其嚴肅。所以春晚作品體現了吉祥、幸福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