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聽音樂會成為不少人文化休閑的選擇。隨著音樂國際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名團進入中國演出市場,為聽眾們帶來壹場場聽覺盛宴。然而,隨著外國樂團演出的增加,部分樂團宣傳名不副實,存在二、三線樂團甚至業余樂團通過種種包裝,“打造”壹流名團形象,乃至制造虛假信息的情況。
國際壹流樂團貨真價實的高水平演出,令人大長見識,心曠神怡。在廣袤的中國音樂市場中,名樂團很難請到。多數情況下,只有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普通聽眾才能有幸壹睹名樂團的風采。
偶有幾次,聽眾沖著樂團“名頭”而去,卻大失所望。比如冠名“新年音樂會”的音樂演出,動不動就和“維也納”牽扯到壹起,好像凡是來自維也納的樂團,必然躋身壹流或準壹流行列。可既然樂團那麽壹流,又為何在那麽不起眼的小場地演出?樂團構成又為何那麽“迷妳”?簡直讓人依稀看到“文藝小分隊”的身影。
或許“小分隊”的音樂會尚可壹聽,然而明明是業余水平,卻要包裝成專業壹流的“掛羊頭賣狗肉”行為,讓聽眾的心理期待自降壹格。從此再有“響亮名號”的樂團前來,人們會在開始先打上壹個問號。
所謂“草臺班子”,有兩種情況:壹種是名副其實的;另壹種是稍稍註水的。非常業余的樂手在經紀人的撮合下臨時組建壹個名字響亮的樂團,這叫名副其實的“草臺班子”。奔著中國聽眾對音樂會“崇洋”的心理,幾個管、幾根弦,配上過得去的音響設備,弄幾曲聽眾熟悉的世界名曲,就算壹場演出。那種稍稍註水的,是二三流樂手冒充壹流的“過度包裝”。由於中國聽眾分不清哪些才是真正大名鼎鼎的外國樂團,他們就做起了手腳,將樂團名稱、歷史等,與世界名團、知名音樂家、音樂聖地掛鉤。
在外國,註冊成立樂團門檻較低,大學生、業余愛好者成立或加入樂團並不少見。為了宣傳需要,二、三線樂團常常模仿世界名團取名,動輒“柏林”“維也納”“施特勞斯”“愛樂”,有的樂團甚至直接套用世界名團名稱,只不過改換語種註冊,翻譯成中文後與名團名稱沒有差別。此前,有奧地利“交響維也納管弦樂團”打著“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旗號到中國演出;在德國演出票價最高20歐元的“萊比錫室內樂團”,在中國改稱為“德國萊比錫國家愛樂樂團”後,票價即翻數倍;歐美壹些大學、音樂學院學生假期組成的臨時樂隊,通過“百年歷史”“王室”等包裝,也來到中國演出;還有“夾花法”的拼湊,邀請壹兩個名家列席,樂團其余成員均是臨時拼湊的。
這種現象的存在,究其原因,壹方面是因為歐美二三流樂團在歐美國家市場不足;另壹方面,文化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的中國市場,對此類演出需求很大。兩相結合,自然外國“草臺班子”在中國就格外有吸引力。這些樂團,緊緊抓住中國聽眾追求高檔次、高聲望演出的心理,與演出承辦中介壹起,用假冒名團、混淆名稱、誇大宣傳等多種手段進行虛假包裝,以期擡高票價,獲得更多利潤。
如何評價這壹現象?在我看來,首先要看到人民群眾對外國經典音樂有很高的興趣點,這種熱情值得肯定。相信假以時日,隨著國人欣賞水平的提高,哪些是正宗名樂團,哪些是山寨樂團,辨別起來並不難,“草臺班子”屢屢得逞的幾率今後將大大減少。
國外樂團的紛紛進入、國外“水團”的不斷湧現,反映了我國音樂會市場存在很大的供需缺口。世界壹流樂團的數量和演出場次有限,在聖誕節等西方重要節日期間外出演出也很少,而我國樂團的內容創作,並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既然知道音樂會市場是“很大壹塊蛋糕”,中國的樂團何不運籌帷幄,最大限度地占領市場,把外國經典音樂傳送到更多普通聽眾的耳中?更何況,壹些中國名樂團的演出水準並不低。
當然毋庸諱言,總體水平來看,演奏西方音樂,國內樂團難以與歐美樂團的認可度抗衡,而外國的“草臺班子”正是看準了我國音樂會市場的需求缺口,趁虛而入。因此,只要加強有效監管,嚴防“李逵變李鬼”,對擾亂我國音樂市場秩序的行為予以整肅,規範國外樂團進入中國市場的標準,就能攔住這些“草臺班子”。
面對我國的音樂演出市場,首先要謹防別人“趁虛而入”,然後要紮實地“補虛”,中國樂團強健起來,才會贏得演出市場。近年來,民族音樂的創新也有了長足進步,在國際化嘗試的路上越走越遠,音樂本身和舞美、造型,東西方樂器的交融等可以充分體現。現階段,應在營銷上強力推進。“民族範+國際範”是民族音樂創新的通途,演出市場需要這樣的音樂常演常新,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