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明清時期幾種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簡介

明清時期幾種流行的民間歌舞形式簡介

打蓮香,又名花棍、錢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間歌舞。舞者裝扮成丹醜,用“霸王鞭”表演。清·毛奇齡《西河花刺》:“晉樂仿遼代大樂之制,有所謂蓮香詞者,必唱必演。”在清代民間畫師所繪的《北京民俗百圖》中,有“蓮香”二字,題註為:“此華也,蓮香壹圖。他是戲班演員,扮成女人,拿著竹板和彩扇,用竹竿挖個小洞,裝上幾個銅錢,叫霸王鞭,在手中舞動,或在竹板上獨立唱詞,叫‘戲蓮香’。”

古畫是明清時期流行的民間歌舞。發源於安徽鳳陽。最早的時候,農民在田裏插秧時會唱大鼓。後來,更常見的表演形式是壹男壹女,男的敲著無聊的小鑼,女的打著小花鼓,載歌載舞,有時還有其他樂器伴奏。據清代李鬥《揚州畫船記》記載,早期的花鼓“醉人以悲音”。據趙翼《玉琮考》記載:“每年江蘇各縣,鳳陽人必至,老少男女,入寨討飯...他們會唱,‘他們住在瀘州和鳳陽,鳳陽曾經是個好地方。自朱元璋誕生以來,十年有九年饑荒。清初遺民顧曾作《花鼓》圖。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繪制了壹幅盛世孕育圖,圖中蘇州呈現出壹個五彩斑斕的舞臺,正在上演明代傳奇紅梅記之壹的《打花鼓》,是當時流行的“時興戲”。

太平鼓。最初是滿族人祭祀和祈福的歌舞形式,後來用於民間娛樂活動,流傳到北京和華北各地。表演者手持太平鼓,邊敲邊唱邊跳。太平鼓的形制以徐克《清谷倉樣鈔》為準:“歲鼓名太平鼓,以鐵為環,木為柄,柄上系鐵環,環上蒙皮。京城有臘月,兒女歡喜。”東北太平鼓的唱腔吸收了民歌、二人轉和東北大鼓的曲調,表演形式活潑。北京郊區也有很多會打太平鼓的老年婦女。清代宮廷和民間在除夕和元宵節表演太平鼓,求其“平安”的吉祥寓意。何晴兒《煙臺支竹詞》:“鐵環每次響,舞漸成群終。說太平有象,曲曲與讓曲同。”清乾隆七年(1742),丁繪制的《太平泉城圖》、《清代楊柳青木刻年畫《太平世界》和年畫《太平鼓》,都反映了當時太平鼓的表演。

苗、瑤、彜(“羅羅”)、傣(“金牙百彜”)、景頗、壯(“農人”、“沙人”、“鐘家”、“土寮”等。),西南的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這些活動與其生產、勞動、生活習俗密切相關,風格古樸原始,保存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比如苗族有“跳月”和蘆笙舞。蘆笙廣泛流行於西南民族地區,歷史悠久。古稱“呂沙”(見南宋範成大的《桂和周曲飛的《嶺外》)。苗族有歌舞活動,常有蘆笙伴奏。據倪明提《南詔野史》記載,滇中苗族“每年在孟春月上跳,男吹蘆笙,女鳴唱,肩並肩,終日不知疲倦”。清版《廣玉笙蘭》等書中有苗族的樂舞圖。圖中文字表示苗族“孟春,每年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舞圈,名曰躍月”。

彜族,當時被稱為“羅羅”,經常演奏蘆笙,長笛和口弦(也被稱為“口琴”和“編鐘”),唱歌和跳舞娛樂。清道光年間《雲南通誌》引用清代《宮圖》:“齊壹”(當時彜族的壹支)“喜歌飲酒,男彈竹笙,女彈鋼琴,和諧悅耳”。清道光年間出版的《普洱府誌》:“李米”(當時彜族的另壹個分支)“每逢秋季,祭祀祭神,吹笙歌舞,稱為祭莊稼”。在清代雲南巍山彜族壁畫中,樹下有歌舞,反映了彜族人吹蘆笛,在樹下聚會的情景。

清朝還畫了壹幅董彈琵琶唱歌的畫。在侗族琵琶的伴奏下,表演者即興表演並演唱簡短的情歌或其他主題的曲調。這是清代以來流行於侗族地區的壹種唱法。

東巴教流行於滇西北納西族地區。這是壹種原始巫術,巫師的名字叫東巴。這種宗教把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奉為神靈。麗江還保存著東巴卷軸《神之路》,裏面有東巴教創始人丁巴什羅的畫像。畫像下繪有東巴樂舞。他們中的幾個人演奏號角、角和海螺等樂器,其他人則用劍、單面鈸和鼓跳舞。它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的歌舞形象。

藏族清代布畫(彩緞裝裱卷軸畫)《散葉寺》樂舞圖。散葉寺位於西藏南部紮朗縣雅魯藏布江北岸。這幅畫描繪了寺廟建成開放時人們載歌載舞的歡樂場景。其他人演奏小號、鼓和鈸。明代畫作《憲宗行樂途卷》表現了明憲宗成化二十壹年(1485)京城元宵節時歌舞雜技的表演場景,具有行走的性質。其中壹幅畫的是鐘馗,前面有五個人在演奏音樂,他們手持的樂器是箏——搟面、拍子、琵琶、笙和管子。在另壹個屏幕上,有四個人踩著竹馬,拿著刀和槍表演。中間三人用平鼓、笛子、拍板伴奏舞蹈。

到了清代,“上朝”遊戲在北方更為常見,是壹種常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多在傳統節日期間舉行,如春節、元宵節或廟會等。主要表演民間舞蹈、雜技和武術,是各種民間技藝的綜合。《燕京歲時年譜》記載:“參加會議(去開會)的都是京城來的遊客,裝先鋒、幡子、義和團、五虎棍、鼓、鈸、高蹺、秧歌、雜耍壇子、獅子,等等。以防城隍巡邏和廟會等。清嘉慶二十年(1815)所繪的北京妙峰山廟會中,有行走的場景:幾個人扮成京劇人物。表演武術動作,有伴奏。清繪的《北京步行圖》和天津的《天後宮會圖》更形象地描繪了各種步行節目的表演形象。

喪葬音樂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其形式因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各異。統治者和富裕家庭辦喪事,講究排場,請和尚道士在道場辦事,有壹套喪禮。有的地方會唱夜曲、喪歌、冠歌,還會請隊伍打鑼鼓和“喪調”。民間的“鼓樓”、“酒吧”專門招募民間藝人,組織樂隊承辦此類事務。清代北京上層人士的喪葬儀式非常復雜,根據身份不同有不同的規格。有壹張清代北京送葬隊伍的圖片,32個挑夫。靈柩前的儀仗儀式是幾十人的隊列,中間有兩組樂隊演奏。

許多婚禮都有樂隊伴奏。乾隆二十四年(1759),徐揚畫了壹幅盛世孕育圖,圖中有壹對夫婦在堂上祭奠長輩,有主張取樂的婚禮場面。圖中另壹幅是,在蘇州鐘石、下塘壹帶的河道中,有壹只載著轎子的彩船。船上有寫著“翰林書院”“狀元”字樣的燈籠,似乎是狀元府的婚船。伴隨彩車的是由十余人組成的倡導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