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飛歌”高亢嘹亮,極富感染力;舞蹈有蘆笙舞、板凳舞、銅鼓舞等,以蘆笙舞最為普遍。蘆笙舞在正月十五、三月三、重陽節等節日及建房、豐收、迎親等日子裏跳,舞姿多重下肢變化。民間群眾性蘆笙舞壹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蘆笙領舞,其他人圍壹圓圈踏樂而舞,場面壯觀、氣氛熱烈。競賽性的蘆笙舞壹般在節日或集會上由少數技巧較高的男女表演,壹般二至四人,動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臥、倒立等高難動作,很受群眾歡迎 。 苗族音樂可包括聲樂和器樂兩種。苗族聲樂壹般都是真人聲歌唱,不用器樂伴奏 。
苗族民歌根據其內容可分為遊方歌(情歌)、酒歌、苦歌、反歌、喪歌、勞動歌、時政歌、兒歌、謎語歌等幾類,曲調各不相同。飛歌是流行於黔東南的壹種特別的民歌演唱形式,壹般在山上放聲歌唱,其曲調高亢,豪邁奔放,余音震山梁,非常有特點,其內容有情歌、時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各種民歌形式有傳統的歌詞,也有即興編唱的內容。嘎百福歌是流行於黔東南地區的壹種說唱文學,它在民間詩歌和傳說故事的基礎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時而敘述時而呤唱,其內容多是反映民事糾紛和社會現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
盤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對方表達心願、顯示才能的壹種古老的對歌方式。昭通壹帶苗族的“盤歌”非常有趣。男青年看中了某位女青年,便帶兩個年齡相當的同伴,壹起去到姑娘的家,找她的長輩說明來意。若姑娘的父母親回答:“還沒人家,是同班輩的。”便準許盤歌。盤歌的歌會,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雙方參加對歌的同伴,既當參謀,又為自己找對象 。
在盤歌中,壹般是男的先唱。雙方通過對唱,顯示自己的才能。如果男的輸了,女方便用水將男方潑走。潑水在苗家不是惡意,而是壹種善意的洗禮。如果以方對答如流,唱得情投意合,還可以唱到定婚。但是如果女的盤輸了,還可繼續盤歌,這樣的盤歌壹直盤到定婚為止。定婚那天,女方的父母要及時為男方備辦喜酒,壹壹敬給參加歌會的鄉親,最後以壹對牛羊角當杯,敬給這對即將結合的青年。然後吹起蘆笙跳起舞,通宵達旦為這對青年人賀喜 。
苗族的樂器通常有蘆笙、嗩吶、簫笛、胡琴、月琴等 。 主詞條:苗族舞蹈
在苗族,青年男女的自娛性集體歌舞多被稱為“踩堂”,但由於“踩堂”舞蹈離不開蘆笙的伴奏,所以如今“踩堂”這壹傳統名稱已基本被人們改稱為“蘆笙舞”了。但為了體現不同地區“蘆笙舞”的差異和特色,人們只好又在“蘆笙舞”前冠以地區名稱加以區分。因此,就出現了“廣西融水蘆笙舞”、“貴州黔東南蘆笙舞”、“貴州花溪蘆笙舞”等眾多的“蘆笙舞”形式。男吹蘆笙,女作舞,是苗、侗民族的傳統習俗。但只有在貴州,不遜於男子的苗家女,在“踩堂”中抱蘆笙邊吹邊舞,可謂是其它地區“蘆笙民族”不曾有的壹道風景。苗族的青年男子,在必須吹得壹手好蘆笙、能參與集體的“蘆笙舞”外,如還能掌握有著特殊高難技巧的單人或雙人表演形式的“蘆笙舞”,那他就會成為男性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地贏得未婚女子的青睞 。
貴州省花溪的苗族青年男女,每當年節喜慶時就會自動聚到壹起,邊吹蘆笙、邊跳“蘆笙舞”。在演奏蘆笙的人群中,除青年男子之外還不乏妙齡少女。她們與男蘆笙手同站壹個舞圈,毫不遜色地邊吹奏著手中的蘆笙邊與外圈的女子***舞。兩個舞圈相互交叉、換位,壹會兒向中心蹦跳聚攏、壹會兒又向外圍旋舞散開,有如百花園中的朵朵鮮花在爭妍綻放,又好似繽紛的彩蝶在縱情歌舞。雖然這些舞者都並非出自專業的舞人,但舞蹈風格的古樸、瀟灑和舞者發自內心的喜悅,領壹旁的觀看者,也會被這充滿生機的歌舞所感染,樂不可支地隨歌舞而拍手頓足 。 主詞條:吊腳樓、苗寨
苗族由於特有的遷徙歷史,在建築選材和房屋構建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苗家人喜歡木制建築,壹般為三層構建,第壹層壹般為了解決斜坡地勢不平的問題,所以壹般為半邊屋,堆放雜物或者圈養牲畜,第二層為正房,第三層為糧倉,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系。
房屋材料各地不同,黔東南苗族地區木材較多,所以木房、瓦房較多,草房土墻房較少。黔中南壹帶木板房、瓦房和草房、土墻房兼有,大體上草房、土墻房最多。此外,不少苗族搭“杈杈房”居住,屋內不分間,無家具陳設,架木為床,墊草作席,紮草墩為凳。
在黔東南和黔北部分地區,有壹種比較特殊的房屋形式,叫“吊腳樓”。建在斜坡之上,把地基削成壹個“廠”字形的土臺,土臺之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臺高度取其段裝上穿枋和橫梁,與土臺取平,橫梁上墊上樓板,作為房屋的前廳,其下作豬牛圈,或存放雜物。長柱的前廳上面,又用穿枋與臺上的主房相連,構成主房的壹部分。臺上主房又分兩層:第壹層住人,上層裝雜物。屋頂蓋瓦(或蓋杉樹皮),屋壁用木板或磚石裝修。 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繡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繡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繡、挑花、堆繡、鎖繡、貼布繡、打籽繡、破線繡、釘線繡、縐繡、辮繡、纏繡、馬尾繡、錫繡、蠶絲繡。這些技法中又分若幹的針法,如鎖繡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繡有破粗線和破細線 。
苗族刺繡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較單壹,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較復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 蠟染是貴州省丹寨縣、安順縣、織金縣苗族世代傳承的傳統技藝,古稱“蠟纈”,苗語稱“務圖”,意為“蠟染服” 。
丹寨縣、安順縣及織金縣是以苗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在長期與外界隔絕的艱苦環境中,這裏的居民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古老的蠟染技藝因此得以保留下來。按苗族習俗,所有的女性都有義務傳承蠟染技藝,每位母親都必須教會自己的女兒制作蠟染。所以苗族女性自幼便學習這壹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傳承。在此狀況下,這些苗族聚居區形成了以蠟染藝術為主導的衣飾裝束、婚姻節日禮俗、社交方式、喪葬風習等習俗文化 。
苗族蠟染是為生產者自身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其產品主要為生活用品,包括女性服裝、床單、被面、包袱布、包頭巾、背包、提包、背帶、喪事用的葬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