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淮劇是什麽東西?

淮劇是什麽東西?

淮劇是我國戲曲劇種之壹,又名“江淮戲”。淮劇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之後,又受徽戲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

最初的淮劇多為民間生活小戲,其主要唱調是在門嘆詞、香火調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淮調,後稱“老淮調”。

淮劇後受徽劇和京劇影響,移植演出了壹些表現歷史生活的大戲,因需紮靠和打把子,故稱“靠把戲”。在唱腔上,相應吸收了徽劇的唱腔加以變化,創造了靠把調,又稱“老徽調”。

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連綴結構,未采用管弦樂器伴奏。1912年,淮劇演員何孔德、何孔標和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

1930年前後,戴寶雨、梁廣友和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壹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

拉調唱腔在板式變化上有新的豐富和發展,加之此時出現了李玉花和董桂英等第壹批女演員,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泰州、阜寧、淮安、寶應和興化壹帶,逐步擴大而流傳到江蘇全省。

1939年,著名演員筱文艷在拉調等唱腔的基礎上,新創出自由調,使淮劇唱腔大大地增強了表現力。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了連環句唱調,進壹步豐富了自由調。

1942年,鹽阜文工團等文藝演出團隊成立,淮戲研究組建立了。不但創作演出了反映人民革命鬥爭的現代戲,也新創了新淮調和新悲調等唱腔,並吸收揚州小開口的壹些曲子,使淮劇唱腔更加豐富起來。

新中國成立後,流行在江南的淮劇以自由調為主體貫串發展,清新明快;而蘇北的淮劇仍然保持以淮調和拉調為主要發展線路的做法,鄉土氣息甚濃。

不少有成就的淮劇著名演員,從這些不同聲腔體系中創造新腔,如筱派、馬派的自由調,李派的拉調,還有何派的拉調等。

淮劇唱腔除以上主要唱調外,尚有南昌調、淮悲調、春調、十字調、下河調和葉子調等腔調,以及部分來自民歌和小曲的調子,如磨房調、補缸調、跳槽調、八段錦和藍橋調等。

淮劇語言是以江淮官話的方言為基調,並兼顧附近的淮安和鹽阜等地方語言而戲曲化的壹種舞臺語言。建湖地處淮劇藝術發祥地的中段,歷史上的僮子戲和香火戲演員大多出生於此。

該地的語言與周圍地區相比,具有語調工穩、四聲分明、五音齊全、富於韻味、發音純正和悅耳動聽等優點,為不同時期的淮劇演員所采用。

在長期的實踐中,淮劇語言逐步形成了20個韻部,其中四聲韻14個,即爬沙、婆娑、圖書、愁收、喬梢、開懷、齊西、談山、田仙、辰生、琴心、垂灰、常商和蓬松。

淮劇語言在實際運用中,通常將辰生和琴心混合使用。14個四聲韻中,陰平、陽平字因在唱詞中專用於下句,故稱為“下韻”;上聲、去聲字專用於上句,則稱之為“上韻”。此外,還有6個入聲韻,入聲不分上和下,習慣稱之為“壹字韻”。

淮劇從唱法表演上還可以分為西路淮劇和東路淮劇。西路淮劇主要是淮安和寶應地區,該地區是早期淮劇的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調為主調,表演略顯生硬;東路淮劇以鹽阜地區為主要發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調為主調,表演靈活。

淮劇從地區來分可分為南片和北片,南片主要指上海和周邊地區,北片主要指鹽阜、兩淮、揚、泰等地區。

淮劇唱腔的曲體結構是從原無伴奏高腔音樂系統演化為戲曲化和抒情性的板腔音樂體系。香火戲時期,主要唱腔香火調和淮蹦子,分別源於內門彈詞、僮子腔和靖江、淮安、寶應地區的田歌和號子等。

由於歷代演員的不斷吸收創造,到20世紀30年代末,淮劇逐步形成拉調、淮調和自由調三大主調。圍繞三大主調而派生的曲牌有葉子調、穿十字、南昌調、下河調、淮悲調和大悲調等數十首。

與此同時,從民間小調中吸收並衍化成戲曲唱腔的還有蘭橋調、八段錦、打菜臺、柳葉子調和拜年調等160多首。這些曲調除部分民間小調外,其主調的調式和調性都較相近,結構形式亦完整統壹。

淮劇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以淮調、拉調和自由調為三大主調。淮調高亢激越,訴說性強,大多用於敘事;拉調委婉細膩,線條清新,適用於抒情性的場景;自由調旋律流暢,可塑性大,具有綜合性的表現性能。

圍繞三大主調而派生出來的壹些曲調,如壹字腔、葉字調、穿十字、南昌調、下河調、淮悲調和大悲調等,以及從民間小調演化的藍橋調、八段錦、打菜苔、柳葉子調、拜年調等,都有各自表現性能的輔助曲調。

各種曲調***100多個,其主調的調式和調性相近,基本為徵調式、商調式和羽調式三種類型,並均有完整的起落板與丟接板的結構形式,它們又和淮劇特有的伴唱鑼鼓相連。

淮劇的伴奏樂器中,管弦樂有二胡、三弦、揚琴、笛、嗩吶等;打擊樂器有扁鼓、蘇鑼、鐃鈸、堂鼓等。打擊樂在香火戲鑼鼓基礎上吸收麒麟鑼、鹽阜花鼓鑼等民間鑼鼓演變而成,有起板鑼鼓、十字鑼、藍橋鑼、磨坊鑼、散板鑼、摜板鑼、慌鑼和配合身段表演的清江譜等。

淮劇表演上素稱能今能古、能文能武,由於曾與徽劇和京劇同臺演出,所以它較多地吸收了這兩個劇種的表演程式,同時又保持了民間小戲和說唱藝術的某些特色,如以唱功見長等。

淮劇的武打受徽劇影響較深,比如徐長山演《滾燈》時,頭頂壹疊碗,最上面壹只碗盛油點燈,可以做鉆桌上凳作劈叉、倒立、烏龍攪等動作。

其他如耍盤子、耍火流星、耍手帕、踩木球等雜技,也大多從徽戲吸收而來。

對子戲和三小戲形成於香火戲初期,劇目有《小打瓦》、《種大麥》、《大補缸》、《磨豆腐》等。內容簡單純樸,語言詼諧風趣,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漢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但尚屬說唱範疇的民間生活小戲。

淮劇的劇目《九蓮》、《十三英》和《七十二記》中多半源於對徽戲劇目的移植,有的屬於不同劇種的***有劇目,也有的是自編劇目。《九蓮》、《十三英》皆為劇中主要角色命名的劇目,《七十二記》以各種傳奇故事而定名。

它們有實詞和專有曲調,有壹定表演程式,並有生、旦、凈、末、醜等角色的分行,已初具戲劇的形式。其內容多為反對暴政,抨擊見利忘義,歌頌男女之間的真摯情愛。

同期,還曾出現過四大奇案劇,即《丁黃氏》、《急拿王兆》、《藥茶記》和《鴨湯記》,都是根據境內發生的真人真事編演而成。

連臺本戲始於20世紀20年代,曾盛行壹時,主要劇目有《楊家將》、《嶽飛》、《飛龍傳》、《日月圓》、《安邦定國誌》、《封神榜》、《七國誌》、《孟麗君》、《鄭巧嬌》、《乾隆傳》、《彭公案》和《施公案》等。

這些劇目大多根據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改編,有些劇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來,成為後來淮劇的保留劇目。本頭戲出現於20世紀40年代前後,劇目有《三女搶板》和《舍妻審妻》等,並延續下來。

從1937年至1987年,淮劇先後有數以千計的劇目,其中《照減不誤》、《漁濱河邊》、《壹家人》、《海港的早晨》、《打碗記》、《路魂》、《離婚記》、《紅燈照》和《奇婚記》等,代表不同時期淮劇現代戲劇創作演出水平,影響深遠。

江蘇淮劇團的《太陽花》、《壹江春水向東流》和《嗩吶聲聲》,上海淮劇團的《家有長子》,鹽城淮劇團的《十品村官》和建湖淮劇團的《剃頭匠與理發師》等淮劇現代劇也深受觀眾喜愛。

淮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