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橋的資料

橋的資料

壹:

建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跨水或者越谷的交通,以便於運輸工具或行人在橋上暢通無阻。若從其最早或者最主要的功用來說,橋應該是專指跨水行空的道路。故說文解字段玉裁的註釋為:“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橋也。”說明橋的最初含意是指架木於水面上的通道,以後方有引伸為架於懸崖峭壁上的“棧道”和架於樓閣宮殿間的“飛閣”等天橋形式。

中國山川眾多、江河縱橫,是個橋梁大國,在古代無論是建橋技術,還是橋梁數量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千百年來,橋梁早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在地理氣候、文化習俗以及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各自立足於自己的實際條件和根據自己的需要,經過長期的時間,遂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橋梁形式,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體說來大致有如下特點:

(壹) 地域性。我國土地遼闊,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的橋梁,受所在自然地理和人文社會的影響,因地制宜,都形成了各自相對獨立的風格和特色。如北方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地勢較為平坦,河流水域較少,人們運輸物資多賴騾馬大車或手推板車。因此,這裏的橋梁多為寬坦雄偉的石拱橋和石梁橋,以便於船只從橋下通過;西北和西南地區,山高水激、谷深崖陡,難以砌築橋墩,因此,多采用藤條、竹索、圓木等山區材料,建造繩索吊橋或伸臂式木梁橋;嶺南閩粵沿海地區,盛產質地堅硬的花崗巖石,所以石橋比比皆是;而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因竹材豐富,便到處可見別具壹格的各式竹材橋梁。從橋梁的風格上看,北方的橋如同北方的人,顯得粗獷樸實;南方的橋也同南方的人,顯得靈巧輕盈。當然,這跟自然地理也有極大關系,如北方的河流因水流量欺負變化很大,又有山洪冰塊沖擊,故橋梁必須厚實穩重;而南方河流水勢則較平緩,又要便於通航,故橋梁相對較纖細秀麗。

(二) 多種多樣性。我國是個文明古國,地大物博,山河奇秀,南北地質地貌差異較大,因此對建橋的技術要求也高。大約在漢代時,橋梁的四種基本橋型:梁橋、浮橋、索橋、拱橋便已全部產生了。這四種橋根據其建築材料和構造形式的不同,又分別演化出:木橋、石橋、磚橋、竹橋、鹽橋、冰橋、藤橋、鐵橋、葦橋、石柱橋、石墩橋、漫水橋、伸臂式橋、廊橋、風雨橋、竹板橋、石板橋、開合式橋、溜索橋、三邊形拱橋、尖拱橋、圓拱橋、連拱橋、實腹拱橋、坦拱橋、徒拱橋、虹橋、渠道橋、曲橋、纖道橋、十字橋,以及棧道、飛閣等等,幾乎應有盡有,什麽形式的古橋,在我國都能找到。

(三) 多功能性。我國古代的匠師建橋,很註意發揮橋梁的最大效益,既能考慮到因地制宜、壹切從實用出發,又能考慮使橋梁盡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如江南的拱橋多為兩頭平坦,中間高拱隆起,使之既產生造型上的弧線美,又利於行舟。而南方地區廣見的廊式橋,則更充分反映了壹橋多用的特點。南方雨多日照強,橋匠便在橋上修建廊屋,這不僅為過往行人提供了躲避風雨日照、便於歇息的場所,而且還增加了橋梁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橋沖掉,並起到保護木梁、鐵索不受風雨腐蝕的作用。特別是很多此類廊橋,因是人員過往要沖,故還利用它兼作集市、住宿和進行商業活動。如廣東潮安縣的湘子橋,這座橋全長五百余米,?quot;壹裏長橋壹裏市"之稱,橋中設壹段可以開合的浮橋,以利通航;橋上建廊屋、樓後做集市,其間店面櫛比,自晨至暮,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以至不聞不見咆哮的潮水和寬闊的江面,故民間流傳有“到了湘橋問湘橋”的笑話。

(四) 群眾公益性。橋梁自產生始,便以屬於民眾***有的社會性出現。我國的傳統建築,壹般為私有性,唯有橋梁(除私有的園林中橋梁外),不管是官修私建的,都為社會所公有。故數千年來,愛橋護路成為壹種良好風尚,而“修橋鋪路”則是造福大眾的慈善行為,被民眾所推崇。因此,修橋或建橋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查看史誌,我國歷來修橋建橋的方式,大概有四種:壹是民建,即由壹家壹姓獨立建橋;二是募捐集資,報經官府支持,協力興建。此種最為多見,如著名的趙州橋、泉州洛陽橋等,都是用此方式建成的;三是官倡民修,由地方官倡導,士紳附和認捐,並指派官吏或商紳主持完成。此多屬較大的橋梁;四是全由官府撥款施工興建的。所以,我國古橋遍布各地,連窮鄉僻壤也多建橋。其數量之多,分布之廣,居世界首位。

二::

[編輯本段]中國橋之最

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橋是河北趙縣趙州橋(或安濟橋)。趙州橋隋朝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595~605年)建。

現存最早的也是橋洞最多的聯拱石橋是江蘇蘇州寶帶橋。唐元和十壹年(816年)始建。

現存最早的十字橋是山西晉祠魚沼飛梁,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開關活動式大石橋是廣州潮州廣濟橋。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僅有的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橋為"旅人橋"建於公元282年.

錢塘江大橋橋墩最高為306米,為世界之最.

中國杭州灣大橋是最長的跨海大橋為36千米,居世界之首。

最早的竹索橋早在我國秦孝王時(公元前250年),創造了世界上第壹座多孔連續式竹索橋。

最早的浮橋公元前1135年我國周文王迎親,在渭河上創建了世界上第壹座浮橋。

最早的鐵索橋公元前206年西漢時樊噲在漢中留坎建樊河鐵索(鏈)橋。

[編輯本段]中國十大名橋

1.五亭橋:位於江蘇揚州瘦西湖內,橋基由12條大青石砌成,橋身為拱圈形。由3種不同的圈洞聯合,***有15孔,孔孔相通,橋上置有五亭,而且亭與亭之間又以廊相連。

2.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城西大渡河上,以9根鐵鏈鋪以木板構成,左右兩側各安兩根鐵鏈當扶手,鐵鏈粗如碗口,每根長150米左右,重約壹噸。

3.玉帶橋:此橋位於北京頤和園內,全橋用漢白玉石建成,拱圈為蛋形,兩側雕刻精美的欄板和望柱,通體潔白、線條流暢。遠望猶如壹條玉帶點綴在碧波粼粼的昆明湖上,被遊客贊為“海上仙島”。

4.風雨橋:坐落在廣西三江縣的程陽村邊的林溪河上,全橋為石墩木面瓦頂結合而成。橋上建有五座寶塔形狀的樓亭,可避風雨。整座橋無壹鐵釘,全用桁槽銜接,它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十分精致牢固。

5.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晉江縣的安海鎮,建於宋代,當地人俗稱“五裏橋”。橋面由7條大石板鋪成,橋頭有五層六角磚砌成的寶塔壹座,此橋為古代跨度最大的梁式石橋,有“天下無此長橋”的美稱。

6.趙州橋:位於河北省的趙縣城南交河上,為壹座空腹式的單孔圓弧石拱橋,橋面寬10米,兩邊42塊的橋欄板上,都有精刻的龍獸浮雕。

7.廣濟橋:俗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州的東門外,是我國古代壹座集交通集市於壹體的綜合橋,也是世界上第壹座可開關的活動式石橋,自古有“壹裏長橋壹裏市”之稱。

8.盧溝橋:坐落在北京廣安門西南約10公裏之處,該橋因跨越在盧溝河上(今永定河)因而得名盧溝橋。全橋均用白石建成,兩邊石欄雕柱各140根,石柱頭上雕有蹲伏形態各異石獅子485只。

9.十字橋: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15公裏的晉祠內。橋梁為十字形,建於魚沼之上,又名魚沼飛梁。全橋由立於沼中的34根鐵青八角石支撐,柱頂又有柏木鬥拱與縱、橫梁連接,上鋪十字橋面,兩側有漢白玉石欄桿。

10.五音橋:位於河北省東陵順治帝孝陵神道,此橋兩側裝有方解石欄板126塊,敲擊時能發出叮叮咚咚的悅耳音樂,包羅我國古代聲樂中宮、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稱此為“五音橋”。

[編輯本段]最高的橋

第壹名:中國湖北巴東四渡河特大橋(高度:560米)

四渡河特大橋為單跨900米的鋼桁架加勁梁懸索橋,橋面寬24.5米,橋面采用單向坡,居世界第壹。從塔頂至谷底高差650米,被譽為世界第壹高橋,采用火箭拋繩系統進行先導索過深切峽谷,為創國內外首例,加勁梁吊裝采用跨徑為國內最大的900米纜索吊。

第二名:中國重慶黔江沿溪溝大橋(高度:280米)

沿溪溝大橋位於重慶黔江區水田鄉農橋村與正陽鎮之間,分左右兩幅,單幅全長560米,其中主橋長310米,主跨150米,橋面與谷底垂直高度為280米,比號稱“世界之最”的法國米洛大橋還高10米。

第三名:法國米洛大橋(高度:270米)

目前號稱“世界第壹高橋”的是米洛大橋,位於法國南部塔恩河谷上,橋面距谷底垂直高度為270米。由英國設計師諾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在經過三年時間的施工後,於2004年12月17日竣工開通,時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專程前往為其剪彩。

米洛高架橋創下的各項紀錄

橋長2460米。

寬度達32米的大橋連接起了米洛(Millau)山谷和西南部的塔恩(Tarn)河谷。

橋塔總高達343米。

塔恩河谷上方橋面高達270米。

整橋的最高橋墩高度達到破記錄的245米。

該橋有壹個3.6噸重的鋼制橋面,相當於5個艾菲爾鐵塔的重量。

創新科技:橋墩建造過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米洛高架橋的抗震性極高,並且能夠抵禦各類嚴峻的氣候條件。

米洛大橋采用斜張橋形式,為四線道,橋梁以七支懸臂支柱支撐,橫跨塔恩河(Tarn River),橋面高270公尺,懸臂支柱最高處達343公尺,比巴黎艾菲爾鐵塔還高;大橋總長2.5公裏,重3.6噸,自2001年12月動工,花費3年時間完成,其高度、完工時間均創下世界第壹,開車其上宛如行走在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