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1活動目標:
1、反復遊戲中學會唱歌曲,能註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圓圈行進走時,註意與前後的同伴保持適當的距離。
3、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站成內、外兩圈的對形,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活動過程:
壹、律動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 老師帶領幼兒壹起聽樂曲《幸福拍手歌》邊律動。
2、 什麽是幸福的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大膽表達)
3、 小結:是呀,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覺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壹起。
二、學唱《逛公園》
1、傾聽師邊範唱歌曲,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教師用較慢的速度範唱歌曲,邊唱邊按歌詞的內容依次指圖中每個角色,並按音樂節奏輕輕搖動。教師要特別註意在唱到弱起後的重音時,用較大幅度的動作暗示幼兒此處的唱法。
三、學玩音樂遊戲
1.、師邊講解邊與部分幼兒合作,示範請朋友的方法。
2、教師:現在我來當爸爸,我要邀請小朋友和我壹起逛公園了,我請到誰,誰就跟在我後面走。教師邊唱第壹段歌詞,邊在幼兒圍坐的半圓形內側,按順序時針方向有節奏地走動,當唱到第壹段的最後“爸爸逛公園”的“園”時,用左手請壹個身邊的小朋友,請他扮“媽媽”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第二段結束的前壹句時,教師停下來提示幼兒:該“媽媽”來找小弟了。然後幫助“媽媽”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後壹拍時,請壹個身邊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最後壹段開始時,扮“小弟”的幼兒任意指壹個人扮“小貓”,大家停下腳步,壹同對著“小貓”邊唱邊表演。
3、教師引導幼兒想壹下:在唱到什麽地方時,就要請下壹個小朋友了?
4、當幼兒熟悉遊戲後,可討論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員同去逛公園,以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教學反思:
對於本次活動,首先我重點抓住兩個重難點壹是學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二是掌握兩個重點的遊戲規則:強拍帶人,和貓叫後抓人和逃回座位.在這兩點上我們最大的困惑是如何讓孩子很好的理解“”第壹強拍?在具體活動中我讓幼兒在開始部分的律動中、基本部分感受歌曲內容和旋律的過程中以及在遊戲中引起對第壹強拍的感知和充分的運用。
其次,反饋目標我們發現由於歌詞易於幼兒理解,幼兒很容易在邊遊戲邊歌唱的過程中學會演唱,第壹條目標基本完成,但是在幼兒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時我過分註重了遊戲性即讓幼兒發現第壹強拍,而忽視了第壹強拍因唱出強拍的重音的唱法的指導,對於第二條目標我們個別遊戲和集體遊戲的.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幼兒嘗試,在孩子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再請大家幫助解決使遊戲規則得到落實。第三條目標我個人認為完成的很好,孩子們在活動的最後都還是興致勃勃,意由未盡的。但是原本在活動最後我們只安排了壹次拓展遊戲,但是由於我個人的疏忽把歌詞接錯了,因此又加了壹次遊戲,使整個活動時間超了壹些。
每壹次活動盡管設計時自己認為已經很完善了但是在具體的組織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調整,我想只要心中有孩子,在不同的孩子嘗試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學習的機會,給予能力不太強的孩子學習調整的機會,活動是孩子們的,面向全體孩子讓他們都能從中獲得有益經驗和愉快的體驗最為重要。
活動開始,先讓幼兒初步學唱《逛公園》,掌握弱起拍的重拍,這是幼兒學唱歌曲的難點,我只要求幼兒能剛上老師的節拍。接著是讓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進行遊戲。開始我采用壹對壹的形式,就是壹個爸爸,壹個媽媽,壹個小弟,壹只小貓。嘗試下來,等待的幼兒比較多,在第二次遊戲時,我多請了幾位男生做爸爸。在轉圈時,幼兒對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感還不夠明確。在最後壹個環節,貓叫後追逐老鼠時,由於教室比較擠,“貓”壹回頭就捉到“老鼠”了,我覺得這樣還不夠刺激,應讓幼兒有追逐的過程,以後遊戲時可帶幼兒到室外進行,還可以增加家庭中得其他成員。由於這個遊戲帶有趣味性,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可高了。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2制作意圖:
在森林公園這個玩教具的制作過程中,根據孩子平時所了解的動物和他們所喜歡的動物,通過這個玩教具展現出來,幼兒在了解的過程中,更喜歡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孩子壹邊可以動手擺動自己所想的動物做的事,壹邊通過玩具給小朋友講故事。
教育價值:
制作這個玩教具,不僅激發幼兒對動物的興趣,而且培養幼兒語言能力,通過玩具讓他們對字、詞、句進行組織。
選用材料:
木盆、紙工、皺紋紙、吸管、簡易玩具、膠條
制作方法:
1、首先將廢棄的木盆進行包裝,配成綠色和主題相符;
2、將事先折好的動物放置木盆;
3、用皺紋紙做成草、花、和果樹;
4、用吸管和膠條圈做成秋千;
5、用簡易玩具制作成小橋。
適應年齡:4―5歲
地點:教室、語言區
操作方法:幼兒可以將自己喜愛的動物隨意擺放在公園的任意地方,可以放在橋上,讓小動物蕩秋千或者在草叢中嬉戲。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2、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壹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3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6以內的數量的物體,說出總數。
2.理解數量與數字、數量與標識的對應關系。
活動準備:
1.花貓頭飾1只、小鈴1只,教師用1-6點子卡片1套,每張幼兒座位上放置幼兒用1-6數字卡片1張。
2.幼兒每人1張點子卡片、幼兒用書第35頁相應的數字貼紙,筆1支。
3.幼兒用書1頁。
4.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壹、按數找位置。
1.教師:今天,我們要做火車去森林公園玩,請妳拿好自己的車票(分發點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車票上有幾個點點,就找到數字幾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兒按點子數量找到有數字卡片的位置。
——教師:妳的車票上有幾個點點?找到的是數字幾的位置?(引導幼兒互相檢查。)
3.教師:我們都找到了位置,火車要開了。(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
4.教師:森林公園到了,請檢票員檢票。(每組兩名幼兒分別把點子卡片和數字卡片收起來。)
——教師:妳收到了多少火車票?(幼兒點數後說出總數)
二、按數量畫圓點。
1.教師:森林公園到了,我們來看按森林裏有些什麽,有多少?(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第1頁,點數圖上各種東西的數量。)
2.教師:下面的格子表示什麽?(引導幼兒發現圖形標記的意義。)
3.教師:請妳在這些標記的後面畫上圓點,有幾棵樹就畫幾個圓點。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驗證:如:3課松樹,3個圓點。4棵蘋果樹,4個圓點等等。
三、做遊戲"小貓喵喵叫"。
1.教師:公園裏風景真美,小花貓也出來了,跟著貓媽媽來喵喵叫吧。(播放音樂)——幼兒跟著教師模仿小貓動作,同時跟教師學貓叫,教師叫幾聲。(以5-6聲為主)
2.教師的叫聲換成小鈴聲,幼兒用叫聲或動作回應,方法同上。
四、按數字找位置。
1.教師:我們要坐車回家了,請妳拿好自己的車票。看看是數字兒。(引導幼兒拿數字卡片,並互相說說自己卡片的數字。)
2.教師:提示牌開始翻動,看看卡片上有幾個點點。(引導幼兒說出每張卡片上點子的數量。)——教師:提示牌停在了1上,1號車票的上車。(引導拿數字1卡片的幼兒排成壹排。)
3.繼續翻動點子卡片,幼兒說點子數量,卡片停在某壹數量時,持該數字卡片的幼兒排成壹排。
4.教師:所有的小貓都上車了,我們的火車開啦。
——在音樂中,幼兒模仿開火車出教室。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4活動目標:
1、在音樂遊戲中學習唱準歌曲的弱起小節。
2、嘗試用音樂方式與人交流。
3、學習順向和逆向行走。
活動準備:
1、歌曲《逛公園》。
2、爸爸、媽媽、小弟、小貓的圖片各壹張。
活動過程:
壹、 聽音樂,幫助幼兒了解歌詞大意。
1、小朋友,我們壹起來聽壹首好聽的歌曲吧。
2、歌曲裏有哪些人去逛公園了?(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3、那我們再來聽壹遍歌曲,聽壹聽到底是不是這幾個人在逛公園。(再次聽歌曲)。
4、師:歌詞裏有爸爸、媽媽、小弟、小貓。那現在老師請壹個小朋友來按逛公園的順序排列圖片。(幼兒排列圖片)。
二、 學唱歌曲。
1、那現在我們就跟著錄音機壹起來演唱歌曲。(師幼壹起演唱數遍)
2、加入動作表演唱。
三、 遊戲“逛公園”。
1、請全體幼兒圍成壹個大圓圈,教師站在中間扮“爸爸”,音樂開始時幼兒邊拍手唱歌,邊順時針方向向前走。教師則沿逆時針方向邊走邊拍手唱歌。第二段歌詞開始後,“爸爸”從圈上請壹個女孩出來當“媽媽”,兩個人同時邊拍手邊走。第三段同第二段。最後壹段“小弟”從圈上拉壹個人到中間做“小貓”,大家邊唱歌,邊用手指著“小貓”。唱完後,“小貓”大聲說:“喵,我現在就去抓老鼠。”說完,就去抓圈上的人,圈上的小朋友迅速跑回座位。
2、指導幼兒玩2-3遍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應註意提醒幼兒保持圓形隊形。
四、 活動結束。
邀請配班教師等壹起玩。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5活動目標:
1.了解公園裏的規則,學習制作規則標誌。
2.培養幼兒遵守公園規則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卡紙、蠟筆
活動過程:
壹、導入以談話的形勢引入課題,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學習規則、制作標誌
1.以“逛公園”的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公園裏的規則。
(1)規則壹:花兒好看我不摘
(2)規則二:遊樂場裏講友愛
(3)規則三:愛護動物要文明
2.引導幼兒制定公園的規則
提問:小朋友妳們知道在公園裏我們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嗎?(1)幼兒分組討論。
(2)鼓勵幼兒制定規則,老師以兒歌的形式。
美麗公園人人愛,保護環境壹起來。
果皮紙屑不亂扔,青青草地不要踩。
愛護動物要文明,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設施要愛護,遊樂場裏講友愛。
公園規則請遵守,美麗公園更可愛。
3.啟發幼兒制作標誌
(1)提問:怎樣才能讓人們都能遵守公園裏的規則呢?
(鼓勵幼兒自由發言想辦法)
(2)鼓勵幼兒制作規則標誌,老師講解標誌的具體做法。
(3)幼兒制作標誌,老師巡回指導
三、活動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規則標誌。
2.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規則標誌在自主性遊戲“公園”中宣傳。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公園》 篇6活動目標
1.分享到海洋公園遊玩的經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繪畫海洋動物,發展創造力。
3.學習用圖畫表現自己的見聞。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備到海洋公園或海洋館遊玩的照片或紀念品。
2.媽媽手偶和男孩手偶。
3.海洋公園或海洋館的入場券、小冊子和地圖。圖畫紙、彩筆。
活動過程
1.利用媽媽手偶和男孩手偶進行對話:
媽媽手偶:星期天,我們壹家要去壹個好玩的地方,那裏可以欣賞動物表演,還可以觀賞珍貴的動物,妳知道那是什麽地方嗎?
男孩手偶:動物園。
媽媽手偶:答對了壹半,那裏有很多動物都是住在水裏的。
男孩手偶:海洋公園。好哇,星期天我們去海洋公園。
2.出示海洋公園或海洋館的入場券、小冊子和地圖,讓幼兒觀看,並統計班中有多少名幼兒去過海洋公園或海洋館。
3.請去過海洋公園或海洋館的幼兒介紹帶到幼兒園的照片或紀念品,說說當天和誰去的海洋公園,看過什麽動物,玩過什麽遊戲。
4.請幼兒與同伴交換欣賞照片及紀念品。用照片或紀念品將展覽區布置成“海洋公園”。
5.請幼兒把在海洋公園見過的動物,或玩過的遊戲畫下來。
6.老師協助幼兒在圖畫上加上文字說明,將圖畫裝訂成圖書,放在展覽角讓大家欣賞。
活動評價
能用比較清楚、完整的語言介紹海洋公園的動物和設施。
樂於與同伴分享生活經驗。能用圖畫表達見聞。
活動建議
活動前,老師可以事先請家長帶幼兒到海洋公園或海洋館遊玩,使幼兒有更直接的感性經驗。活動中,老師註意收集幼兒普遍關註的問題,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展開探究。活動後,通過區域活動或過渡環節引導幼兒利用展覽區的環境,繼續探討有關海洋生物的話題。
活動反思
利用媽媽手偶和男孩手偶進行對話,引出活動主題,出示海洋公園或海洋館的入場券、小冊子和地圖,讓小朋友們觀看,並統計班中有多少名小朋友去過海洋公園或海洋館。並分享到海洋公園遊玩的經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