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為什麽小調的歌曲聽起來讓人覺得難過?

為什麽小調的歌曲聽起來讓人覺得難過?

當壹首歌除了音調以外其他都保持原狀時,用大調來演繹通常會感覺開心的感覺而用小調來演繹則會有悲傷的感覺。但是偶爾也有例外,例如 Van Morrison的小調歌曲-“Moondance”,就算聽不懂歌詞,也可以聽起來很開心,而例如Rufus Wainwright的“Dinner At Eight”或The Smiths的“I Know it’s Over”都是很悲傷的大調音樂。當然我們還是有很多例子是關於快樂的小調音樂,或悲傷的大調音樂,但是這些也只是例外,因為大家還是習慣了大調音樂=快樂,而小調音樂=悲傷。R.E.M的著名憂傷歌曲“Losing My Religion”可以證實這個理論。當我們將此歌的音調轉變成大調,妳會發現整個歌曲的情緒也改變了。為什麽只是簡單的轉變音調卻能帶來那麽大的變化?為什麽我們會自動的認定當壹首歌以大調來演繹會有快樂的感覺而小調則會帶來悲傷的感覺?這看似是受到了文化環境的影響,尤其那些曲調是出現在我們常聽到的即熟悉且帶有回憶的歌曲裏。這些已經刻在腦海裏的曲調將自然的讓我們猜出壹首歌接下來的曲調,這也是人們享受音樂的過程之壹。然而,過度依賴記憶中的曲調卻讓我們只在聽某種類型的歌曲才會有反應,接受不了新曲調。在西方音樂文化裏的,西方傳統大調音樂都是壹些只有在慶祝節日時會聽到的音樂,例如 Mendelssohn的“結婚進行曲”或生日快樂歌,舉國歡騰時,例如白金漢宮上會播放Brian May的英國國歌,及平時歡樂時刻的歌曲, 例如 Kool & The Gang的“Celebration”。然而,小調音樂則會用在哀悼時, 例如 肖邦的“Funeral March”,心痛時,例如 Amy Winehouse的“Back to Black”;絕望時,例如Johnny Cash的“Hurt”或Billie Holiday的“Gloomy Sunday”。透過這些常聽到的歌曲,使我們不斷地被大調音樂=快樂,小調音樂=悲傷的理論所洗腦,導致我們根據以往的聽歌經驗而做出覺得我們應該要有的情感反應。然而, 過度的使用大調音樂來制造歡樂氣氛造成西方流行音樂想改變這套理論。音樂心理學家 Glen Schellenberg指出,在過去的十年裏,人們試圖接受小調音樂,結果是沒有證據證明我們因此而變得比較憂郁。大調/小調音樂與情緒的關系變得比以往來得更復雜了。因為每個人的文化素養都不同,所以除了大調及小調以外,音樂裏應該有更細膩且深層的元素是可以觸發我們的情緒反應。透過坐落於喀麥隆北部的Mafa部落的範例,Tomas Friztz分析了人們對音樂產生的情緒反應。研究的對象-Mafa部落族群完全不了解傳統西方音樂文化,他們可以因此分辨出哪個歌曲是代表著快樂,哪個代表著悲傷嗎?雖然他們的反應不如西方音樂聽眾,然而答案是,可以,他們還是可以分辨出歌曲裏想表達的快樂或悲傷的情緒。透過Mafa族群及西方音樂聽眾這兩個族群,提到了文化影響力的力量及通過以往聽歌的經驗造就了人們對既定歌曲會有特定的情緒反應。再壹次,在沒 有西方音樂文化的印象下, Mafa族群確實透過音樂裏某些元素分辨出了歌曲裏快樂或悲傷的情緒,所以,什麽樣的音調-大調/小調可以出動我們的情緒?現在,讓我們具體地來分析聲音的細節。拍子是其中壹個重要的部分。壹個簡單的小調和弦(三和弦)通常會運用壹個接近大調主音的中音來取代大調三和弦。舉例 來說, C調三和弦(C,E,G); C小調裏的中音是降E(比較接近C)然而在C大調裏我們聽到的是E(距離C比較遠)。 主音(C)是是最強而且也是最能吸引我們的註意,所以這樣的小調和弦會使人感官失調, 壹種源於沖突頻率密集的張力。Mafa族群或許可以與我們壹樣,將聲音與情緒聯合在壹起。科學家們證實了快樂語氣所顯示的聲譜會接近與快樂的音樂,反之,悲傷語氣所顯示的聲譜會接近與悲傷的音樂。這套語氣與音樂有關聯的理論看似很新,其實這源自於古老的理論。Aristotle(古希臘哲學家)猜想,對於音樂對情緒的影響,至少有壹部分是因為模擬我們自己所發出來的聲音,例如當我們歡呼尖叫或是憤怒時所發出來的聲音。很多元素造就了快樂與悲傷的音樂,這包含了不同的拍子,音色及節奏,但是大調/小調是我們摘取壹個情緒訊息的關鍵。這評估來自於我們對大調與小調和弦的聲音結構的反應,但主要還是於我們古時及現代的學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