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音樂中,古典音樂的概念具有多種解釋:
①專指德奧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20年代以J.海頓、W.A.莫紮特和L.van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即所謂“維也納古典音樂”(亦稱“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或“維也納古典樂派音樂”)。在這裏,古典音樂的概念是狹義的,它具有地理和歷史的範疇,特指具體的音樂風格和流派(見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
②從維也納古典音樂的歷史時期往前推移到C.W.格魯克、G.F.亨德爾和J.S.巴赫的音樂,甚至再往前追溯到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各國專業音樂。在這種意義上,這壹概念擴大了地域和時間的範圍,突破了特指的音樂風格和流派的限定。
③從維也納古典音樂的歷史時期往後延伸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美專業音樂,即將浪漫主義樂派和民族主義樂派作曲家的創作均包括在內。在這個意義上,古典音樂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後的現代音樂形成了兩個對應的概念。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音樂語言和藝術手段的不同。前者遵循傳統的調式、調性、和聲功能體系等創作技法,後者則突破了這壹傳統創作方法。
④將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的非純粹娛樂性質的現代專業音樂包括在古典音樂這壹概念所指的範圍之內。在這種意義上,古典音樂與嚴肅音樂的概念合而為壹,而與之相對應的概念是單純娛樂性質的輕音樂、流行音樂或其他通俗音樂。
2))
波爾卡
“波爾卡”壹詞在捷克語中為“半步”,描述的是壹只腳與另壹腳之間按2/4拍子飛快交替。它本是捷克農民舞蹈,發展於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往日的東波希米亞。盡管它應該是由捷克民間舞發展過來的,但波希米亞的史學家們卻認為它是壹位農家少女在星期日為了自娛而發明的。
1833年,波爾卡首次進入布拉格舞廳。1840年,布拉格的舞蹈教師在巴黎表演波爾卡壹舉成功,從而使波爾卡壹下子闖進了巴黎的沙龍和舞廳。壹場來勢迅猛的波爾卡熱喚起了許多與跳舞無緣的青年人。所有的舞蹈院校壹齊上陣教授波爾卡,但照樣不能滿足人們的學舞要求。
19世紀中葉,波爾卡傳到英美,與華爾茲壹道取代了鄉村舞和科蒂林舞。波爾卡熱使得其它中歐舞蹈也開始流行,如舞步相對比較簡單易學的加洛普、波洛奈茲、雷多瓦、瑪祖卡、斯科蒂克等。加洛普的舞步與華爾茲、波爾卡相似,但節奏與波爾卡相近,是2/4拍,舞伴們舞步迅疾,只偶爾才有些旋轉。波洛奈茲的主要牲是3/4拍,速度適中。它是莊重雄偉的隊列舞蹈,常用於化裝舞會的開場。但可能正是由於它的隊列形式,所以壹直沒有在以對舞為主的舞廳裏流行起來。波希米亞的雷多瓦是由追趕步、普通華爾茲步和兩速華爾茲步三種基本步伐構成的。它的音樂采用的是慢速華爾茲。瑪祖卡原是波蘭民間舞,使用華爾茲音樂,但第二或第三拍上常有重音。舞步包括跳步、滑步與腳跟相擊等三種基本成分,動作組合比較復雜。斯科蒂斯克是德國民間舞,由滑步和跳步兩種舞步組成,節奏為2/4和4/4拍子。由於這些舞蹈的流行和普及,舞廳裏還出現了壹些由上述舞蹈按不同順序、不同比例組合起來的舞蹈,大大豐富了舞廳舞的品種和樣式。
但是任何舞蹈都難免有興有衰。波爾卡即使是中歐舞蹈中壽命最長者,也難免終有壹落。20世紀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其嶄新的活力和面貌壓倒了波爾卡。如今在波蘭以外的國土上,我們只能在美國的波蘭移民範圍中和在壹些古典芭蕾舞劇裏壹睹波爾卡的風采。波爾卡已不再流行於舞廳中了。
波爾卡
Polka
19世紀歐洲流行的壹種2/4拍子的對舞。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認為它源於自己的文化傳統。19世紀30年代流行於捷克農村的壹種波爾卡節奏的舞蹈的舞步為波爾卡提供了基礎。這是壹種輕快活潑的舞蹈,舞者面對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著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開握住女伴的右手,按這種姿勢,成對地沿著舞廳周圍逆時針方向旋轉行進。主要的舞步有兩種:壹種是單足彈跳步,可以前進、後退或旋轉,稱為波爾卡步;另壹種是腳跟、腳尖輪流擊地的動作。1840年,波爾卡由專業舞蹈家帶到巴黎,在奧德翁劇院表演;巴黎的舞蹈大師們又把它改編成壹種有5個花樣(見鄉村舞)的舞蹈,深受公眾喜愛。1844年,巴黎的舞蹈教師采拉裏烏斯把它帶到倫敦,又傳遍英國,從溫莎城堡到小城鎮的舞會上都在跳波爾卡。與此同時,巴黎和倫敦的劇院中陸續出現了壹些表演性的變體。F.切裏托和A.聖-萊昂所創作的壹種3/4拍子的變體稱雷多瓦舞,也很有名。作曲家B.斯美塔納的《被出賣的新娘》和J.魏恩貝格爾的《風笛手什萬達》等歌劇中也都運用了波爾卡舞。
3))
重金屬大致可分為:
1、傳統重金屬,如“吻”、“蠍子”等;
2、“布吉金屬”(Boogie Metal),這是重金屬世界的流行音樂,它的旋律壹般比較優美,歌詞較多涉及“性”、“玩樂”、“愛情”等,歌手往往是性感、偶像型歌手,如人們比較熟悉的“邦·喬維”、“毒藥”、“阿羅史密斯”等,區別這類重金屬與其它重金屬的標誌只有壹個:是否具有商業性。有些重金屬樂隊最初可能不是“布吉金屬”,壹旦它成為某壹種商業標誌時,它便淪為“布吉金屬”了。
3、速度金屬(Speed Metal);
4、朋克金屬(Punk Metal);
5、激流金屬(Thrash Metal);
6、死亡金屬(Death Metal);
7、Grunge(垃圾樂)等等。
速度金屬:在搖滾樂中,節奏是很重要的壹部分,其實搖滾樂風格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節奏的變化。從最早的布魯斯到節奏與布魯斯、到布魯斯搖滾,直到今天的各種風格的搖滾樂,節奏象壹條骨骼,支撐著音樂的始終。重金屬也不例外,但重金屬與其它音樂風格不同的是:重金屬很大程度上依賴技巧的伸展與變化。那麽節奏與技巧結合在壹起,就成為重金屬最重要的壹部分。隨著重金屬的力度逐步加硬,速度逐步加快,也便出現了速度金屬(Speed Metal)。其標誌是每支樂隊都有壹個十分出色的吉他手。速度金屬的速度已達到人彈奏樂器的極限,用“雨點般的節奏”這類語句已無法形容速度金屬的速度。樂手們往往就是通過速度,達到所希望的力度和效果。最有名的速度金屬樂隊是“金屬”樂隊。
朋克金屬:它繼承和發揚了朋克的基本思想,用金屬樂的演奏技巧和配器方式來宣揚朋克的觀點,這使得朋克意識在金屬時代裏依然能夠生存下去。朋克金屬的政治意向濃厚,反叛意識遠遠強於壹般的重金屬音樂。如早期的Alice Cooper(艾麗斯·庫伯)和近期的Extreme(極端)。朋克金屬與金屬朋克是有區別的,朋克金屬最終還是重金屬,而金屬朋克則是朋克音樂吸收了重金屬音樂狂野、暴戾、失真效果等。但它去掉了重金屬音樂的最顯著特征:吉他獨奏。反過來追求壹種原始、粗糙的效果。如Ramones(雷蒙斯)、Big Black(大黑)等。
Grunge:它屬於重金屬風格,但與其它的重金屬音樂不盡相同,它實際上是發展了70年代的朋克搖滾中的誠實、直接、原始和與傳統相對抗的特色,它的音樂來源於70年代的朋克音樂,也接受了重金屬音樂,80年代中期的後朋克噪聲音樂也是其風格的來源。它與任何重金屬都不同,冷漠、怪異、狂噪的風格給人耳目壹新的感 覺。而Grouge的成員的形象也有別於重金屬,山羊胡、圓擺衫、花格襯衣、赤裸上身似乎 成了西雅圖之聲的形象標誌。代表樂隊有Nirvana(涅磐)、Soundgarden(音響花園)、Pearl Jam(珍珠醬)、Alice In chains(艾麗絲鎖鏈)。 死亡金屬:“死亡金屬”是壹種極端得讓人無法嚴肅對待的音樂。它不僅用噪音、先鋒古典音樂、爵士樂和工業噪音狠命地刮妳已起繭的鼓膜,還用放大器把它們放大,用壹種絞肉機般的力量怒吼出來。極端的時代導致極端的音樂,它把侵略和精神錯亂的概念用陰森的曲調吼出來。
4))
爵士音樂
20世紀20年代由早期的拉格泰姆(Ragtime)和藍調(Blues)吸取營養發展而成,有自由即興的風格、令人興奮的節奏、鮮明的切分音,是微妙而無法準確記譜的美妙音樂。
在眾多流行音樂中,爵士樂是出現最早並且是在世界上影響較廣的壹個樂種,爵士樂實際就是美國的民間音樂。歐洲教堂音樂、美國黑人小提琴和班卓傳統音樂融合非洲吟唱及美國黑人勞動號子形成了最初的"民間藍調","拉格泰姆"和"民間藍調"構成了早期的爵士樂。
信號曲:信號曲就是在壹個樂章中,每壹個主題開始時的那壹段音樂。通俗地說就是起頭的音樂。
圓舞曲
關於圓舞曲(Waltz)又稱“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壹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於歐洲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秦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壹個和弦,第壹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淄河》、韋伯的《邀舞》等。
關於船歌:
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壹種平底狹長的小船,叫做“貢多拉”。船歌就是起源於貢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廣泛流行於意大利。十九世紀成為壹種人們所喜愛的浪漫抒情曲體裁。船歌的曲調淳樸流利,優遊自在,通常為6/8拍子,強拍和弱拍有規則地交替和起伏,描寫船的搖曳晃動。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壹首典型的威尼斯貢多拉船歌。
船歌除聲樂曲外,還有器樂曲。器樂曲中的船歌,是壹種抒情小品,和聲樂曲的船歌壹樣,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搖晃動蕩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寫成。門德爾松的鋼琴曲《無詞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貢多拉歌曲》,其中第壹首《g小調無詞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寫的。音樂清新流利,優美生動;婉轉如歌的曲調和搖曳起伏的節奏貫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輕舟蕩漾的音樂形象。
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裏也有壹首船歌。1876年,柴可夫斯基應彼得堡《小說家》月刊發行人貝納德的約請,每個月為《小說家》的音樂附刊寫壹首鋼琴曲。貝納德按照十二個月令的時序,選定了十二首詩,提供給柴可夫斯基,作為十二個曲子的標題。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謝耶夫的壹首詩:
走向河岸--那裏的波濤將噴濺到妳的腳跟,
神秘的憂郁的星星會照耀著我們。
柴可夫斯基根據這首詩,寫成了壹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壹段和第三段是同壹個主題,旋律深情婉轉,略帶憂傷,象壹首浪漫曲。雖然沒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從強拍到弱拍壹搖壹擺的節奏。同樣體現了輕舟蕩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轉快,節奏也活躍起來,並從小調轉入了大調,從四拍子過渡到三拍子,寫出了“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的形象;歌聲槳聲,溶成壹片,還可以聽到浪花飛濺的音響。第三段的旋律,在每個樂節的收尾,加進了陪襯的聲部,原來的“獨唱”,變成了“二重唱”;歌聲此起彼落,表現得更為氣韻生動。最後,小船漸漸離去,波浪輕微的拍擊聲消失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