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怎麽樣理解"哲理詩"這種詩歌體裁?能舉例說明

怎麽樣理解"哲理詩"這種詩歌體裁?能舉例說明

哲理詩

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沈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如:

朱熹 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壹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題目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濰縣署中畫竹(清 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壹枝壹葉總關情。

哲理唯物主義認為,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但是人們對同壹客觀事物進行思考,卻往往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和結論。從人的主觀因素來說,主要是由於人們的立場不同,世界觀不同,知識構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詩中描述的祈雨場面就非常鮮明的告訴我們,在階級社會中,由於人們分屬於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階級立場,因而,他們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徑庭。我們要正確地認識事物,首先必須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去看問題。

題目琴詩(宋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壹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幹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壹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系。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麽,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系。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