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古人也喜歡音樂,中國古代有哪幾個音樂名人

古人也喜歡音樂,中國古代有哪幾個音樂名人

有:俞伯牙、師曠、李延年、李龜年、姜夔等。

1、俞伯牙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壹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

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最早見於《列子·湯問》篇。《荀子·勸學篇》亦曾講“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斜”,可見他彈琴技術之高超。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鐘子期領會琴曲誌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記載:伯牙學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師成連把他帶到東海蓬萊山去聽海水澎湃、群鳥悲鳴之音,於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傳說中伯牙的作品。後人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為題材還創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2、師曠

師曠,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縣迓祜村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

《說苑·君道篇》載師曠言雲:“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於流欲,不拘系於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他藝術造詣極高,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奏樂的神異故事。洪洞縣曲亭鎮師村師曠墓遺址。

3、李延年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生年不詳,前112年春天為武帝所用。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家世代為倡,李延年與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門,能歌善舞,容貌喜人。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負責飼養宮中的狗,後因擅長音律,故頗得武帝寵愛。壹日為武帝獻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後來封為李夫人,漢武死後李夫人被追封為漢武皇後。

後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劉髆,產後不久病逝。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協律都尉”,負責管理皇宮的樂器,極得武帝幸愛,“與上臥起,甚貴幸,埒如韓嫣”,成為漢武帝的男寵。

李延年對後世音律作詞起著深刻的影響。禮教不分家,他的音樂著述無壹不為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在文化上,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對五言詩起著壹個開端的作用 。

4、李龜年

李龜年(696年-762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堯縣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朝音樂家。李龜年善歌,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鶴年兄弟創作的《渭川曲》特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此處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區),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幾曲,常令聽者泫然而泣。李龜年作為梨園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寵,與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

唱了王維的壹首《伊川歌》:“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余。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表達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願。唱完後他突然昏倒,四天後李龜年又蘇醒過來,最後憂郁而死。

5、姜夔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壹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壹難得的藝術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百度百科-姜夔

百度百科-李龜年

百度百科-李延年

百度百科-師曠

百度百科-俞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