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教案1
壹、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語言詞匯,揣摩其語言魅力;理解詩的內容,領會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標掌握鑒賞古詩的方法,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提高對古詩的審美鑒賞力。 情感目標領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並背誦詩歌,掌握鑒賞古詩的基本方法,鑒賞意象意境,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難點理解詩歌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寫作特色三、教學課時:(壹課時)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五、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導入語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壹起學習了何其芳先生筆下所描繪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圖,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壹起來學習另外壹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詩歌,看看詩人筆下描繪了壹幅怎樣的圖景?下面我們就壹同走進曹操的《觀滄海》。 2、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首先,請同學們談談“妳心目中的曹操是壹個怎樣的人,妳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簡介}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字阿瞞,壹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精於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創有《蒿裏行》、《觀滄海》等詩篇。其詩具有“慷慨悲涼,氣韻沈雄”的風格。 {寫作背景}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悠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袁紹。袁紹殘部逃至烏桓(遼東半島上的壹個少數民族政權),欲借烏桓之力,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臨碣石山,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刻,曹操躊躇滿誌,意氣昂揚,揮筆即書“《觀滄海》”。 (二)夯實基礎,整體感知 {簡要介紹詩歌體裁} 樂府――兩漢官署名稱,即音樂機關。其主要職責是制作國家典禮音樂,主要收集文人詩、民間歌謠入樂。 樂府詩壹般無標題,尤其是漢代樂府。《觀滄海》的題目是後人所加的。樂府詩可譜樂歌唱,詩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誌”是合樂時加上去的,亦可稱之為“詩的附文”,與詩歌表現的內容無關。 {聽讀結合,初讀感知} 請同學們聽我泛讀,註意把握這首詩歌的情感基調。泛讀完之後,再請同學們齊讀,在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找出“這首詩描繪了哪些景象?” 明確:詩中描繪了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漢等景象{深入詩歌,品讀文本} 帶領學生進入詩歌,梳理詩歌的內容:1、細致分析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構成了壹個怎樣的意境,與詩人的心境有何聯系? 解析:“觀滄海”以壹個“觀”字為線索,總攬全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旨在交代觀海地點及方位,登高臨海,視野開闊,將滄海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登高遠眺,描摹大海、山島的情狀,使眼前之景顯得遼闊、壯觀,寫出了滄海之景的壯麗之勢; “樹木從生,百草豐茂”壹反宋玉《九辯》中“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秋情懷。寫出在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茂,給人生機盎然之感。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此句雖言秋風蕭瑟(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悲秋意緒。眼前見到的卻是大海的洶湧澎湃,氣象宏闊、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詩人將眼前實景,融進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呈現出吞吐宇宙的氣象。詩人以滄海自比,隱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抒發了詩人統壹天下、建功立業的壯誌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為合樂而作,與詩歌正文的內容無關。 2、品析這首詩運用了那些藝術表現手法?並說明這些表現手法在詩中是如何得以體現的。 明確:A、景物的描寫手法: 由近及遠(由眼前實景到想象、聯想之景的描寫――空間關系的遷移,顯得層次分明) 虛實相生(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等景象為實寫,日月、星漢為虛寫。采用虛實相生的描寫手法,使詩內涵豐富,意韻無窮) 動靜姐合(水、秋風、洪波、日月、星漢等景象的描寫為動景,山島、樹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寫為靜景。動靜結合,使詩歌顯得鮮活生動,富於感染力) B、情感的表現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景生情,情生景”:壹切景語皆情語) 托物言誌(借寫大海吞吐宇宙的雄偉壯闊之景,隱喻自己統壹天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 {誦讀全詞,升華感情} 請學生富有情感的誦讀全詞,以感受文氣,曹丕在《典論?論文》曾說:“文以氣為主”,詩詞亦是如此。在《觀滄海》這首詞中需要我們在誦讀中去獲得壹種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詩中,並達到與詩的壹種交流與溝通。小結:
本節課所學的《觀滄海》,重點是讓大家掌握鑒賞古詩的方法,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體會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情懷。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樣“胸懷闊大、誌存高遠”。 (三)課後作業 請同學們下來完成課後作業,並背誦這首詩歌。板書設計:
水山島(壯麗氣勢) 樹木百草(向榮姿態)實景(借景抒情)觀滄海秋風洪波(氣象闊大) (樂府詩)日月:運行-出其中(奇特想象)虛景(詩言誌) 星漢:燦爛-出其裏(宏偉意境)觀滄海教案2
壹、導入(3分鐘)
1、當冰山帶著眩目的榮耀,漸漸融化,/妳開闊的前額便從無邊的浩渺中升起。/在這個漂泊的世界裏,心像鐵錨壹樣下沈,思考卻升上浪巔,額際的皺紋,與海平線震顫,起伏。/我看見曾經雕塑過妳風暴和巨浪的指紋,讀海的語言,風的語言,水鳥的語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澀日夜洗滌,搖撼。/生命逐漸冷卻,旋渦陡然轉動,雄鷹守侯崖岸,/聽,大海的呢喃!(音樂:海浪聲音起) 2、1800年前,壹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邊,凝神靜想,回憶往事如煙;心潮澎湃,敢問前程坦然。1800年後的今天,我們用文字和他交談,壹起走進他的密語心田。 3、今天我們壹起學習曹操的《觀滄海》。 4、誰能說說妳所知道的曹操?二、通讀(11分鐘)
5、通讀: (1) 讀讀詩題,讀讀詩。(齊讀、自讀) (2) 背背詩。(自背、查背、背給同桌聽、查背3~4人、齊備) (3) 看看字怎樣寫。寫詩。(黑板上8個豎線,7個人壹人壹句)(訂正) (4) 吟誦。 壹起讀,帶著感情。(在背景音樂下朗讀,3~5個人) 說說讀詩後的感受:印象,感覺,評價,體會,感悟都可以。(3~4個人) 6、小結:敘事、寫景、感慨。 在作者的筆下,海水是多麽的美呀!它搖曳不定,波浪滔天,蒼蒼茫茫,壹片渾然。三、解疑(20分鐘)
7、學生們有不會或不懂的嗎?(在前面作好標記) (重點解決的問題:生詞。翻譯。) 8、連起來讀,自己說說意思。(同桌互動) 9、小結:魯迅稱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師。在中國古典文學發展歷史上,這是第壹首山水詩。大海是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但作者卻把它寫得有聲有色,有形有情。全篇從大處著墨,通過秋風、洪波、日月、星辰等雄偉恢弘的景象,著力渲染大海蒼茫雄渾的氣勢,賦予大海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寄予著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問:誰能說說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總結:作者宏觀縱覽,所見者大。海水、川島、樹木、百草、日月、星漢。(板書) 視野寬闊、粗線勾勒。 真可謂:巨眼睥睨萬物,胸中自有天下。 總結:“淡淡”蘊涵了動蕩不息的力。 “聳峙”蘊涵了挺立不搖的力。 “叢生”蘊涵了競爭不伏的力。 “豐茂”蘊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漢燦爛”更蘊涵著宇宙造化的熱烈奮發的偉力。 這壹切,都仿佛躍動迸發於浩渺無涯的滄海之中。不,是躍動迸發於作者廣闊的胸懷之中。四、體悟(10分鐘)
10、請同學們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方式來談談感受、收獲。比如:可以畫簡筆畫、寫解說詞、翻譯、說說作者的觀察角度和順序、或者是怎樣展開描寫的、改寫成散文、朗讀、寫壹段評價的文字、給曹操寫壹封信、給渤海風光影片寫文字腳本、表演、等等。(畫──翻譯──朗誦──信等等)五、結論(1分鐘)
作者是壹位優秀的詩人,也是壹位傑出的軍事家,更是壹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壹種胸懷,高山也許是壹種象征吧! 真可謂: 水天壹色,登高景現心亦遠;風月無邊,望海神明氣不凡。(板書) 同學們可以可後思考:作者是在壹天中什麽具體的時間來觀滄海的呢?(下課)觀滄海教案3
教材簡析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烏桓時所作。本詩的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後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融合在壹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裏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教學設想
本節課將安排壹課時,以“壹詩四讀法”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同時針對七年級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點,采用視頻、音樂、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詩的內容的理解。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小結和學生的朗讀、討論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標。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作者簡介──背景介紹──學習新課──拓展研討──小結作業。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及目標 學生活動及目標 導入新課 (7分鐘) 播放視頻《曹操煮酒論英雄》片段,以曹操對“英雄”的看法導入課文。 觀看視頻,然後齊讀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也。”從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壯誌。 作者簡介 (1分鐘) 課件展示有關曹操的資料,引導學生記重點。 記錄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紹 (1分鐘) 課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兩次作戰線路,引導學生了解由於曹操接連取勝,因此在等山觀海,棉隊洪波湧起的大海時,才會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了解曹操寫這首詩的背景,為理解整首詩做鋪墊。 學習課文(壹詩四讀法) 壹、朗讀 (5分鐘) 1、播放課文朗誦錄音及相關圖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並體會朗誦時的感情。 欣賞課文朗誦並體會讀詩的感情。 2、展示全詩內容,指導學生朗讀的節奏及語調、情感。 把握全詩的節奏及語調、情感,然後配樂齊讀課文。 二、譯讀 (7分鐘) 明確譯讀要求,點撥學生譯讀中的疑難點。 按座位順序,同桌之間壹人讀句子,壹人翻譯。(可提疑問) 三、背讀 (8分鐘) 以板書的形式與學生***同探討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加強背誦的效果。(板書見後) 明確作者思路後各自大聲朗讀背誦,看誰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學比賽。 三、背讀 (8分鐘) 明確說讀要求,即要把詩意擴展開來。舉例子示範: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可以說成是“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選擇最欣賞的壹句話來說,然後每組派代表上臺比賽,看哪組說得最好。 拓展研討 壹、比較閱讀 (6分鐘) 播放曹操的另外壹首詩《龜雖壽》的視頻,請學生體會出與本課的相同點,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龜雖壽》的視頻,男同學讀《龜》壹詩,女同學讀《觀》壹詩,然後分組探討兩詩的相同點。 二、形象探討 (2分鐘) 提出歷史上的曹操與電視上的形象有異同。 發表自己對曹操的看法。(可選擇任壹觀點發言) 小結作業 (2分鐘) 小結本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學生回家以本詩內容畫壹幅畫,要表達出詩的意境。 明確本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