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桓臺古屬齊地,民間音樂源遠流長。春秋時期,孔子至齊聞韶樂,贊美說:“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清末至民國時期,傳統的民間音樂以嗩吶吹奏最為流行。嗩吶吹奏多用於婚、喪、壽、典儀式。
新中國成立初期,較有造詣的嗩吶藝人有鳳鳴村李雲鳳、黃家村董敬德、樓子村張仲梅等。桓臺人李禹賢自幼受民間音樂的啟迪,精研古琴演奏。他演奏的《風雲際會》、《高山流水》等古琴樂,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0-70年代,隨著農村業余文藝活動的開展,以打擊樂為主的業余音樂團體遍及鄉村。70年代末,後七村學校建起管弦樂隊,多次參加縣、地會演。1987年,華溝村、東鎮村建起以電聲樂器為主的農民樂團。華溝村青年樂團在1987年11月淄博市首屆農民音樂會上,有3人獲壹等獎。
曲藝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桓臺廣為流傳的主要有相聲、快板、數來寶、山東琴書、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落子、漁鼓等。縣文化館多次舉辦山東快書、竹板書、西河大鼓、評書等培訓班。每遇春節文藝會演,都有壹批曲藝節目搬上舞臺。荊家鎮周董村劉蘭鳳,9歲即拜師學習梅派西河大鼓,20歲即巡演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國內享有聲譽。1961年回到故鄉桓臺收徒傳藝。劉蘭鳳及其弟子董憲斌、宋豐利在地市會演中曾多次獲演出獎。1980-1987年,桓臺縣在地、市級刊物上發表曲藝作品10篇。
舞蹈
桓臺縣境內舞蹈多為民間扮玩中的表演形式。較典型的有扭秧歌、傻子撲蝶等。扭秧歌可多人,也可單人,邊歌邊舞,形式活潑歡快,具有較強節奏感。傻子撲蝶多為男女兩人扮舞。女俊扮,反復做引、逗、耍、閃等動作;男醜扮,做追、捉、戲、撲動作,形式詼諧風趣。
1956年,傻子撲蝶參加惠民地區舞蹈會演獲獎。同年,縣文化館舉辦舞蹈傳授班,向群眾傳授《小車舞》、《跑驢》、《十大姐》等舞蹈。
1959年,縣文化館自編的小舞蹈《繡花舞》、《送肥忙》等參加淄博專區文藝會演。1974年,自編舞蹈《編地毯》參加惠民地區文藝會演,獲演出獎。1976到1978年,縣文化館在18個單位舉辦舞蹈訓練班,參加訓練1200余人次。1986年,由楊雲鳳等編排的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參加山東省歌伴舞會演,獲演出三等獎。
雜耍
明清至民國時期,元宵節扮玩雜耍成為民間習俗。其主要形式有高蹺、芯子、旱船、竹馬、舞獅、龍燈、花轎、花鼓、花桿等。有特色的是高蹺、芯子、花桿。高蹺可以單演,也可成隊表演,扮相內容非常豐富。傳統故事扮相有群英會、唐僧取經、白蛇傳、八仙過海、水滸人物、三國人物等。新中國成立以來,以時事人物為扮相者漸多。有宣傳婚姻法的《夫妻擡水》,宣傳土地改革的《鬥地主》等。
芯子分為扛、擡兩類。扛芯子有壹成年人將芯子底座卡住雙肩,捆綁在腰間。選壹童子捆紮在頂上,上下捆紮連接,協作表演。擡芯子是用壹根長圓木,中間做上踏腳,兩頭做上防止翻滾的抓手(放下時作腿用)。玩耍時把1-2人捆紮在踏腳上,由兩人擡著圓木兩頭,手握抓手。
花桿是用壹根1.5米長的細竹桿,兩頭各打兩個10厘米的方孔。方孔中間系上銅錢,兩端裝飾絨線花。桿身用五色彩條纏繞。花桿隊服色統壹,俊扮,隨著鑼鼓點編隊串花,變換隊形。
1985-1987年,每年有十幾支隊伍,近千人的民間扮玩活動。1985年,東鎮村雜耍隊作為桓臺代表隊參加淄博市的民間藝術活動比賽,獲得高蹺表演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