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常用的標誌》說課稿
壹、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麽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麽?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壹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壹找,認壹認,畫壹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 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
2、 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 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圖。(可通過照圖片、圖標、網上等辦法收集各種圖標)。
2、 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制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像片斷,如:禁令標誌: 禁止通行、 禁止進入、 禁止鳴喇叭、 禁止停車、、警告標誌: 註意危險、 交叉路口、 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電視臺得標誌等
3、 心理環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墻壁上設置壹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鑒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標――制作圖標――”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壹環節: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麽”?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註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妳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麽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麽標誌?是什麽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壹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壹想,我們幼兒園什麽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麽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第五個環節: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幼兒自選材料,嘗試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創造、設計常用圖標。如:班標、衛生間標誌、園長室標誌、廚房標誌、節約用水標誌、活動區標誌等。
多元智能理論提示我們:要發展智能優勢,開發智能弱勢,要面向壹個又壹個不同的,有差異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方式,適合不同的孩子,在這裏,我們讓孩子按自己對標誌的認識,體驗創造和設計常用圖標。教師始終參與與幼兒的活動,及時地給予支持、引導、幫助。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協商、創造性、動手能力、由次也增強了。這部分也是重點,需10分鐘左右。
結束部分:1-2分鐘。幼兒設計後大家分享。並把標誌貼到相應的地方。由此得到升華。
五、評析
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都以激發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從而達到了大班所設定的活動目標,並且教師沒有把活動僅僅視為過去心目中上課,而是將教育真實地滲透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不難想像,如此的師生互動,對孩子,對教師都會是自然的,毫無壓力的。
-------------
大班說課:曹沖稱象
教材分析:
《稱象》是壹個民間方為流傳的歷史故事。活動通過對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的介紹以及與大官們方法的對比,表現了曹沖愛動腦筋,善於觀察,富於聯想的品質。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語言通俗易懂,讓幼兒能很快的理解故事內容. 本故事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古代的人很會動腦筋,知道他們是怎麽稱象,同時通過故事來培養幼兒善於動腦,勤於觀察的好品質。要解決這壹問題,必須要建立在幼兒已經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上,而讓幼兒知道通過量的守恒的原理,我們可以進行量的替換.這對大班幼兒來說太抽象了,也相對來說較難,因此我把這個故事分成兩課時來上,第壹課時主要讓幼兒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而第二課時是在幼兒已經初步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的基礎上,讓幼兒有表情地、生動地復述故事,從而來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先來說說第壹課時吧,第壹課時主要是讓幼兒了解量的守恒的原理中的量的替換,因此,我認為本活動的重點及難點就是讓幼兒知道曹沖是怎麽稱象的,為了解決這壹問題,特制定目標如下:
1、理解故事中曹沖稱象的好方法,初步了解量的守恒原理.
2、培養幼兒善於動腦,勤於觀察的好品質。
環節分析:
1、談話導入。
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來說說要想知道壹樣東西的重量,妳會怎麽辦?這壹環節不僅可以引出下壹環節的故事,還可以為解決難點做好鋪墊.
2、完整欣賞故事壹遍。
這壹環節主要是讓幼兒對故事的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同時知道古時候的人,要想稱壹頭大象是那麽難的,那他們是怎麽稱的,這樣的方法行嗎,為什麽不行.讓幼兒對大官們的方法和曹沖的方法做個比較,這可以發展幼兒的比較性思維。
3、欣賞曹沖稱象那壹段,重點理解曹沖利用量的替換原理來稱大象。
這壹環節是突破重難點的環節,幼兒的思維比較直觀形象,單單就是聽故事,幼兒是很難真正理解的,更何況是那麽抽象的守恒原理.而課件比較形象直觀,利用課件讓幼兒能形象的知道曹沖稱象的步驟,欣賞課件後,幼兒對於稱象的步驟是知道了,但對替換了是否就壹樣重呢?還是朦朦朧朧的,這就需要實驗演示操作了,讓實驗去驗證這個原理.讓幼兒進壹步去了解守恒的原理.其實這個環節也是落實這兩個目標的環節.
4、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壹遍。
在幼兒對曹沖稱象的辦法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再來欣賞故事,達到真正理解故事的目的.
5、結合現在實際情況,發散幼兒的思維。
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從當時的情況和現代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思考。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鼓勵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同時也讓幼兒進壹步體會曹沖的聰慧,激發幼兒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
這裏還有很多很多。。。。。。。。。。。。。。。
/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5679c8b412c88d61fcf735b36163bbca67f7943598099612c5ce81e1cbca366216b427af0c691df1f8ee68f3c6ad567627f0bf04005a51cb8bb4232b52b875b99b86fe1ad803084afa2c4ae2444ba54120af4e7fa2d1715ba78801e2694a1&p=882a9647d6af12a05fbfd7391643cc&user=baidu&fm=sc&query=%D3%D7%B6%F9%D4%B0%CB%B5%BF%CE%B8%E5&qid=f82df929004b9415&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