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粵劇伴奏樂器有哪些?

粵劇伴奏樂器有哪些?

分類: 文化/藝術 >> 文學 >> 戲劇

解析:

粵劇的伴奏樂器,分管弦樂和打擊樂兩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揚琴、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又分"硬弓"、"軟弓"兩種不同的組合。"硬弓"使用的樂器有二弦、短喉管、長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橫簫等,與打擊樂高邊鑼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洪亮剛硬,多用於伴奏傳統劇中的排場和比較激烈的情景。"軟弓"所用的樂器有二胡(南胡)、中胡、高胡、椰胡、大胡、揚琴、琵琶、小三弦、中三弦、中阮、大阮、長喉管、洞簫等。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采用西洋樂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與打擊樂器文鑼鼓(或蘇鑼鼓、中低音京鑼鼓)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纖細柔和,用於伴奏抒情的唱段和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細致刻畫。打擊樂器有蔔魚(板)、測板、沙鼓、雙皮鼓、大鈸、文鑼、高邊鑼、蘇鈸、蘇鑼、單打(高音小鑼)、戰鼓、大鼓等。並有壹套比較完整的多種類型節奏的鑼鼓點。

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壹,也是我國南方影響非常大的壹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最初興起於廣州、佛山壹帶,現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臺灣和香港澳門等地。由於海外的華人有許多是廣東人的後裔,所以在海外的華僑聚居的地區也常有粵劇演出。粵劇以唱梆子、二簧為主,又保留昆山腔、戈陽腔、廣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樂曲和時調,唱念均用廣州方言,因此又稱"廣東梆簧"、"廣東大戲"、"廣府戲"。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陽腔、昆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廣東本地戲班演出的聲腔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很大,所唱聲腔是壹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從現在粵劇的音樂中還可以看出弋陽腔和昆腔的痕跡。清代道光年間,廣州的戲班分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戲,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動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間外省戲班來粵者甚眾、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豐富的養份,藝術日臻成熟,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昆山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為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為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陽腔、廣腔,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 此時的本地班已經與外江班"判然迥殊",進而逐漸形成粵劇。

清鹹豐四年(1854),粵劇藝人李文茂,率領梨園子弟與天地會陳開所部壹同響應太平天國起義,自封為王,清 *** 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戲。禁令壹下,本地班沈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間,粵劇的藝人只能搭班加入漢劇和徽劇的戲班,或者掛著京劇等別的劇種的名進行演出。這樣,粵劇中的梆子腔和簧腔開始合流。後來,粵劇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過了梆子。清鹹豐十壹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興起。同治年間(1862-1874),粵劇藝人又公開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過河南、浙江、廣西、雲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門等地演出。

粵劇恢復演出後,在劇目內容和表演藝術上,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辛亥革命期間,粵劇藝人受春柳社新戲(文明戲,即早期話劇)的影響,組織"誌士班"宣傳革命民主思想。在這種新思想的浪潮下,粵劇開始改良,其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20年左右,粵劇從語言上徹底地本地化,從"戲棚官話"改為用粵語,演唱方法也改為本嗓,放棄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風格和唱法上統壹起來。

1920年前後,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資本主義商業的日益發達,有些粵劇班社也以廣州及香港、澳門等大城市為活動據點,習慣上稱之為"省港班"。"省港班"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大都市的大劇場裏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戲、話劇和電影的手法,從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表演程式、舞臺布置到演出劇目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它的基本聲腔以梆子二簧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間說唱曲調,引進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樂。伴奏樂器還使用了小提琴、薩克斯、電吉它、爵士鼓等西洋樂器。表演程式大為簡化。角色行當由原來的十大行當,變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劇目的編排要照顧到六大臺柱的戲分。劇目上大量地編演新戲,傳統戲很少上演。新戲大量改編自電影、外國小說、通俗話本、話劇,還有壹些杜撰的劇目。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是粵劇發生重大變化的年代,也是被稱為"薛馬爭雄"的時代。文武生薛覺先和醜生馬師曾對粵劇的革新都頗有貢獻。薛覺先接近京劇風格,表演技巧比較全面,生旦凈醜無所不能,有"萬能老倌"的綽號,但以小生為出色,代表性劇目有《胡不歸》等四大悲劇。馬師以醜角取勝。他在以"孤寒種"(吝嗇鬼)為主角的組劇中,盡情揭露封建財主資本家的醜態,有莫裏哀之風。不但在兩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為廣大觀眾所傾倒,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他們和小生白駒榮、小武桂名揚被稱為粵劇"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醜的廖俠懷)。實行男女合班後,上海妹創造了粵劇女腳特有的抒情唱法,後以紅線女影響最大。同時,廣州的羅品超、文覺非、陳笑風和香港的新馬師曾、何非凡、林家聲等也都各有擅長,頗有影響。

新中國建立後,大力扶植粵劇的傳統風貌,在革新的同時,也繼承了粵劇的優秀傳統。新中國成立初期,勝利越劇團在廣州首演解放區改編的粵劇《九件衣》,被評論界譽為"越劇革命的第壹聲號炮"。從廣州解放至1952年,在廣州劇場上演的舉目多達壹千七百余個。粵劇界積極挖掘、繼承優秀傳統,在藝術上進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當代生活,使表演更富於生活氣息等方面都有改進,不僅演出了很多優秀劇目,而且培養了壹批新人。1958年,成立廣東粵劇院。到1982年,廣東省已有粵劇團七十余個。

三十多年來,思想和藝術質量較高、比較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劇目有《平貴別窯》、《羅成寫書》等。移植改編的劇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較好的有《柳毅傳書》、《寶蓮燈》。新編的歷史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中,已經攝制成影片、影響較大的,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藝術特點

早期粵劇的藝術特點與漢劇、京劇、祁劇等相近。後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粵劇的"梆簧",由於用方言演唱,並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與壹般皮簧戲不同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粵劇唱腔音樂以板腔體為主,曲牌體為輔。板腔體有梆子、二黃兩類,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嘆板、煞板等板式;二黃有首板、慢板、二流、滾板等板式。此外,還有西皮(相當京劇的"四平調")、戀壇、南音、板眼、木魚、粵謳等腔調。南音、木魚、板眼唱詞結構雖與梆子、二黃不同,但唱腔旋律的方法相同;西皮、戀壇依曲填詞,其唱詞句格卻與梆子、二黃相似。曲牌有牌子和小曲兩類。牌子大多自昆曲和弋陽諸腔中吸收,少數為廣東民間禮儀牌子樂曲;小曲包括戲曲過場音樂、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如〔柳青娘〕、〔梳妝臺〕、〔賣雜貨〕、〔玉美人〕以及創作的新曲〔尋針〕、〔催歸〕、〔恨填胸〕、〔戲妲己〕等,兩類除創作的新曲外,多數屬器樂曲,有較固定的旋律。

粵劇的武戲表演藝術保持了早期"過山班"粗獷、質樸的特點。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鬥、滑索、踩躋、運眼、甩發、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為基礎,包括剛勁有力的靶子、手橋、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臺功。腳色登場後,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頗罕見。粵劇的劇目以生旦戲為多,重唱輕做,文戲多於武戲,並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創造壹些新的表演程式,又從電影、話劇中借鑒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靈活,通俗而細膩,偏重寫實的表演風格。

角色行當

原分為末、生、旦、凈、醜、外、小、夫、貼、雜10大行, 以後行當愈來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戲班論位"的慣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總生、小生、公腳、大花面、二花面、男醜、女醜,此外還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戲班實際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醜五行,其余行當成為次要的行當。

武生:

又稱須生,近似京劇的老生。扮演掛須的中年或老年角色,多為劇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位的文官武將,文武兼備的角色,武生的劇目多屬袍甲允,排場復雜,表演豐富,重功架和唱功,要求武生底功要厚實,腰腿功夫過硬,舉手投足適度得體。如表現人物的激憤心情時,要跪步走單邊配以左右拂須動作,還有"震翅"、"震面"、"震手"等特技。武生在戲班被稱為"騎龍頭"的行當,又可分為"軟功"武生和"硬功"武生。軟功武生講究唱、念和功架的表演,扮演的人物如《六郎罪子》的楊六郎,《蘇武牧羊》的蘇武,著名演員有新華、新白菜等;硬功武生註重腰、腿功夫和功架表演,所扮人物如《六國封相》的公孫衍等。

小武:

又名"筆貼武",相當於京劇的武生。扮演青年、壯年的英雄俠客或江湖好漢,多為武打戲中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小武以做功見長,撲打跳躍、長靠短打,均應擅長;又以少林武功為正宗,註重"南拳"的運用;身段功作穩健遒勁,幹凈利索;念白要緊、快、清、實,壹氣呵成而又字字清晰。小武又可分為"白面"小武和"紅面"小武兩類,紅面小武身段威武利索,動作火爆熾烈,重視武打技擊和眼神的運用,扮演的人物如《馬福龍賣箭》的馬福龍,《西河會》的趙英強等;白面小武重唱不重武,表演倜儻溫文,如扮演風流儒將周瑜,突出周瑜的心胸狹隘,

花旦:

青年婦女的角色由花旦扮演,有貴有賤,可文可武,或正或邪。花旦又有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之分,正印花旦大多飾演大家閨秀、名門淑女和巾幗英雄,如《二度梅》的陳杏元,《西廂記》的崔鶯鶯,《寒江關》的樊利花;二幫花旦壹般扮演刁詐淫邪的女性,如《金蓮戲叔》的潘金蓮等。

正旦:

多扮演端莊嫻淑的女性角色,如《三娘教子》的王春娥,《仕林祭塔》的白素貞。

正生:

扮演老成持重的文士朝臣和皇帝壹類角色,大多是正面人物,如《六國封相》的蘇秦,《玉皇登殿》的玉皇大帝等。

總生:

原在壹些劇目扮演主要角角,偏重唱功,如《沙陀國借兵》的李克用,《借東風》的魯肅等,可掛白須、黑須、蒼髯等;後來逐漸轉為扮演帝王、朝臣、員外等配角。

小生:

經常扮演溫文爾雅、風流倜儻的青年書生、學士壹類角色。多演唱功戲,重吊嗓,要求音色圓脆,真假嗓結合:身段動作要瀟灑大方,柔中帶剛。飾演的人物如《寶玉怨婚》的賈寶玉,《王大儒供狀》的王大儒,《評雪辯蹤》的呂蒙正。

公腳:

主要扮演年老善良的正面人物,包括貴賤尊卑各種角色。所扮人物年邁卻體健,善良而又剛正。對唱念要求蒼涼雄渾,字正音清,鏗鏘有力。動作講究眼神和須功的運用。扮演的人物如《百裏奚會妻》的百裏奚,《三娘教子》的薛保。

大花面:

又稱"外腳",扮演權傾朝野的重臣,或險詐陰毒的奸雄,如《十奏嚴嵩》的嚴嵩,《連環記》的董卓等。

二花面:

扮演忠烈豪爽、或暴躁乖戾的人物。動作粗獷,手指多作虎爪狀,拉山時手高過頭,平時多作八字腳或丁字腳側立,雙眼直視前方地扮演的的人物如《王彥章撐渡》的王彥章,《蘆花蕩》的張飛,《荊軻》的秦始皇。

男醜:

又稱"網巾邊",多扮演性格滑稽詼諧、舉止狡黠的人物,分為文醜和武醜兩類。文醜扮演的人物如《山東響馬》的廣東先生,《盲公問米》的盲公;武醜扮演的人物如《時遷盜甲》的時遷,《攔馬》的焦光普。

女醜:

又稱"竹筍"、頑笑旦,專門扮演詼諧風趣的老年婦人,或不正派的媒婆、鴇母、惡家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