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曲藝通史》文稱“至清末,山西曲藝的道情受戲曲影響陸續轉向戲曲形式發展。晉北道情受北路梆子影響,同時也吸收了二人臺音樂,形成為戲曲的晉北道情;臨縣道情則與臨縣秧歌相結合,形成為戲曲的臨縣道情;洪洞道情是受蒲州梆子影響,吸收當地民歌小曲,形成為戲曲的洪洞道情;河東道情則受中路梆子影響,形成為戲曲的東路道情。”
靜樂道情是晉北道情的壹個分支,它的發展衍變,也直接淵源於道歌、說唱道情,也與當時社會上蓬勃興起的戲曲藝術有著密切關系。從而使道情以其獨特的個性和濃郁的地方風格出現在戲曲音樂之中長期流傳在廣大農村和山區,每逢農閑季節,到處搭班唱戲,成為當地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它以通俗易懂的唱詞,優美動聽的曲調,樸實自然的方言,詼諧幽默的道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形成了性格鮮明的汾河文化。據靜樂縣誌記載:“清代傳入境內,清末至民國年間道情在本縣盛行,從北到南都有私人班社排演,很多村莊愛好者壹到冬季就組織業余班社,請師傅教唱,置辦簡單的服裝道具,排練幾場劇目,活躍鄉村文化。”
歷史上靜樂有著比較濃厚的道教信仰氛圍, 解放前,這裏幾乎各村都有經堂,道情過去被視為“神戲”,舊俗廟會第壹場戲為敬神戲,人們總用道情敬神。道情若與其它劇種同臺或對臺演唱時,也總是讓道情先唱,道情不開戲,其它劇種不能開戲,較早期的道情極受人尊重,從事道情的藝人們亦以此自恃。在後來的發展中由於普通民眾文化程度不高,那些唱詞文雅的傳統道情越來越不符合他們的口味,後來藝人們從當地的梆子戲中移植了壹些武打戲及生活小戲,劇目上有所改變,樂隊中也增添了壹些樂器,深受群眾的歡迎,隨之靜樂道情出現了半職業性的鄉黨班社,即由村裏的藝人們組成的道情班,職業藝人的出現對道情藝術的繁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壹代湧現的優秀的名角有很多,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是道情藝術大師候四則,候四則道情班在當時十分受民眾的歡迎,北面演至雁北、大同、內蒙壹帶,西渡黃河唱到陜北。靜樂道情在當時盛極壹時,有名氣的常年班社就有二十多個之多。民國後期時局動蕩,班社在舞臺上的活動減少,但是群眾凡廟會,紅白喜事,求神祈雨,還願均邀請道情班社演唱,抗日戰爭勝利後,為表示慶賀,靜樂村民們紛紛邀請道情班唱願書,在這種形勢下,壹批新的道情班社應運而生,農村半職業及業余道情演出團體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他們農忙務農,農閑時在靜樂各鄉村等周邊地區巡回演出,到文革中,舊戲禁演,壹些群眾想看,藝人們只能偷偷為他們演,80 年代以後,舊戲開禁,靜樂半職業道情演出團體又重振旗鼓,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網絡等對戲曲市場的沖擊下,道情逐漸走向衰落,到現在比較活躍的有兩個班社,盆子水道情班,楊家溝道情班,其中盆子水道情班中辛存林的技藝最好,名氣最大,他是壹個多才多藝的藝人,不僅紅黑生旦扮演得活靈活現,而且文武場上的吹拉彈樣樣精通,幾十年的演出中,辛存林逐漸吸收融合晉北各個派系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風格,目前這個班社堅持常年演出,其余班社演出較少,靜樂道情以其原生態及鮮明的特色日益受到各界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