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歌曲的創作背景:伊薩科夫斯基在張鼓峰事件發生時寫出了詩歌《喀秋莎》,勃蘭切爾進行了譜曲。
1938年,張鼓峰事件發生時,正值琿春地區的夏秋季節,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就是從這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蘇聯著名作曲家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蘇聯,在蘇維埃***和國聯盟中頓時掀起了壹次愛國主義的熱潮。
喀秋莎,是壹首二戰時蘇聯歌曲。此曲於1938年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由知名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Лидия Русланова)首次演唱。
《喀秋莎》的社會影響
這首歌曲創作於1939年,但當時並沒有流行,是兩年後發生的蘇聯衛國戰爭使這首歌曲脫穎而出,並伴著隆隆的炮火流傳了開來。如此說來,恰恰是戰爭使《喀秋莎》這首歌曲體現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價值,而經過戰火的洗禮,這首歌曲更是獲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這首愛情歌曲竟在戰爭中得以流傳,其原因就在於,這歌聲使美好的音樂和正義的戰爭相融合,這歌聲把姑娘的情愛和士兵們的英勇報國聯系在了壹起,這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使得抱著冰冷的武器、臥在寒冷的戰壕裏的戰士們,在難熬的硝煙與寂寞中,心靈得到了情與愛的溫存和慰藉。
戰後,蘇聯當局為了表彰《喀秋莎》這首歌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專為它建立了壹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應該是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