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腦發明以後,資訊的數位化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也是二十世紀人類文明的重大革命,影響所及,深入現代生活各個層面,反映在音樂方面最常見的產物就是CD。自音樂CD在九零年代成為主流音樂儲存媒體,數位音樂已與妳我生活密不可分。本篇文章希望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數位音樂的各類儲存格式與訊號處理技巧。
何謂數位化?
從字面上來說,數位化(Digital)就是以數字來描述事物。例如用數字紀錄壹張桌子的長寬高尺寸以及各木料間的角度,這就是壹種數位化。跟數位常常壹起被提到的字是類比(Analog/Analogue)。類比的意思是用相似的東西去表達,例如將桌子用傳統相機將三視圖拍下來,就是壹種類比的紀錄方式。
音樂如何數位化?
將音樂數位化,首先必須將音訊數位化。將音訊數位化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PCM(Pulse Code Modulation)。音樂CD即是紀錄此種格式的數位訊號,轉換原理如下。首先我們考慮聲音經過麥克風,轉換成壹連串電壓變化的訊號,如圖壹所示,我們現在開始將這聲音波型的類比訊號數位化(Analog to Digital)。這張圖的橫坐標為秒,縱坐標為電壓大小。要將這樣的訊號轉為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格式的方法,是先以等時距分割橫坐標。假設用每0.01秒分割,則得到圖二。
接著我們把分割線與訊號圖形交叉處的座標位置紀錄下來,就完成了PAM。我們把橫坐標數字紀錄下來,得到如下資料,(0.01,11.65)、(0.02,14.00)、(0.03,16.00)、(0.04,17.74)…..(0.18,15.94)、(0.19,17.7)、(0.20,20)。現在我們已經把這個波形以數字紀錄下來了,也就是完成了來源訊號的PCM。由於我們已經知道時間間隔是固定的0.01秒,因此我們只要把縱座標紀錄下來就可以了,得到的結果就是11.65 14.00 16.00 17.74 19.00 19.89 20.34 20.07 19.44 18.59 17.47 16.31 15.23 14.43 13.89 13.71 14.49 15.94 17.70 20.00這壹數列。這壹串數字就是將以上訊號數位化的結果。看,我們確實用數字紀錄了事物。在以上的範例中,我們的取樣頻率是100Hz(1/0.01秒)。其實電腦中的.WAV檔的內容就是類似這個樣子,檔頭紀錄了取樣頻率和可容許最大紀錄振幅等資訊,內容就是壹連串表示振幅大小的數字,有正有負。前面提到音樂CD是以PCM格式紀錄,而它的取樣頻率(Sample Rate)是44100Hz,振幅紀錄精度是16Bits,也就是說振幅最小可達-32768(-2^16/2),最大可達+32767(2^16/2-1)。在這裏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使用多麼高的紀錄精度,紀錄的數字跟實際的訊號大小總是有誤差,因此數位化無法完全紀錄原始訊號。我們稱這個數位化造成失真稱為量化失真。
以上是PCM理論上的運作方式,但是實際上我們的電路沒有辦法紀錄瞬間的振幅大小,而是紀錄取樣時距內的振幅最大值,也就是Sample/Hold的運作方式。這樣的運作方式會造成波型的偏移,且很難用事後的運算來補償,為PCM的壹大缺點。
為什麼要數位化?
數位化的最大好處是方便資料傳輸與保存,使資料不易失真。只要紀錄資料的數字大小不改變,紀錄的資料內容就不會改變。傳統類比的方式紀錄訊號,如使用LP表面的凹凸起伏或是錄音帶表面的磁場強度來表達振幅大小,在我們復制資料時,無論電路設計多麼嚴謹,總是無法避免雜訊的介入。這些雜訊會變成復制後資料的壹部份,造成失真,且復制越多次訊噪比(訊號大小與雜訊大小的比值)會越來越低,有意義的資料細節也越來越少。如果讀者曾經復制過錄音帶或是錄影帶,壹定有過發現拷貝版雜訊較大的經驗。在數位化的世界裏,數字轉換為二進位,以電壓的高低判讀1與0,並可加上各種檢查碼,使得出錯機率大大降低,因此在壹般的情況下無論資料復制多少次,都可以達到不失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