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以為,精神及娛樂形式隨著時代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確實普遍更浮躁壹些,真正讀書、做學問的人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但是給予人們精神慰藉與啟迪的途徑仍在,推動時代進步的核心力量仍在,獨立思考的人仍在。只是這些人選擇做什麽事情,也因時代需要起了變化而已,不壹定在文學,思想的傳播形式也更多樣。只要有人在,只要信息發達,不愁沒有文化高峰出世,任何領域的壹段爆發,都需要時間去醞釀。任何領域或行業,都有它的周期和規律。
? 八十年代文學青年盛行,大家都讀詩歌、文學,如書友所說男女青年相親還要綴上壹個“愛好文學”的標簽。可是盛行的也總是通俗的,比如武俠小說和當時的流行音樂,比如現在的網文、影視劇、短視頻、電子遊戲。說白了,盛行的其實是娛樂產品,只是曾經,文學只需要文字為載體,制作的形式簡單、傳播的成本低,後來由於收音機、錄音機、隨身聽、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音樂、影視、遊戲等大大占據了文學的傳播空間。
後面這些形式,需要的加工、制作過程更長,涉及的環節更多,也就有了更多的行業群體、經濟利益的參與。文學作為文字的載體,形式更單壹,需要讀者調動更多的想象和經驗,空間更大,更自由。
說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文學之於視聽化作品,有點像原生農產品之於加工包裝的食品,新鮮食材之於餐飲業冷凍行業的成品或半成品。前者簡單、還需要自己加工,後者是成品,甚至是飯來張口、直接被投餵。更多的環節在自己這裏,還是在他人那裏,各有利弊,各取所需吧。
也因此,純文字、純文學就難以成為謀生的主業了,出書比以前容易,利潤卻極低,付費閱讀模式也遇到盜版的困擾。寫作者需要變通,要麽有名了出路多,要麽寫大IP賣版權,要麽搞兼職、副業。對於受眾來說,即使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仍然有原著黨,堅守最初創作者的本意和純文字賦予的自由空間。
順便提壹句,近幾天陸續看到關於中國網文出海、市場規模已達幾十億的報道,這幾年文化輸出快速增長。有人說,量大必有精品,明清小說大多質量不高,但也留下了四大名著。其中涉及多語言翻譯、平臺模式的問題,既然是壹條完整的文化產業鏈,有機遇就有問題。
類似地,音樂也有由信息發達帶來的問題。以前出什麽歌由唱片公司說了算,現在也越來越自下而上,自由生長了,唱、作有壹項才能就可以在網絡上出歌或翻唱,成名了就可以進壹步選擇。多數人仍然秉持著絕不付費聽音樂、看視頻的理念。版權保護的環境也不夠好,創作乏力,又鄙視鏈盛行,還有資本的操縱和飯圈的亂象。
其實,盛行的永遠是通俗的,即使在以前文學流行的年代,真正讀書思考、做學問的人,比例也不高。看似信息發達帶來了文化的倒退,其實未必,文化以更靈活、更自由的方式在傳播和創作。網絡給人帶來的影響,利弊幾何,是成是毀,在於自己是否善於把握和利用。以前的文學也壹樣,只是如今被網絡所包圍,雖容易不自知,但也時時有人提醒。
在這些形式的轉變、適應、發展期,或許亂象很多,每壹代人的感受都不同。但我仍然覺得,不必悲觀,也不必樂觀,隨順時代的變化,就可以了。或悲或喜,能量的波動未必因為所感嘆的事物,有時是由於自己內在的壹些東西流露出來了。
上世紀的文學熱,我沒經歷過,也沒怎麽補過。華語音樂的繁盛時代在21世紀的前十年還有余暉,我雖處於中學時期,卻不聽音樂,也沒感覺。我不覺得當代文學式微,就沒有精神財富可以汲取,也不覺得沒有很出色的唱作歌手,就沒有音樂可聽。因為還有經典,因為還有年輕人的才華擋也擋不住。
而且,時代的律動體現在很多方面,文學藝術是相對主觀的、也相對滯後的,行業變幻、經濟周期、政策形勢以及歷史經驗這些更客觀的東西,也值得註意和思考。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很早就聽過,好像慢慢在明白它的意思了。
古人也早就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作為時代的壹粒微塵,先立身生存,能認清自己的本分,做好分內事,就不簡單了。其余的都隨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