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神童指莫紮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紮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壹。
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紮特及姐姐在父親的帶領下,開始去歐洲各國獻演,並獲得成功。1764年,創作首部交響曲《降E大調第壹交響曲》。1772年,16歲的莫紮特被任命為薩爾茨堡宮廷樂師,結束了長期的旅行演奏生活。
1781年,脫離對雇主的依賴,成為歷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劇《後宮誘逃》在維也納首演。1784年,完成題獻給約瑟夫·海頓的六首弦樂四重奏。1786年,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在維也納首演。1787年,被任命為宮廷作曲家。1791年,歌劇《魔笛》首演。
莫紮特的交響曲成就
莫紮特是通過改編和模仿他人的作品來學習作曲的。他8歲開始寫交響曲,接受前古典眾多交響作曲家以及海頓的影響,到最後6部(第35“哈夫納”、第36“林茨”、第38“布拉格”、第39、第40、第41“朱庇特”)交響曲才形成個人獨創的風格特點。
最後3部交響曲完成於1778年夏天,僅用了6周時間。它們具有截然不同的音樂性格,展示了莫紮特音樂風格的不同側面。《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明朗樂觀,生動優雅;《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首尾樂章都基於色彩暗淡的小調式,感情的強度和內涵的深度都大大超過以往。
《C大調第四十壹交響曲》因其結構規模宏大,而被冠以“朱庇特”之名,音樂明亮生動,雄渾有力,終樂章把復雜的對位寫作與古典奏鳴曲式結合在壹起,有較強的表現力。
縱觀莫紮特的交響曲,可看到他並未對交響曲的體裁形式有顯著的創新,而是他那壹時代風格和成就的綜合。在他成熟的交響曲中所具有的感情深度,內在的戲劇性,復雜的結構和豐富的表現力,都大大超過了同時代人,走到了時代前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