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強烈需要15首中國音樂作品及其作曲家,作品寓意和內容或場景

強烈需要15首中國音樂作品及其作曲家,作品寓意和內容或場景

1. 梁山伯與祝英臺 (何占豪 陳鋼)

1959年寫成並初演。當時,何占豪是上海音樂學院的青年學生,為探索交響音樂的民族化,選擇了這壹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為題材,吸取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成功地創作了這部單樂章帶標題的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從故事中擇取“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和“墳前化蝶”三個主要情節,分別作為樂曲的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的內容,以表現這對青年男女的忠貞愛情,和對封建宗法禮教的控訴和反抗。最後化蝶的描寫富於浪漫主義色彩,反映了人民的願望與理想。作品在音樂形象的塑造上並非是越劇“卡戲”式的模仿,而是根據協奏曲的形式特點,對原劇內容和曲調進行綜合提煉,加以發展和創造。結構上根據標題內容的需要,運用了西洋協奏曲中的奏鳴曲式,很好地表現了戲劇性的矛盾沖突。在藝術處理上,為了充分發揮交響性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吸收了我國戲曲中豐富的表現手法,如在呈示部尾吸取了戲曲中歌唱性的“對話”形式,用來表現“梁祝相愛”的主題;展開部中的“哭靈投墳”則用了京劇中的倒板和越劇中的囂板。

在小提琴演奏上,借用了我國民族樂器的某些演奏技法和效果,聽來別有風味。這部協奏曲旋律優美,色彩絢麗,通俗易懂,藝術性很強,在國內被譽為“民族的交響音樂”,國外音樂評論家則稱它是“《蝴蝶的愛情》協奏曲”;是壹部“迷人、新奇、具有獨創性的作品。”

2. 良霄(劉天華)

良霄,(二胡獨奏曲),原名《除夜小唱》,劉天華作於1927年。這是劉天華著名十大二胡名曲之壹,為除夕之夜即興之作。曲調音樂形象單壹、抒情、清新、明快,給人的怡然自得之感,族律輕盈柔層展開,引人入勝,充滿了詩情畫意。

樂曲由四個樂句組成,悠揚如歌,情緒活潑開朗,表達了歡快的心情,作者借用了中國詩歌的起、承、轉、合的手法,使旋律層層展開並壹唱到底,曲中歡快的情緒,能使人產生強烈的***鳴。

3. 新疆之春 (馬耀中 李中漢)

《新疆之春》小提琴獨奏曲,是由馬耀先和李中漢於1956年創作的。當時兩位還都是西安音樂學院的學生。先是由馬耀先寫出了作品的初稿,然後,李中漢參加修改並添寫了華彩段和鋼琴伴奏(本樂譜采用了司徒華誠編寫的華彩樂段)。作品首演於1958年,同年署名耀中由音樂出版社出版。後來,還被陳又新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小提琴曲集》。以及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1949-1979小提琴曲選》。

《新疆之春》旋律歡樂優美,熱情奔放,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族民間音樂風格,生動地表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新疆人民歡樂的生活情趣。該曲曾被改編為重奏、齊奏、管弦樂和民樂合奏等多種器樂曲形式。為單三部曲式。第壹部分的主題強勁有力,並以裝飾音鑲嵌的二分音符長音起始,音樂逐漸分裂,轉入以跳弓演奏的活潑跳躍節奏音型,繼而出現流暢華麗的連弓奏法。中段先後轉至D大調與原調性A大調,在雙弦上演奏舞蹈性節奏的旋律,以表現人們跳起歡樂的手鼓舞的情景。音樂進入高潮後,突然引入壹段以左手撥弦、和弦音型以及快弓奏法交替出現的華彩樂段,然後進入主題再現的第三部分。曲尾出現三小節以核心音調材料構成的慢速尾奏,小提琴與鋼琴同奏壹個強有力的和弦,幹凈利落地結束全曲。

4. 在銀色的月光下(王洛賓)

《在銀色的月光下》,歌曲旋律動人,但源頭模糊,據說王洛賓先生是聽了壹位塔塔爾族的青年演唱了這首歌曲後記錄整理的,而多年來人們壹直認為它是塔塔爾族民歌。而經過編導的認真調研,至今沒有找到它的源頭。

多少中國人吟唱、彈奏的青海民歌.這首歌裏面對往事深濃依戀的感情,追憶背叛自己的戀人的歌曲,無限思憶訴諸月光下,溫婉低沈.只有中國人才能演繹出這首歌裏面對往事深濃依戀的感情,也只有潛心修造音樂與中國文化的人,才能演練出歌曲深含的意境。

5.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劉奇)

樂曲取材自四十年代在中國陜甘寧邊區傳唱的歌曲,這首高亢奔放的陜北民歌,以它獨特的魅力,至今為人們普遍傳唱。歌曲改編後除了保留濃郁的地方風格,更發揮了小提琴特有的技巧,使樂曲成為中國小提琴曲作品的經典。

這首歌用了兩首民歌素材,壹首是陜北《信天遊》,壹首是隴東(甘肅東部——陜甘寧邊區的隴東分區)的《十八姐擔水》。《信天遊》的節拍,改變成二分之二,使它的氣息更悠長,更舒展;並運用調式轉調手法,把上下句的單樂段,變為壹個比較完整的段落。《十八姐擔水》在結構上基本沒變,只作了音的調整和中間加了間奏。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壹幅歷史畫卷,它生動的描繪了壹段重要的革命歷史史實——中央紅軍到達陜北。這段歷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此之後,中國革命的重心從南方移到了西北。西北成了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延安成了中國革命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