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所有有關笛子資料!

所有有關笛子資料!

笛子

別稱雅號:竹笛;橫笛;“橫吹”

應用譜號: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

結構組成:是壹根比手指略粗的長管,上面開有若幹小孔。

常見的六孔竹制膜笛 由笛頭、吹孔(1個)、膜孔(1個)、音孔(6個)、後出音孔(1個)、 前出音孔(2個,又名筒音)和笛尾組成。

使用材質:笛身壹般為竹制。

笛膜(演奏時貼於膜孔處的壹個小薄片)壹般用嫩 蘆葦桿中的內膜制成。

笛膜的運用,首先是選擇黏合劑,目前使用的有阿膠、驢皮膏、黃魚膠、樹脂、白芨等,阿膠、白芨最常使用,壹般中藥店、藥材行皆可購得。由於笛膜本身具有壹定的伸縮性和吸水性,貼好的笛膜還會有壹定程度的自動還原,所以貼膜時可稍偏緊些,等它自動還原後,笛膜的松緊度為適中,能發出悅耳的聲音,但是如果要隨貼隨用的時候,笛膜就要放松來貼。 貼膜時,先剪下壹正方形的笛膜,使笛膜本身的纖維與笛子的纖維平行、重疊,再用阿膠沾水塗在膜孔四周,用左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笛膜兩側,拉出與葦膜纖維紋路成垂直的皺紋,而後慢慢地往下側按貼上,調整均勻後按住壹下子,即告完成。 笛膜的收藏要註意防潮、防曬,笛膜變黃、變老、失去彈性時要更換使用。(新鮮的笛膜如需保存長久,可將笛膜用塑料袋包好放進冰箱冷藏室中即可常保新鮮)

樂器特色:屬於木管樂器家族中的吹孔膜鳴樂器類。是典型的中國民族樂器。

笛子的選擇

選擇笛子,應從笛子的質量和類別上來考慮。笛子的質量,除取決於笛管本身的質材好壞外,還取決於制作水平的高低。選擇、購買時,應進行檢驗:

1、檢驗笛子的竹質。笛管要求竹質堅實(竹紋老)。竹紋細密。管身直而圓。笛身壹般頭部比尾部略粗,但相差別不宜過大。笛管厚薄適中。笛管內壁平整光滑。全身無蟲蛀、裂痕等現象。造型美觀大方。這些要求,憑視覺便可以鑒定。

2、檢驗笛子的音準。方法是按照校音儀器標準音笛或定音樂器(手風琴、電子琴等)對照試吹。主音確定後,再按音程關系,對笛子的全部發音的準確性進行檢驗。 還可以吹吹各個泛音,看是否容易出音、幹凈。檢驗泛音也是檢驗實音音準的好方法。

3、檢驗笛子的音量。壹般來說,音量大者為好。音量大的笛子,***鳴大,振動力強。吹奏時手指上有時有壹種發麻的感覺。

4、檢驗笛子的音色。對音色的壹般要求是松、厚、圓、亮,這壹方面取決於笛子本身的質量,另壹方面與貼膜技術、演奏技巧也有密切的關系。

5、檢驗笛子的靈敏度。壹般來講,以氣到音出、發音不遲鈍為好,反應越快越好。

6、初學者應選調性。同樣壹款竹笛有各種不同調性。怎麽選擇?壹般來說,初學者以選用中音笛類,E 調或 F調笛子較為合適。因為這類笛子音高適中較易吹奏,演 奏也常用到。如果有條件,想多選幾支笛子,那麽,除E 調和 F 調中笛外,還可再選壹支 D 調曲笛和壹支 G 調梆笛,這兩個調子的笛子也常用到。

笛子的種類

梆笛

梆笛用於北方梆子戲的伴奏

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

在演奏上表現了濃厚的地方色彩,在氣息運用上較猛,並采用了急促跳躍的舌打音,強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

梆笛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 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

多用於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劇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

曲笛

曲笛用於南方昆曲等戲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紮線(即纏絲)笛”,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

多為C調或D調。

管身粗而長,音色淳厚、圓潤、講究運氣的綿長,力度變化細致,常采用先放後收,壹音三韻,悠揚委婉,演奏的曲調比較優美、精致、華麗,具有濃厚的江南韻味。

音色潤麗、清晰,音色控制、強弱對比自如,並多應用笛子上的“喚音”、“送音”、“打音”、“倚音”、“顫音”等技術,在氣息運用上要求飽滿均勻,盡量少用吐音斷奏。

曲笛在我國南方廣泛流行,適宜獨奏、合奏,是昆曲等戲曲音樂、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潮州笛套鑼鼓等地方音樂中富有特色的樂器之壹。

笛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吹奏樂器之壹。1986年5月,在河南舞陽縣賈湖村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發掘出16支豎吹骨笛(用鳥禽肢骨制成),根據測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歷史。豎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與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中國傳統大致相同的音階,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號,有些音孔旁還加打了小孔,與今天的中國音調完全壹致,仍可用其吹奏現在的民間樂曲《小白菜》。

笛子的歷史

黃帝時期,即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壹大進步,壹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秦漢時期已有了七孔竹笛,並發明了兩頭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壹笛壹律。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1978年,從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兩支竹篪,從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兩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記載的漢篪,除長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與記載相同外,並在墓內的竹筒上寫有篪的字樣,顯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歷來有人篪、笛不分,說成是同壹樂器,實際是有區別的。從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 6孔,閉口,能奏五聲加壹變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開口,能奏七聲加兩個變化音,不髹漆。戰國時,篪是祭神或宴亭時演奏的主要旋律樂器之壹,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學生宋玉的《笛賦》中也曾講到當時南方的笛,與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