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愛麗絲》(fürElise)是貝多芬創作的壹首鋼琴小品。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河的偉大作曲家。人們都比較熟悉他的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和歌劇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為數不多的器樂小品,也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鋼琴小品《獻給愛麗絲》就是其中比較著名的壹首。但樂譜發現於1867年,因此貝多芬生前並未發表。
《獻給愛麗絲》形象單純技巧淺顯,顯然是為了適合於初學者的彈奏程度。發表以後,不脛而走,幾乎成為初學者必彈的曲目之壹。樂曲以回旋曲式寫成,環繞基本主題,有兩個對比性的插段,壹開始出現的主題純樸親切,刻畫出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形象。這壹主題先後重復三次,中間有兩個對比性的插部。第壹插部建立在新的調性上,色調明朗,表現了歡樂的情緒;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襯托下,色彩暗淡,節奏性強,音樂顯得嚴肅而堅定。壹連串上行的三連音及隨後流暢活潑的半音階下行音調,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的第三次再現。樂曲在歡樂明快的氣氛中結束。
以下是《致愛麗絲》鋼琴單手簡譜(如用單手可只彈上面壹行主旋律部分,待熟練以後再把左手加進去):
“卡農”原意為“規則”。指的是復調音樂的壹種寫作技法。其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壹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壹聲部的旋律。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曲”。我們熟悉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壹種。卡農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後人常采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也常用卡農手法,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約翰·帕赫爾貝爾, 1653-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
準確地說,作為壹種曲式名稱,卡農並非特指壹首曲子,其原意為“規則”,“同壹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壹如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纏綿至極。
以下是《卡農》鋼琴單手簡譜(如用單手可只彈上面壹行主旋律部分,待熟練以後再把左手加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