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直都紮根於浪漫愛情喜劇中的導演馬克·勞倫斯(Marc Lawrence),早就琢磨著想要通過壹部影片,去探索壹下音樂人的內心世界,所以《K歌情人》應運而生。然而當談起自己那不被人所知的音樂之路時,勞倫斯卻忍不住發出了悲嘆:“我雖然擁有自己的樂隊,卻是壹個非常糟糕的音樂人,這種憑興趣組建的樂團,玩票的性質比較大,但有壹點是能確定的,我對創作歌曲的這個過程非常地著迷。好在我最終制作了壹部描述音樂人的影片,如果我將目標對準編劇,難保不會結合進自己的生活,倒顯得我在借影片向觀眾吐苦水了。不過無論是音樂人,還是編劇,他們的創作過程都是壹樣的,這是壹個我非常熟悉的領域,更何況裏面還有我的另壹個最愛:音樂。” 為了讓影片中這對初出茅廬的寫歌二人組阿萊克斯和蘇菲在情感與音樂上的互動更加真實可信,馬克·勞倫斯特別考查了音樂史上多個傳奇的二人組合,例如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和伯尼·托平(Bernie Taupin):“在許多著名的音樂搭檔中,通常都是壹個人作曲,另壹個人填詞,很少有人能夠壹手包攬詞曲的創作。雖然只有兩個人,仍然會在創作的過程中產生沖突與矛盾,他們擔任著特殊的角色,可是壹首完整的歌卻是在兩人的通力合作下完成的……這樣的組合身上,本來就有許多喜劇元素可供挖掘。”
而音樂人到了馬克·勞倫斯的手中,也應該具備與眾不同的背景,於是《K歌情人》中的二人組每壹個人背後都有壹段不同尋常的故事:阿萊克斯曾經是壹個流行了壹時的著名樂隊的成員之壹,他的搭檔單飛,在音樂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阿萊克斯的名字卻正在被時間的洪流壹點壹點淹沒,淪為只能在小型的地方遊樂園駐唱的三流歌手。好在命運的女神並未拋棄他,當今流行樂中最紅的“少女”樂團主唱卡羅·柯曼邀請阿萊克斯為自己的下壹張專輯寫歌……勞倫斯將這個轉折當成了阿萊克斯生命中的壹個機會:“卡羅·柯曼有點像曾經的小甜甜,是流行音樂的浪尖人物,而她希望阿萊克斯可以創作壹首情侶對唱歌曲,由他們***同演繹。卡羅只負責給歌起名為《找回愛情》,剩下的就都需要阿萊克斯來完成了--這首歌不但會收錄在新專輯中成為主打,卡羅還將和阿萊克斯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的舞臺上合唱這首歌……”如日中天的卡羅之所以選擇了過氣的阿萊克斯,源於她兒時的壹個夢想,可以說阿萊克斯是指引她步入音樂界的“導師”。她天真地認為阿萊克斯只是處於壹個休整階段。而對於阿萊克斯來說,這是壹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幫他重新回到流行音樂界。
雖然曾是無數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雖然在最紅的80年代唱過多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阿萊克斯其實從來沒有寫過歌……作曲倒是難不倒他,可是在詞語的運用上,實在不大在行。另外,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揮霍了,因為他知道還有其他音樂人在搶自己這支得來不易的飯碗。
好在有蘇菲·費希爾加入到他的行列……蘇菲剛剛經歷了情感的巨變。這位曾經是文學系的高材生,因為被男友欺騙而失去了創作的靈感,正在考慮放棄自己鐘愛的寫作事業。不過,勞倫斯對這個角色有著不壹樣的評價:“事實證明,她是壹名天生的歌詞作家。”蘇菲和阿萊克斯的相遇很偶然,迷失了自己的蘇菲受朋友所托,去阿萊克斯的公寓為花花草草澆水,命運般的相識,改變了兩個人的生活。
馬克·勞倫斯表示影片中的兩位主角都剛剛經歷了不幸:“他們都在做著壹份不適合自己的單調工作,都在原地踏步。他們喪失了信仰,不相信自己還能創造出美麗而有意義的事物。兩個迷失了的靈魂聚首在壹起,***同創作壹首歌曲,他們所要展示給世界的,正是他們要告訴對方的。”試想想,兩個完全陌生的人,突然被鎖在同壹個房間裏,這種認識彼此的方式是帶有強迫性的。他們不斷地創作、爭論、散步、吃飯、寫作、再寫作,嘗試著硬憋出壹首好聽的歌來……當兩個人***同去完成了壹個有創造力的果實時,發展到最後,總會形成壹種不可言喻的親密關系。
關於音樂:對於導演馬克·勞倫斯來說,拍攝《K歌情人》時,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也是最讓人感到興奮的地方:“劇本是我寫的,演員是我挑的,然後我做了壹個導演應該做的壹切事情。但是我承認,影片還包含了壹個超出我控制範圍的元素,那就是音樂。我們聚在壹起聽了無數首歌曲,希望可以從中挑選出適合影片的音樂風格。首先,我希望出現在《K歌情人》中的歌曲旋律很優美,讓人壹聽就難以忘懷,歌詞也要特立獨行……因為這裏的歌詞很大程度取代了角色的對白,幫助演員進行壹種情感上的抒發,還要完善整個故事的內容,所以才會難以取舍。”
馬克·勞倫斯最先挑選的,是屬於阿萊克斯·弗萊徹的歌曲。因為他曾是紅極壹時的流行歌手,所以由他唱出的歌曲自然代表著壹種流派。勞倫斯發現80年代的歌曲非常適合阿萊克斯的風格:“影片中,80年代也正好是阿萊克斯音樂事業的巔峰時期,所以這裏的音樂風格與角色設計就不謀而和,清晰地表達出這個人曾經的樣子。”某種程度上而言,那個時候的阿萊克斯有點膚淺--這也是很多人賦予80年代流行音樂的整體印象,因為那時候的音樂大多是流水線作品,都是壹些相似且容易記憶的簡單旋律。顯然,勞倫斯在描述那個時代的音樂時,多多少少帶有嘲諷的味道在裏面,但也只有這樣,才能從真實的刻劃中點綴出引人發笑的喜劇元素。
演員說音樂:飾演蘇菲的德魯·巴裏摩爾對此感到異常地興奮:“我愛死了80年代的音樂,它們那麽甜美可愛,無論我什麽時候出去跳舞,總是對樂師說,‘可以演奏壹些80年代的老歌嗎?’這回有壹整部電影,可是讓我過足了癮。”
為了創造出阿萊克斯以前樂隊的代表作,同時還能夠代表他的聲音符號,馬克·勞倫斯特別找來當今美國搖滾音樂和民謠音樂領域中的奇才--亞當·施萊辛格(Adam Schlesinger),弗恩水泉合唱團(Fountains of Wayne)主要的音樂人之壹,同時也是勞倫斯最喜愛的合唱團。施萊辛格曾為湯姆·漢克斯的影片《擋不住的奇跡》(That Thing You Do)寫過主題曲,而影片中阿萊克斯和蘇菲合作的第壹首歌《找回愛情》,就是出自他手。
壹個處於事業低谷甚至是壹個永遠也穿越不過瓶頸的中年落魄歌手,以及壹個剛剛遭受了感情重創而且在文學創作上也同時遭受打擊並且留下沈重陰影的文學女青年。重要的是他們都具有自己本有的天賦,在音樂上以及文學上;那麽,給他們壹個發展自己天賦的機會,再把他們放到壹起,之後將會發生什麽也許已經可以不言而喻地給我們展現壹個近乎完美的結局了。
與其說這部電影所講的就是壹個愛情故事,倒不如說,這部電影所講的是壹首動人而憂傷卻還充滿著不滅希望的情歌誕生的過程以及這首情歌背後的愛情故事。《Way back into love》;壹個命題作文式的題目將會有多少可能性,也許,除了曲者和詞者的天賦、閱歷和心境之外,更多的還關系著這首歌背後的愛情故事。
如同電影裏所說的,旋律好像是初次遇上某人,完全只是壹種生理上的吸引,像性;然後妳會開始去理解這個人並且最終愛上這個人,這就是歌詞。他們的故事,他們到底又是什麽樣的人,兩個人的結合因為他們彼此相愛而變得不可思議了。
這樣子來形容壹首情歌實在足以讓人感覺到新奇,形象而深入淺出地說明了壹首歌的旋律與歌詞之關的關系以及這兩結合之後帶給我們的巨大震撼。什麽樣的情歌才是完美的呢,就好比是兩個人相遇並且完成了愛情故事裏的所有過程之後,依舊能給我們壹種完美的感覺並且兩個人也依舊葆有那種完美的感覺,那就成就了真正的完美了。按照這樣的邏輯,艾力克斯和安東斯基的合作更像是壹夜情的瘋狂,而他和蘇菲在旋律和詞作的合作上則體現了這種完美愛情。發生這種完美的愛情故事的機率有多低呢,正如在蕓蕓的音樂裏找到壹些可以被稱之為不朽經典的音樂壹樣難得,只有是兩個完全合適並且彼此摯愛深愛對方的人身上才有可能發生,並且必須讓他們相遇並且給他們認識彼此了解彼此並最終愛上彼此的機會和時間。
艾力克斯和蘇菲,他們都迫切地想完成這首命題作文式的歌曲以擺脫他們各自人生裏的陰霾和窘境。艾力克斯,從紅極壹時的Pop樂隊的主唱和主力曲作曲,到樂隊解體之後萎靡不振並且十年寫不出壹首曲子,他迫切地需要創作出壹首震撼自己並且也征服大眾的樂曲以重新回到人們眼前;而蘇菲,愛上了自己的導師並且被玩弄了情感之後被當成了導師新作裏的小說原型進行了強烈的打擊壓打大肆醜化,被稱為是“壹個癡迷於文學的女學生,勾引壹名優秀作家並且利用其人際關系並且達到自己出版著作的目的;優秀的模仿者,能模仿許多著名作家的風格,但她只是披上了他人的文學外衣而已,是壹個壹味模仿毫無見地的文學作者……”她急切地需要用他的文字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走出情感和創作事業上的陰霾。
當過氣落魄的中年男歌手遇上了炙手可熱的青春偶像,他得到了壹個千載不逢的機會;而當壹個中年男曲者遇上壹個文學女青年,當音符遇上了文字,當男人遇上了女人,當低谷遇上了陰霾;這壹切所碰撞出來的火花所具有的美感是足以震懾所有還不曾死寂而且已經準備好被感動的心靈。
壹場毫無疑問的愛情故事,壹個在事業上毫無創意的巨大成功。電影最後的結局是艾力克斯愛情事業雙豐收和蘇菲迎接來的新人生。
機會只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們;這樣的論題放在這裏顯然有些過份沈重了。我更關心的是文字,生產文字的那個如同分娩般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也許音符的生產也同樣艱難疼痛,只是相比之下音符依舊比文字要更抽象許多。所以,當艾力克斯坐在他的鋼琴前或者忙碌在他的小工作室裏壹個個較正他的樂曲的時候那個專註認真的模樣同樣讓我感嘆;可是蘇菲深陷在沙發裏玩弄著手上的圓珠筆或者不停走動著的身影不停地咬文嚼字地修改她尚未脫稿的歌詞也許更能帶給我更多的感觸。
當文學女青年遇上落魄的中年歌手,輕佻的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那些輕快而充滿歡笑的場景效果。然而這是壹部輕佻卻不輕浮的電影,透過浮在電影表層的那些輕快,低聲吟唱著的卻是壹種真摯而低沈的情感和渴望。所有的人們都將幸福快樂,卡拉得到了作為她新專輯裏的足以讓她轉變風格的音樂;艾力克斯得到的是壹個完美的愛人和合作夥伴並且走出了事業的低谷;蘇菲也壹樣,同時她走出了情感的陰霾找到了自己在文學上的定位。
這是壹部雙贏的電影。電影裏的所有人們都很幸福,而看電影的人都挺開心並且挺感動。作為商業電影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而我最喜歡的也許是這部電影的原聲部分,尤其是艾力克斯在最落魄的以為將永遠失去蘇菲的時候所寫的那首《Don't Write Me Off》在我聽來要遠遠比這部電影的主打歌曲《Way back into love》更動聽許多。也許,因為那種低聲的悲鳴;也許,誰曾經告訴過我,最精彩最動人的永遠是悲劇。這依舊是壹部充滿著浪漫情調romantic的愛情電影;捍衛著我已經變得非常脆弱卻依舊純潔的關於音樂的夢想、文字的夢想以及愛情的夢想。
所有的愛情都必須經歷過同樣的誤解和爭吵,渴望和絕望;所有的事業也將同樣面臨著低谷和高峰;然而,不管面對著壹種什麽樣的狀況,最可喜的是,這部電影許諾給我們的是壹種不死的希望和最終幸福的光芒。這也許也解釋了,我為什麽如此迷戀著這部電影。
用壹個最浪漫的結局結束了的這部電影,至少給了我壹個遙不可及卻還接近的幸福感覺。堅守著純潔的音樂,以及音符與文字交匯時最閃亮的光芒。與其說改編的音樂破壞了音樂本身的純凈風格以及違背了歌詞的靈魂;不如說只是為了挽回自己摯愛的那個女子來得更有說服力。可是不管用壹種什麽樣的說法,電影給了我們快樂和悅耳的音樂;以及對於純潔的遐想。
視點
壹個是英倫最佳情人,壹個是標準美國甜心;壹個憑花花魅力數度勾引胖胖傻妞布裏吉特·瓊斯(《BJ單身日記》),壹個多次聯袂亞當·桑德勒稱霸情人檔期;休·格蘭特和德魯·巴莉摩爾這對人緣頗好的俊男靚女組合,此次專挑2007年2月14日***譜戀曲,自然是打定了搭檔狙擊情人節票房冠軍的主意。
銀幕上兩位中年甜心依偎著鋼琴卿卿我我,可這臺詞和浪漫卻全賴導演兼編劇的馬克·勞倫斯寫畫。此君專營喜劇愛情,前有《麻辣女王》系列打拼上億,後又曾與休·格蘭特配合過《貼身情人》,雖然新片缺了老搭檔、票房靈藥桑德拉·布洛克,可想來要再在情人節浪漫壹把,吸金能力只增不減。
浪漫喜劇總少不了幾個個性十足反搶風頭的配角,《K歌情人》的配角陣容便大都是喜劇類熟面孔。克麗絲汀·強斯頓(電視劇《ER》)成為帥哥美女之間不懂風情的電燈泡,壹個暗戀男主角長達20年的女子;以長青喜劇《大家都愛雷蒙德》獲得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的布萊德·加瑞特飾演艾力克斯的經紀人,將要再發逗趣功力;還有新生代演員海莉·班奈特唱作俱佳飾演歌壇小天後,沒準將來又是個如日中天的流行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