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和地理環境勞動方式有什麽關系
壹、內蒙古自然地理環境概述蒙古族廣泛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該自治區位於我國的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壹)氣候特征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氣候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勻,風大,寒暑變化劇烈的特點,年平均氣溫為0℃~8℃,氣溫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為12℃~16℃。(二)地貌特征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具有復雜多樣的形態。除東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總土地面積的50%左右,由呼倫貝爾高平原、錫林郭勒高平原、巴彥淖爾--阿拉善及鄂爾多斯等高平原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四周分布著大興安嶺、陰山(狼山、色爾騰山、大青山、灰騰梁)、賀蘭山等山脈,構成內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內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總面積15萬平方公裏。全區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面面積占0.8%。二、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俗的影響(壹)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族服飾的影響內蒙古地區氣候變化較大,冷熱溫差也大。長期以來,蒙古族遊獵放牧在這片土地上,服飾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服飾的產生是人類對自然環境適應的結果。由長袍、窄袖、束腰和靴子構成的蒙古民族服飾的著裝形式,其形成受到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環境和草原的馬背遊牧生活的影響,服飾形制具有對這種自然環境的適應性。袍子的結構具有明顯的禦寒功能。袍子的長度壹般較長,蒙古袍袍子長及腳背,騎在馬上可護住膝蓋乃至小腿。袍子的袖子也很長,長長的袖子既可以護住雙手,又可以舉起護住面部。蒙古袍腰身肥大而耐磨,既便於騎馬時護膝防寒,夜裏安歇時,蒙古袍即成了被子。斜襟、右衽或左衽可以防止冷空氣進入。腰部是人體上下通氣的中樞區域,穿袍者均束腰,主要是腰帶能夠防止冷空氣的上下對流,在寒冷的天氣裏擋風保暖,尤其可以保持住身體上部的熱量,提高人體對環境的承受力。穿上靴子,便於上馬、涉草,宜於行走;還可以防濕、防蟲蛇;冬季在靴子裏面套上毛氈襪套,還可以抵禦寒冷和潮濕。自然環境不僅決定著人們衣著形制的繁簡、寬窄、長短等,而且也制約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衣飾材料的選用。北方草原的氣候條件是冬季較長,春夏秋季較短,而草原遊牧生活長年風吹日曬、草長水深,也只有那些即保暖又厚實耐用的服裝才比較適合。所以蒙古族服飾所運用的面料大多以毛皮、毛織物或者比較厚實的織錦、綢緞為主。遼闊無垠的草原和高原地帶,其自然條件非常適合於放牧牲畜,因此他們的服飾多用畜皮直接縫制,或將畜毛搓撚成線織成布或碾軋成氈制作而成。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對色彩的理解和解釋也不盡相同。究其原因,與民族歷史、文化背景、宗教等固然有密切關聯,但也離不開其生成地域自然環境的熏染。人煙稀少、廣闊無邊的大草原上,人與人之間的行動距離相當大,鮮艷的色彩為人們提供視覺上的註意,甚至可以在較大的距離範圍內辨別對方的年齡、身份、性別等等。當草原上出現白災”和“?災”等主要的自然災害時,在暴風雪中,鮮艷的色彩可能成為生死枚關的視覺信息。因此蒙古袍的顏色以紅、藍、綠、粉、白、青、紫等較為鮮艷的色彩為主。(二)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居住民俗的影響居住是人類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壹。民居習俗的類型、分布、形成與發展,都深深地打著環境的烙印,與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內蒙古自治區冬長夏短、雨量不多,牧民逐水草放牧,居無定所,這時的住所都是隨時拆搭的帳幕,這種帳幕文獻中稱之為“穹廬”“氈帳”等,它壹般為圓形,多用條木結成網壁與傘形頂,上蓋毛氈,用繩索勒住,易拆易裝,便於移動。氈帳外圍包裹物也可以按照氣候的變化和其他的需要,揭開或蓋上這種建築形式極適於遊牧民族的習俗,既方便又經濟,從而也就壹直沿用至今。蒙古包的形制以圓形為主,這是對抗草原上惡劣氣候及環境的最佳形式。蒙古包下部為粗壯的圓柱形,上部為圓錐形,這種流線形特點的形狀,迎風所受的阻力最小,很難被大風刮倒,抗風效果好。暴雨或暴雪集中的季節裏,蒙古包的圓形錐頂,不積雪也不會存水,避免了屋頂滲漏,借其坡度還有助於快速排水。從構成和建築材料來說,蒙古包主體構架由“哈那”(圍墻)、“陶敖”(天窗)和“烏乃”(穹頂)組成,圍飾材料有門、圍氈、頂氈、蓋氈、系繩及地氈地毯等。“陶敖”是蒙古包的天窗,是通風采光和排煙的地方。它的大小由蒙古包的大小決定,壹般用木材做成平面圓形。“哈那”是支撐整個蒙古包包壁的骨架,壹般是由柔韌的紅柳條編成的活動網片,能夠伸縮,因此可以根據不同要求調整墻的高度,十分靈活。“烏乃”是連接陶腦和圍墻的木桿,起著檁、檐及房笆的作用,它向上支撐穹頂,向下依托圍墻。烏乃上端略削扁六七寸長並打小眼,用以插進陶敖周圍的烏乃窟隆中並用毛皮繩串起固定,下端也打眼與哈那的交叉處穿繩作套固定,使陶敖與哈那形成壹個整體。烏乃起到定形作用,壹般用堅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蒙古包門是蒙古包的唯壹出入口,壹般都十分低矮,可以減緩寒風大量湧入,且其朝向大多是東南方向,可以躲避從西北方呼嘯而來的風雨。圍氈、頂氈、蓋氈等氈制部分用羊毛趕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隔涼和防潮作用,用來包裹圍墻、覆蓋穹頂。系繩用馬鬃、駝毛、生羊皮或生牛皮編制。從材質上來說,蒙古包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則,與草原真正地融為壹體。搬遷的時候,將哈那折疊起來,可當做牛車的車板或護圍,車上放烏乃、陶敖、圍氈和包門等,並以毛繩捆牢,十分方便。從顏色來說,白色蒙古包是蒙古人尚白的傳統愛好的表現,有著深層的寓意和內涵。白色是乳汁、羊毛、白雲的顏色,它含有神聖,純潔、吉祥、美好的寓意。白色的蒙古包與白色的雲,白色的羊群,藍色的天,碧綠的草原融為壹體,使人感覺到空間十分遼闊,與草原環境相適應。(三)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飲食民俗的影響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俗的影響也深刻表現在蒙古族的飲食習慣上。壹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著這個民族的血統、經濟歷史、生存環境,成為民族傳統中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從飲食內容上看,蒙古族的飲食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烏蘭依德根(肉食)與查幹依德根(奶食)。烏蘭依德根主要有:手扒肉、烤牛、烤羊、烤羊腿、肉幹、肉粉等;查幹依德根有馬奶子、酸奶、奶酪汁、奶茶、奶酒、奶豆腐、奶幹、奶皮子等。這與草原上的遊牧經濟相協調,草原上牛羊成群,牲畜膘肥體壯,從而使牛、羊、馬肉和牛、羊、馬奶等牧業產品成為蒙古族傳統食物構成的主要內容。草原上氣候寒冷,使蒙古人形成了飲用奶茶的習慣,它不僅供應方便,又可以增加熱量以抵禦嚴寒。從食物的加工方式上看,夏秋季節人們將過剩的肉割成細條、撒上鹽、放在通風處晾幹,做成風幹肉,或者加工成肉松,這些生肉經幹制後,不但減小體積,而且不易變質,便於攜帶和保存。人們將吃不完的牛奶或羊奶分離成奶和油。奶經加工制成奶幹、奶豆腐,奶酪等幹制食品。油則熬制成黃油,灌入牛胃或羊胃制成的皮囊中,然後,讓其在通風處凝固風幹,也是為便於攜帶。牧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這種生活方式要求他們盡量減少不便攜帶的物品,而對於食物,他們則采用幹制的方式,使其方便攜帶。當冬春季草場枯萎時,人們可以將風幹肉以及奶幹、奶豆腐、奶酪等幹制食品取出備用。說到底,蒙古族飲食與內蒙古地區寒冷的氣候和廣闊無邊毫無遮攔的地理環境相適應,遊牧式的生產、生活方式創造了這些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四)自然地理環境對蒙古族民歌的影響內蒙古地區是“歌的海洋”,蒙古族不論男女老少都愛唱歌,他們尊崇唱歌和善於唱歌的人。蒙古族民歌以聲音宏大雄厲,曲調高亢悠揚,音域寬廣而聞名。這是因為遼闊的草原地廣人稀,在長期的環境適應中,人們養成了說話聲音洪亮,唱歌的音域及音調特別高的習慣。蒙古族民歌內容非常豐富,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有贊頌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的,也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等等,歌詞內容多以描述蒙古族的生活環境和風土人情為主。蒙古族民歌從音樂特點來講,大致分為“長調”和“短調”兩大類。長調的音樂特征為音調高亢、音域寬廣,曲調氣息悠長、旋律起伏跌宕,氣勢恢弘或蒼涼淒楚。這與北方草原的自然地理環境完全適應。蒙古族牧民逐水草而居,流動放牧,在遼闊的草原上,牧民眼界開闊,胸襟寬宏,情感激蕩,這種悠閑自在的遊牧生產方式使牧民可以抒發情感,無拘無束的歌唱,為悠長舒展、節奏自由的長調民歌的形成提供了空間條件和時間條件。從地理分布上看,長調主要分布在蒙古族人民依舊從事傳統的畜牧業生產勞動,過著流動的遊牧生活的內蒙古自治區的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以北的草原牧區。大凡曲調短小、節奏較快,不同於長調民歌的歌曲,統稱為短調民歌。與長調民歌明顯不同的是,短調壹般是兩行,有韻的兩句式或四句式,節奏整齊,結構緊湊,裝飾音較少,旋律起伏不大。歌詞簡單,但不呆板,帶有鮮明的宣敘性特征。短調民歌主要流行於蒙漢雜居的半農半牧區和東部農業地區。任何文化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蒙古族的壹切都與草原環境有著生生相惜的親密關系。蒙古族民俗生存繁衍的過程就是對自然地理環境不斷適應和利用的過程,在其形成、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自然地理環境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