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288401人。
昭陽街道 35198人、通泰街道 39861人、水北街道 35127人、曬口街道 8055人、城郊鎮 12899人、
水 北 鎮 19045人、下 沙 鎮 8421人、 衛 閩 鎮 7433人、 沿 山 鎮 15322人、拿口鎮 21853人、
洪 墩 鎮 13790人、大埠崗鎮 11312人、和 平 鎮 14443人、肖家坊鎮 9845人、 大竹鎮 7467人、
吳家塘鎮 7075人、 桂 林 鄉 9666人、 張 厝 鄉 5699人、 金坑鄉 5890人
2003年,邵武市轄4個街道、12個鎮、3個鄉:昭陽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曬口街道、拿口鎮、和平鎮、水北鎮、大埠崗鎮、沿山鎮、洪墩鎮、城郊鎮、下沙鎮、衛閩鎮、肖家坊鎮、大竹鎮、吳家塘鎮、張厝鄉、桂林鄉、金坑鄉。
基本概況
郵編:354000 代碼:350781 區號:0599 拼音:Shaowu Shi
邵武市位於福建省西北部,位於武夷山南麓,史稱“鐵城”。北緯26°55′-27°36′,東經117°02′-117°50′。總面積2851.6平方千米,市區面積9.6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0.13萬人(2003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13.10萬人。通行閩贛方言邵武話。1983年10月撤縣建市,現轄12鎮3鄉4個街道,134個行政村,43個居委會。
邵武是歷史文化古城。自三國吳王孫權置昭武縣,因晉朝避司馬昭諱改名邵武,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曾為福建八府之壹,歷史上曾出2個宰相、7個兵部尚書,宋代民族英雄李綱,著名文學評論家嚴羽出生於邵武。
邵武是閩北革0據地。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到邵武解放,這裏先後設立過0閩贛省委、福建省委等黨的領導機關,創建了112個老區基點村。熙春山公園還樹立著福建省委舊址紀念碑。
邵武市是入閩重要通道。兵家必爭之地,因地勢險固,易守難攻,故名“鐵城”。是閩西北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水陸空交通俱全,距武夷山機場76公裏,對外交通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鷹廈鐵路縱貫全境,邵武站是鐵路入閩第壹大站;境內316國道全長83.7公裏,南北穿越縣境,沿途經過10個鄉(鎮)、街道;京福高速公路入閩第壹個互通口設在我市肖家坊鎮;省道301線和204線縱貫東北--西南向,三條交通幹線在縣城交匯,與壹些交通支線交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遊客進得來,散得去,對外旅遊交通方便
邵武是閩北“-糧倉”。是全國、全省商品糧基地縣(市)之壹、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0%,森林面積319萬畝,林木蓄積量1402萬立方米,是福建重點林區和四大林產加工中心之壹。同時,境內水利資源理論蘊藏總量30.4萬千瓦,地下礦藏20余種,瑩石儲量居全省第壹位。
邵武是武夷旅遊勝地。地處閩西北“綠三角之旅”的中心,北距離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僅71公裏,南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泰寧金湖僅74公裏,與省級風景名勝區將樂玉華洞141公裏。是溝通閩西北“綠三角”武夷山、金湖、玉華洞三個“角”的必經交通樞紐。境內有天成巖、和平古鎮、千嶺度假區、千年銀杏樹、音樂噴泉、黃氏峭公祠、民俗館、李綱祠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吃住、娛、購等基礎設施齊全。使邵武市處在閩西北旅遊線路的中心位置,因而旅遊區位尤為突出。
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近幾年來,邵武市先後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計生協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市、省雙擁模範城、全省“八閩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競賽活動優勝城市、全省環境最優美縣(市)、全省創建文明城市競賽活動“壹級達標”城市、全省文化工作先進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2002年,邵武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邵武作為全省武夷遊、金湖遊兩大重點線路的中間點,發展旅遊產業,填補了兩大旅遊區間的空白,有效拉近旅遊區間的距離,整合閩西北旅遊資源,從而有助於促進閩西北綠三角旅遊經濟走廊的形成。
邵武名人
復賢智
男,1957年7月生,福建邵武人。現任0福州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至1991年在北京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學習,先後獲得理學學士、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3年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3年至 1997年赴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7年由福州大學引進回國,任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光催化研究所所長。2002年8月任0福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為我國光催化領域的知名學者,中國太陽能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創建了我國目前在光催化高新技術領域唯壹的研究所-福州大學光催化研究所。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解放軍總裝備部“十五”預研項目、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及企業橫向開發項目等十幾項科研項目,科研經費達5835萬元
近年來取得如下科研成果:(1)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 60余篇,其中 SCI收錄27篇、EI收錄4篇;(2)申請國家專利11項,其中6項已授權;(3)鑒定成果3項,其中2項為國際領先水平、1項為國際先進水平;(4)固體超強酸高效光催化劑和多功能光催化空氣凈化器兩項專利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2001年被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授予“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曾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年會傑出論文獎、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二等獎、《物理化學學報》優秀論文獎、中國專利博覽會金獎等。
鄉鎮簡介
昭陽街道 代碼350781001
轄9個社區、1個村委會:~001_公太社區、~002_五壹九社區、~003_城豐社區、~004_登雲社區、~005_古城社區、~006_行春社區、~007_華光社區、~008_新建社區、~009_大同居委會、~201_大同村。
通泰街道 代碼350781002
轄8個社區、1個村委會:~001_城富社區、~002_城裕社區、~003_北門社區、~004_西門社區、~005_五四社區、~006_躍進社區、~007_月山關社區、~008_熙春社區、~201_長坪村。
水北街道 代碼350781003
轄9個社區:~001_水-區、~002_橋頭社區、~003_水北社區、~004_飛機坪社區、~005_太保路社區、~006_小西門社區、~007_王寶段社區、~008_車家園社區、~009_越王社區。
曬口街道 代碼350781004
轄5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001_曬口社區、~002_碓下社區、~003_雲屏(煤礦)社區、~004_下沙居委會、~005_灑溪橋居委會、~201_新豐村、~202_高峰村。
城郊鎮 代碼350781100
轄9個村委會:~201_蓮塘村、~202_朱山村、~203_香鋪村、~204_山口村、~205_隔應村、~206_高南村、~207_臺上村、~208_芹田村、~209_莆明村。
水北鎮 代碼350781101
轄11個村委會:~201_大乾村、~202_龍鬥村、~203_王亭村、~204_上坪村、~205_楊梅嶺村、~206_大漠村、~207_故縣村、~208_壹都村、~209_二都村、~210_三都村、~211_四都村。
下沙鎮 代碼350781102
轄5個村委會:~201_下沙村、~202_屯上村、~203_胡書村、~204_分站村、~205_洛田村。
衛閩鎮 代碼350781103
轄6個村委會:~201_外石村、~202_衛閩村、~203_王溪口村、~204_陳坊村、~205_謝坊村、~206_高坊村。
沿山鎮 代碼350781104
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001_沿興居委會、~201_砂坑村、~202_徐溪村、~203_沿山村、~204_三元村、~205_古山村、~206_百樵村、~207_上樵村、~208_下樵村、~209_裏居村、~210_紅路村、~211_周源村、~212_危家戈村、~213_下舍村。
拿口鎮 代碼350781105
轄2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001_第壹居委會、~002_第二居委會、~201_三豐村、~202_界竹村、~203_扁竹村、~204_莊上村、~205_南溪村、~206_冊前村、~207_肖坊村、~208_山下村、~209_竹前村、~210_固住村、~211_朱坊村、~212_加尚村、~213_池下村。
洪墩鎮 代碼350781106
轄8個村委會:~201_沙上村、~202_橋頭村、~203_王玢村、~204_尚讀村、~205_洪墩村、~206_宜坊村、~207_河坊村、~208_水口寨村。
大埠崗鎮 代碼350781107
轄11個村委會:~201_蕪窟村、~202_寶積村、~203_李源村、~204_河源村、~205_大埠崗村、~206_竹源村、~207_加州村、~208_松樹坪村、~209_溪上村、~210_烏石村、~211_鐵洋村。
和平鎮 代碼350781108
轄1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001_禾鳳居委會、~201_坎下村、~202_坎頭村、~203_朱源村、~204_鹿口村、~205_黎舍村、~206_和平村、~207_危沖村、~208_羅前村、~209_茶源村、~210_坪上村。
肖家坊鎮 代碼350781109
轄11個村委會:~201_肖家坊村、~202_坊前村、~203_登高村、~204_將石村、~205_孫家村、~206_將上村、~207_新厝村、~208_琢石村、~209_中際村、~210_黃家際村、~211_黃家山村。
大竹鎮 代碼350781110
轄6個村委會:~201_謝墩村、~202_官墩村、~203_大竹村、~204_吳坑村、~205_洋坑村、~206_龔家排村。
吳家塘鎮 代碼350781111
轄6個村委會:~201_吳家塘村、~202_坊上村、~203_行嶺村、~204_鐵羅村、~205_楊家墟村、~206_莊塘村。
桂林鄉 代碼350781200
轄8個村委會:~201_惠林村、~202_桂林村、~203_槎口村、~204_下嵐村、~205_蓋竹村、~206_余山村、~207_大嶺村、~208_橫坑村。
張厝鄉 代碼350781201
轄6個村委會:~201_張厝村、~202_祝嶺村、~203_山源村、~204_九豐村、~205_梨村村、~206_俞厝墩村。
金坑鄉 代碼350781202
轄8個村委會:~201_下黃街村、~202_湖溪村、~203_重下村、~204_金坑村、~205_大常村、~206_下堡村、~207_隘上村、~208_山隔村。
旅遊景點
〖天成奇峽〗
天成奇峽風景區方圓1200公頃,位於邵武市西南肖家坊鎮,是福建省國家自然保護區之壹。景區屬東南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暖濕潤,冬暖夏涼。區內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景觀獨特,渾然天成,原始森林、奇山景觀、古莊古廟、蜿蜒溪流,展示出樸拙的自然風貌和原始生態的神秘氣息,是壹個集植物種類、動物資源、昆蟲世界的天然寶庫,又壹處不可多得的科研考察、休閑度假、旅遊觀光的理想之地。
景區內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呈連綿起伏、層巒疊嶂的丹霞地貌,擁有數以千計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雞冠山雄偉挺拔、田螺峰獨然挺立、天馬峰騰雲駕霧、獅子峰張嘴長嘯、巨龜巖怡然自得、姐妹峰婷婷相偎,還有雙獅戀、猴王峰、天榜、馬鞍峰、巨舟峰、鴛鴦壹線天、老鷹崖、古塔峰、壽星巖、天筍峰、雙馬峰、五鐘山、五虎朝獅、聖人唇、海龜石、小天下第壹關、仙人浴池等等,不勝枚舉。在其中賞其峰湧瀑,觀丹崖茂林,聽松濤鳥語,遊曲溪逐浪,攀登臨絕頂,覽千峰擁翠,秀麗的丹山碧水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錦溪是橫穿景區腹地的壹條動態帶狀水景,蜿蜒穿行於群山之間流入金湖,形成九曲十八彎,集“雄、奇、險、秀、幽”之大成。溪流全長8公裏,水面寬1.5-10米,深淺不壹,淺則十幾公分,最深處達6米,兩岸山崖植物繁茂,郁郁蔥蔥。整條溪水輾轉於巖體裂隙巷谷之間,河谷郁閉縱深,兩巖多絕壁對峙,奇峰相間,峰回溪轉,河谷呈“u”型,急流淺灘與平靜深潭交替相間,泛竹筏漂流,或穿梭谷底,或激流淺灘,時而遊弋地縫,時而飄忽林間,鳥唱蟲鳴,花草芳馨,空氣清新、沁人肺腑,既能讓人體味“小家碧玉”的溫婉,又能讓人感觸驚濤裂岸的蕩氣回腸。仙人臺為九龍溪漂流的最佳景點之壹,是臨溪壹座崖頂呈半弧狀外傾約110°的巨大山體中部的天然崖穴,可容千余人。臺面巨石數十塊,似巨鏡、元寶、桃、李等,根部的古墓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整個山體為暗褐色,崖壁上數百計壁穴,氣勢宏偉,極為壯觀。
景區境內植被茂密復雜,林相保持較好,生物資源豐富,昆蟲種類繁多。其中長葉榧、江南油杉、沈水樟、紅豆樹、香果樹等8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樹種,具有欣賞和開發價值的觀賞植物275種。區內還有數十種哺乳動物、百余種鳥類,728種昆蟲,宛如壹個天然的動物樂園。
〖和平古鎮〗
和平,雖為閩北邊陲的山區小鎮,卻有著千余年悠久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國家旅遊資源評定課題組負責人、福建師大旅遊系主任袁書琪教授評價和平古鎮是:“壹處全國罕見的城堡式大村鎮”。當今中國古建築學泰鬥、清華大學教授陳誌華和省建築設計院院長、總設計師黃漢民以及省建委高級工程師林萌新等專家學者都不約而同地評價:“和平鎮保留如此完整的古街區,全國少見,堪稱‘福建第壹街’”。
和平古鎮雖然僅是村鎮,但不僅有古城堡及譙樓,有袁崇煥題額的聚奎塔,有創建於五代的和平書院,還有縣丞署、舊市三宮、舊市義倉、謝氏莊倉和中乾廟、下城廟、光源寺以及廖氏、黃氏、丁氏、趙氏、上官氏等家族祠堂,其中廖氏、黃氏、李氏的三座大夫第及陳氏“貢元”宅等都堪稱古民居瑰寶。整個古鎮區連接南北城門的是壹條長600余米的青石板古街,古街形成於唐天成初,街兩面分布著近百條縱橫交錯呈網絡狀的古建卵石巷道,城堡內古鎮區面積9公頃。專家評說:“和平古鎮是漢族經濟、文化南移過程中留下的見證,具有歷史的階段性、代表性”,“是漢族文化從中原進入福建後融入當地文化而形成的積澱和縮影。”
全國著名歷史名城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認為:和平古鎮的建築保留得不錯,整個建築格局,建築的風貌遺存基本完整,價值比較高,文化積澱深厚。建築是壹個國家和民族或壹個區域的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從和平書院、上官家族、黃氏家族的歷史就是最好的佐證。和平書院創辦於五代後唐,是中國最早創建的書院之壹,不但開了宗族辦學的先河,更營造了和平千余年來讀書求學、重視教育的氛圍。千余年來始終教育發達,文風熾盛,英才不斷,名人輩出,宋至清,和平書院培養進士即有137名,明清時期的“貢士”、太學生更是數不勝數,著名文學、書法家也屢出不窮,古鎮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進士之鄉”。上官家族是中國幾個朝代的顯赫家族,也是和平古鎮歷史上的名門望族,這壹家族重教、重學,整個家族在歷史上出進士60多人。最鼎盛時期,同朝為官達70多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和平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當時諸多名家到和平講學,如朱熹在和平講學,也吸收了和平的壹些思想文化。和平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傳統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和不少中原傳統文化融合當地土著文化而形成的獨特習俗,由此而形成了歷史文化的積澱和縮影。如和平書院的創始人、後唐工部侍郎黃峭就身體力行,倡導開放思想,黃峭有21個兒子,除3個孩子留鄉外,其余在成年後各奔東西,目前全世界的黃峭宗親有4200多萬人,黃峭的壹首《遣子詩》是海內外大多數黃姓的“認祖詩”,各地峭公後裔均將此詩收入族譜,作為祭祖認祖的憑據。至今閩、粵、贛等省和臺港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大多黃姓宗族均以此認黃峭為紫雲黃氏開基始祖,每年均有大量海內外後裔前來尋根認祖,祭掃祠堂。黃峭公祠也壹直香火旺盛,為古鎮平添了許多熱鬧的景象。
〖黃氏峭公祠〗
黃氏峭公祠:[和平鎮上井村·清代·市文物保護單位] 後唐工部侍郎黃峭的子孫後裔為紀念其先祖,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建。祠占地面積約260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四合院式,面闊五間,通進深28米,穿鬥式木構架,硬山頂,周以封火墻。
〖和平書院〗
和平書院:[和平鎮西門·清代·市文物保護單位] 五代後唐工部侍郎黃峭晚年棄官歸隱時創建。現存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建。書院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坐東向西,四合院式,單進,面闊五聞,穿鬥式木構架,硬山頂,周以封火墻。天井兩側有木構雙層廂房。
〖李綱祠堂〗
李綱祠堂:[李綱路168號·清代·省文物保護單位] 原稱“丞相太師忠定李公祠”。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始建,後幾經遷建,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重建於今址。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五年(1835)及1929年、1938年重修。1984年復修,並辟為“李綱紀念館”。祠堂占地砸積約2600平方米,坐南向北,由門廳、廊房、正殿、偏殿及庭院、花園、碑亭等組成。正殿面闊、進深均五間,擡梁、穿鬥式木構架,懸山頂。祠內存明代《重建丞相太師忠定公祠記》碑,大理石質,圓首,高1.83米,寬0.7米,篆額。碑文學士王直撰,行楷,直下740字,記載明正統年間(1436— 1449)復建李忠定公祠於府學大成殿之東。
〖邵武特色小吃〗
包糍與靠粘提
邵武不像是福建口味的涵蓋區域,至少和正宗的福建菜系風格有差別。整個閩北地區因為氣候濕潤,氣溫在福建裏偏冷,所以普遍的口味偏為鹹辣,口味較重,閩北人在味蕾的分布上更偏向於地緣上更近的江西。閩南、福州人到邵武看滿街染紅,肯定忒是撓頭捎耳。邵武封閉,沒有諸如海鮮之類奢侈品,所獲多是壹些山珍。
邵武小吃,第壹印象是,那幾層壹摞的美味小吃,蒸屜裏拿出,壹點醬,壹點辣。每個邵武人都是在拿紮提、靠粘提淡淡堿香的侵淫下長大,胃裏泛著濃濃的故鄉情思,絕美了。離鄉幾年,每次夢回,必然對靠粘提縈縈不忘。
右上圖墨綠色的便是拿紮提,黃色的為靠粘提。以邵武人的口胃更傾向於拿紮提。拿紮提不論是做法還是口感都強過後者。
考證靠粘提的名號也是件有趣的事,百口之言、莫衷壹是,且說來,不敢說哪種必然是正宗,只是多幾個選擇,看起來更有事實說服力壹些。
壹曰“靠粘提”。靠粘者,大概意即靠著粘性將幾片薄片粘合在壹起而成壹糕,從制作方法上看似乎有點道理。再從口感上看,蒸熟後也略有些粘,粘卻不黏牙,口感不錯,也成道理了。
壹曰“尻莊糍”。尻莊者,音為邵武方言中的“腳跟”,整個糍看起來就像腳跟,形象的表形。可是奇怪,尻在古代漢語裏是“大腿”之意,為啥在邵武方言裏又作腳跟解了。莊在古代漢語裏有“樣子、表現”的意思。整個詞組可以解釋成形狀像腳跟樣子的糍,描述的賊形象啊。
壹曰“高山提”。這個最沒有事實論據來說明。當壹般小孩不知尻莊、靠粘時,高山便是讀音最為接近也最是簡單易懂的詞組了。“登高山”也是邵武名勝熙春山的俗名。高山提是否與邵武風景又有所關系?引申地理概念而來,也是道理。反正大家都懂,不用含糊的考證,在邵武,壹說高山提,囫圇間大家也都意會了。
靠粘提多是沿街三輪車叫賣。三輪平板上擱著煤爐,架口鍋,放個大蒸籠,多為三四屜,販者便邊走邊喊。那種意蘊並不是外鄉人所能體會的,在邵武人看來,那種抑揚的叫賣,沿街飄飄而來又緩緩而去;那陣米的清香,沁入肺腑後再慢慢消失在空氣裏。難以言表的舒坦,尤是在外新歸的邵武人,對此最為傾心,視為家鄉第壹絕味。
邵武人吃著靠粘提的心情,壹如北京人對豆汁、炸醬的情有獨鐘,吃著便是壹種享受了。街邊或站或坐,靠著簡單的座椅,呼朋引伴的喊殺著吃。或是吃著太辣,狂呼著氣,鯨吞著水,樣子殊是癲狂。說是癲狂,有些誇張,但邵武人享受的心情不差。街頭巷尾,食堂飯店無處沒有此物,吃來絕是享受。
靠粘提做法其實不難。選上好粳米與秈米按壹定的比例混合,浸泡後磨成米漿。將沈澱的米漿放入熱鍋內攪拌成半熟狀起鍋。在攪拌過程,邊攪拌,邊倒入適量的天然堿水。將富含堿的植物燒成灰,放水浸泡,過濾出天然堿水,供做糍之用。接著將半熟的米漿團搓成條,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圓餅狀,捏成周邊微上翹、中間凹的橢圓薄片,如同用腳跟擠壓而成壹般。再將5至6片薄片疊成躉,放入籠屜用旺火蒸。蒸時糍上面要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
見過捏制的過程,指尖飛動,捏的飛快。蒸熟後,將靠粘提每片分開偶爾還能看見當時留下的指紋。據說正統的靠粘提必須得六片,討壹個吉祥兆頭。但現在商家所賣多是五片,為了便於計算價格。
米粉肉是要得的。沒有米粉肉在上面蒸著,靠粘提多了些生澀之味,少了點珠圓玉潤的口感,色澤上也沒有如滋潤過的光澤。就著米粉肉吃靠粘提是珠聯璧合得絕配。米粉肉鮮美、油而不膩,壹口下去滿嘴生香;腳跟糍辣香交融,令人滿口生津。靠粘提上沾染著肉香,感覺極佳,又因為蒸制過程中肉的滋潤而滌去了米的生澀而憑添了口感。米粉肉將壹半的豐腴滋潤了靠粘提,肉質變得肥而不膩;在米膏上蒸熟,又吸收了天然的米香。壹口肉,壹個靠粘提,不可多得啊。
靠粘提還有滿多創新做法,比如炒來吃。這對於在外邵武人來說不啻是個享受,靠粘提凍好,帶著回去,需要時切成片、絲炒來吃,可以分片炸,可以做火鍋,可以像白果般或煮或炒雖然少了原汁原味沾醬吃的愜意,但在外鄉也是難得的口舌之美。
提到邵武小吃就不得不提到辣椒。邵武地處山區,氣候偏寒,但凡土生土長的邵武人都是吃辣的能手,即使外來人員在邵武呆久了,也是會被同化的。因為地勢,氣候的緣故,本土的辣椒同別處的辣椒不同,有壹股清甜的味道。邵武人把辣椒收成後,從青辣椒開始,單炒、配菜,到紅辣椒制成剁辣椒,粉,塊。在邵武,辣椒是廚房的必備調味料,這點就類似於福州市的糖。每家每戶的調味罐裏除了鹽、雞精必然就是辣椒。
邵武人好把青菜都曬成幹的,做成各種口味。常見的有把蠶豆熟了,摘頭去尾,洗凈,放入鍋中,加鹽煮熟,放在太陽下曬幹,存在罐裏,想吃時嚼兩根,鹹香的,還是濕幹的豆香從唇角溢出。。。嗯。。。
還有壹種最為常見的就是“泡蘿蔔子”,在各個菜市場或者超市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是邵武人配稀飯的經典小菜。蘿蔔曬幹後切成條,放入幹的紅辣椒,浸入米酒中,加上鹽,十天過後開封,就可以吃了。滿盆清香,米酒也微微泛紅,夾壹根蘿蔔條,咯吱做響。。
2021年4月,邵武市上榜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第52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邵武市上榜。
2020年10月,生態環境部授予邵武市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0年10月,福建省文旅廳公布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態旅遊示範縣(市、區)名單,邵武市上榜。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邵武市入選。
2019年3月,邵武市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原中央蘇區片區、閩浙贛片區)。
2018年8月,邵武市獲得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15年3月,邵武市獲得第三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殊榮。
2005年9月,邵武市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