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峽谷組曲是由格羅菲創作的以科羅拉多大峽谷為主題的交響樂。這種富於詩情畫意的景色,無疑刺激了作曲家的創作欲望,同時也為作曲家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素材。美國當代著名作曲家格羅菲曾多次赴大峽谷旅遊。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決心以音樂來描述大峽谷變幻無窮的美。格羅菲的《大峽谷》組曲是壹部繪畫般的作品。作曲家在曲中適當揉合進了壹些爵士樂的手法,既豐富了樂曲的內涵,又為樂曲帶來了輕松活潑的氣氛,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樂曲本身的“美國氣質”。 第壹樂章
這是壹幅沙漠上日出的風景畫。 朝霞在黑暗的夜幕上灑上了黎明的彩色斑點。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時,彩光四射的輝耀宣告了新的壹天的來到。
第二樂章
沙漠是寂靜神秘的,同時也是美麗迷人的。當太陽明亮的光線反射到雄偉的巖壁上時,五光十色的光芒傾瀉於大峽谷附近的沙地上,好似在巨大的畫布上濃重地塗滿了大自然本身的種種混合顏料。組曲的第二樂章表現的就是這種意境。
第三樂章
壹名遊客騎著小毛驢行進在大峽谷的山徑上,驢蹄的“噠噠”聲為牧童的歌聲提供了壹個不尋常的節奏背景。突然,越走越快的小毛驢滑了壹下,把遊客著實嚇了壹跳,隨之單簧管形象地模仿出驢叫聲,幽默的氛圍令人忍俊不禁。 遊客繼續騎驢前行,潺潺的流水聲描繪出科羅拉多河瀑布的美景。 不久,壹所孤零零的小屋映入眼簾,當遊客走近小屋時,可以聽到八音盒發出的叮咚聲,遊客們在小屋前歇息片刻後,以更輕快活躍的步伐繼續前行,最後消失在遠方。
第四樂章
壹道夜晚的陰影在金黃色的天際掠過。黃昏時分的平和與幽暗慢慢降臨到峽谷上。而當夜幕將峽谷籠罩在它黑暗的鬥篷中時,遠處傳來了幾聲野獸淒厲的叫聲。
第五樂章
大峽谷的暴雨格外壯觀。轉瞬之間,閃電劃破漆黑的夜空,勾勒出峽谷巖壁的輪廓;震耳欲聾的雷聲不絕於耳; 暴風驟雨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具有壓倒壹切的威勢。 雨過天晴,大峽谷在月光中展現出煥然壹新的英姿,作者用田園詩般的旋律描繪出這壹情景。
在喬治·格什溫的代表作《藍色狂想曲》裏,可以找到美國爵士音樂和感傷音樂在節奏上、旋律上和和聲上最好的擴展運用。格什溫夢想著把建立在爵士樂上的感傷歌曲帶進美國音樂廳裏來。他的第壹首音樂會型的作品《藍色狂想曲》是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為模型的,就是說,是為了用全部交響樂隊伴奏的鋼琴獨奏而寫的。
格什溫後來學習了配器法,以便能為自己的音樂作品寫他認為最有效果的器樂部分,但是對於《藍色狂想曲》,他卻請來壹個熟練的改編者來編譜。這個改編者就是美國著名作曲家菲爾德·格羅菲(Ferde Grof'e),這個人後來用他那配器的才能來為他自己的某些作品寫作——大多數是美國場面的音畫。他那《科羅拉多大峽谷組曲》是用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和情調感的壹個令人目眩的樂器調色的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