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寂的日子裏,貝多芬的耳朵完全失聰。作曲也更難了,但戰鬥不息的貝多芬知道自己不能放下筆,不能離開音樂。他請人特制了壹支小木棒。在創作時,他把小木棒的壹端插在鋼琴箱裏,用牙齒咬住另壹端,利用小木棒的振動,來“聽”自己彈出的旋律的效果。1823年,貝多芬便靠這獨特的裝置完成了規模龐大的《莊嚴彌撒曲》,獻給大主教魯道夫,以求取世界的和平。全曲嚴格按照彌撒祭曲的程式寫成,分為五個章節。分別為“我主憐我”、“榮耀歸主”、“我信我主”、“聖哉、聖哉”、“神之羔羊”。隨著世界鬥爭局勢的發展,貝多芬看到了群眾的力量。憑藝術家的敏銳的直覺,貝多芬把目光投向了人民。“人民藝術家的作品,應該為窮苦的人們服務。”貝多芬這樣說。
1824年,貝多芬在新的激情下完成了《第九交響曲》(也稱《合唱交響曲》),這是貝多芬最後壹部力作。它表達了世界人民對於封建專制的反抗與鬥爭,對於自由的追求與渴望。貝多芬的朋友聽說他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紛紛寫信要求欣賞壹下,貝多芬答應了。劇場選擇在維也納的卡德劇院。1824年5月7日,沈寂多年的貝多芬出現在樂池中。久違的觀眾報以壹次又壹次熱烈的掌聲。當時,國王出現人們也只給以3次鼓掌歡呼。偉大的貝多芬壹出現,人們都狂熱起來,歡呼竟達5次之多,從未出現過的盛況把維持秩序的警察都驚呆了,好壹陣過後,才紛紛跑出來制止過分狂熱的場面。貝多芬雖然聽不見,但也被眼前的場面所感染,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演出開始了,貝多芬情緒激昂地站在樂隊前。雖然他聽不見任何壹種樂器的聲音,也聽不見歌者的演唱,他只憑自己的記憶,憑著自己的激情全力指揮下來。聽眾完全被這久違的充滿激情的音樂所陶醉。他們如癡如狂,為之歌為之泣。演出獲得了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