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民族打擊樂器有哪些?

民族打擊樂器有哪些?

1、八角鼓

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壹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壹說是八旗首領各獻壹塊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七面框邊內各嵌兩至三枚小銅鈸,壹面嵌釘柱綴鼓穗,寓意五谷豐登。

2、板鼓

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清朝續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

3、雲鑼

雲鑼,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彜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的樂器。常用於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和寺廟音樂中。流行於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漢族廣大地區。

4、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中國打擊樂器。約在中國明末清初(十七世紀),隨著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梆子由兩根長短不等、粗細不同的實心硬木棒組成。長25厘米的壹根為圓柱形,直徑4厘米,另壹根短而粗的為長方形,長20、寬5-6、厚4厘米。戲曲四大聲腔之壹,因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排鼓

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後又不斷有所改進。排鼓由五個大小不同、發音有別的鼓組成壹套。

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徑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徑11.7至37厘米。每個鼓的兩面鼓框外徑相同而內徑不壹,可發出音高不同的兩個音來,故五個鼓有十個音。排鼓發音激烈、跳蕩,高音堅實有力,中、低音寬厚宏亮,尤擅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