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自高自大,大多音響發燒友不具備電子基礎知識和聲學知識,普遍進入壹個誤區,以為器材越高檔越發燒,燒到說糊話,如,換壹根幾百元的音頻線,就能聽出水力發電的區別。其實音響設備工作電源為直流電,不管水力發電還是火力發電,都必須整流穩壓為真流電,只要電源功率充沛穩定就可以。
音響發燒友追求HiFi,就是高保真。什麽叫真?原汁原味。過去劇場裏無電子設備,樂隊,演員,那聲音才是原汁原味。通過話筒錄音擴大,聲音就已經失真。
原汁原味,不壹定好聽。如,演員臺上用的話筒,可根據演員嗓音定制,給以修飾,高音不足補高音,低音不足補低音,後臺還有調音師在調音。
任何音響器材,再高檔,也都是對音樂的修飾,美化,使人聽起來感覺悅耳動聽,而是否悅耳動聽,因人而異。
和什麽出身有什麽關系呢?難道喜歡吃牛肉還非得自己養牛才行?
科班出身只能造出漂亮的音頻數據但決造不出耳朵能接受的好聲音
說到底,聽音樂發燒,正身就是壹種感覺。對音響音質的評價,也就是人的聽覺,甚至身體。對音響聲音感覺的評價。不管是金耳還是木耳。自己感覺舒服就行了。象林彪,他的感覺就是槍炮聲加上吉普車的顛簸就舒服 。壹些燒友有錢,願意為買水電,火電聲音,如何花錢,那誰也管不著。商家正是看上這點而故弄玄虛,沒有壹點理論基礎,願意買單。那是這些人的幸福。普通人還是應該理智些,看著自己的錢袋,不被忽悠,理性發燒那才能是真的享受音響的樂趣
請問科班出生的 壹部音樂作品分幾個聲部 音樂的色彩 織體 配器手法 各種樂器 應該演奏那個聲部 知道嗎?
沒有為什麽,正常,音響發燒友本來就是很小的小眾,按比例算能有幾個科班?科班出身肯定有,我大學物理系畢業算半個科班吧?對電子技術很感興趣,玩音響也有20多年了,幾臺膽機都是自己設計安裝調試的,只是比較理性。
音響發燒友主要指發燒友。均指有器材和線材發燒友,還有音響推手、就是所謂金耳仔,加上音響器材老板。這個發燒團隊是相互推薦依賴生存的。很多發燒友應該是初級音樂愛好者,會欣賞音樂的節奏,跟隨音樂旋律 進入音樂享受璄界。隨之而來就有音樂樂器演奏的聲音還原,繼爾出了現場場景。總之,難得糊塗最好。為什麽很多班科出身的人很少與發燒友為伍,因為他們專業明白音樂的傳播是樂器,真正置身樂隊演奏現場才能享受音樂的真實感。
切,這好理解,音響發不發燒不是比文化的,直接比米銀,沒米的胃口再好也吃不飽,什麽“耳油”“樂迷”呀全放屁,壹句話:管妳是幹什麽的?不愁錢的玩音響就可發高燒[大笑][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