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漢語裏,句子壹般須有疑問詞的幫助,方能發出疑問。
有時候用疑問代詞,有時候用疑問語氣詞,有時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季氏) 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子見夫子乎?(論語·微子) 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在上古漢語裏,疑問句裏的疑問代詞賓語也必須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鄉人長於伯兄壹歲,則誰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較“誰欺”和“欺天”、“誰敬”和“敬兄”這些動賓結構的賓語的位置。)
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 既富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 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論語·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戰國策·趙策)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成公三年) 二國有好,臣不與及,又誰敢德?(同上)第壹第二兩個例子最富有啟發性,疑問代詞作賓語就在動詞前面,不是疑問代詞就在後面。有時候,動詞前面有助動詞,疑問代詞賓語就放在助動詞前面,上面所舉的最後兩個例子就是這樣。
疑問代詞用作介詞的賓語時,也受這個規律的制約,它們也必須放在介詞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 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子歸,何以報我?(左傳成公三年) 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戰國策·齊策) 上古漢語這種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詞序,壹直為後代古文家所遵守。
例如: 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為而在吾側也?(韓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範仲淹:嶽陽樓記) 將何適而非快?(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疑問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則,比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的規則更為嚴格,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說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實這兩種詞序都出現在上古漢語裏。
在先秦時代,它們已經是壹個凝固形式,意思是“怎麽樣”、“怎樣”或“怎麽辦”。例如: 與不谷同好,如何?(左傳僖公四年) 傷未及死,如何勿重?(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鄉人皆好之,何如?(論語·子路) 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戰國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古書上還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說法(含義與“何如”、“如何”相同),但沒有說成“何奈”的。
例如: 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誌,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與惡,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將奈何矣?(戰國策·趙策) 秦稱帝之害將奈何?(同上) 先生助之奈何?(同上) 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戰國策·齊策) 古代又有“如。
何”“若。
何”“奈。
何”的說法,當中插入代詞、名詞或其他詞語,意思是“把(對)。
怎麽樣(怎麽辦)”。例如: 年饑,用不足,如之何?(論語·顏淵) 如受吾幣而不假吾道,則如之何?(谷梁傳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湯問) 晉侯謂慶鄭曰:“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 力拔山兮氣葢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 (“奈若何”就是“奈汝何”。)
陳文子見崔武子曰:“將如君何?”(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 在古代漢語裏,“如之何”“若之何”又是壹個凝固形式,有時候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反問,譯成“怎麽”;有時候用在詢問句的末尾,譯成“怎麽樣”。例如: 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 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左傳成公二年)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
(詩經·齊風·南山) 疑問詞分為兩大類:第壹類是疑問代詞,第二類是疑問語氣詞。現在分別加以敘述。
(壹)疑問代詞 (1)誰,孰,何 “誰”字跟現代漢語的“誰”壹樣,是指人的疑問代詞。例如: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且行千裏,其誰不知?(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左傳僖公四年)“孰”字經常表示選擇。
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例如: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論語·雍也)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論語·先進) 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醜上) (以上指人。)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孟子·梁惠王下) (獨自作樂快樂呢,還是與眾人***聽音樂快樂呢?第壹第三“樂”字讀yuè,其余“樂”字讀lè。) 禮與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盡心下) (以上指事物。)
“孰”字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示選擇的;這時,它就和“誰”字沒有分別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選擇。
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傳襄公三年) 孰能為之大?(論語·先進) 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於斯三者何先?(論語·顏淵)前面三個例子都可以換用“誰”字,最後壹個例子似乎應該用“孰”字,但是“孰”字壹般不用作直接賓語,所以用。
2. 文言文疑問詞有哪些,請給出它們的釋義,謝謝1、指人的疑問代詞——“誰”、“孰”
“誰”主要用於壹般問句。
“孰”常用在選擇問句裏,壹般都有先行詞,意思是“哪壹個”。“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處所。
“誰”的用法基本上與現代漢語相同,這裏就不舉例了。
“孰”表示“哪壹個”的用例如:
“吾與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壹個更美?
“禮與食孰重?”——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禮制和食物相比哪壹個更重要?
“孰”還經常和介詞“與”連用,構成固定組合“孰與”,表示比較。
“孰與”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壹個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與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壹個更美?
有時相比較的內容在上文已經出現,因此句子裏可以沒有比較的內容,如:
“君料臣孰與舜?”——這句裏比較的內容不出現,大致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壹個更好?
有時“孰與”比較的結果已經明確,經常用在反問句裏,實際已不是表示疑問,可以譯為“哪裏比得上”。例如:
“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順從自然而頌揚它,哪裏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規律而運用它。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與其坐著等待被滅亡,哪裏比得上去進攻它呢?
2、指事物的疑問代詞——“何”、“胡”、“曷”、“奚”。
這幾個疑問代詞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語法功能也較廣泛。
“何貴何賤?”——“何”充當主語。
“曰:‘是何也?’”——“何”充當謂語。
“大王來何操?”——“何”充當前置賓語。
“許子何不為陶冶?”——“何”充當狀語問原因。
“姜氏何厭之有?”——“何”充當定語。
“胡”、“曷”、“奚”經常作狀語,有時是和介詞結合後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時間或處所等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曷”問時間,等於說“什麽時候”。
“子奚乘是車也?”——“奚”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麽”。
“胡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詞“為”結合後充當狀語,問原因。“胡為”即“為什麽”。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詞“以”結合後充當狀語,意思是“憑什麽”。
3、指處所的疑問代詞——“安”、“惡”、“焉”。主要用作狀語,詢問處所,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在哪裏”。還可用於反問句,作狀語,加強反問語氣。
“沛公安在?”——“安”充當“在”的前置賓語。“安在”即“在哪裏”。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惡”充當“在”的前置賓語,“惡在”即“在哪裏”,這句意思是,他作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現在哪裏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裏”。
3. 文言文 疑問代詞有哪些疑問代詞:根據疑問代詞指代的詢問對象,古漢語疑問代詞可分三類。
(1 )指人的。有“誰、孰”。 a “誰”用於壹般問句,可作主、賓、定、語及判斷句的謂語。b “孰”用於選擇問句,壹般有先行詞。如:“吾與徐公孰美?”譯為“哪壹個”,壹般只作主語。它還可指物、處所。“孰與介”表比較:如 “吾孰與徐公美?”;用於反問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有“哪裏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賓、定、判謂,a 常用來詢問原因或方法,如:“許子何不為陶冶?”譯為“什麽”“為什麽”;b 詢問處所,如“子欲何之?”譯為“哪裏”。 “胡、奚、曷”經常a 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麽”或“怎麽”,如“子奚乘是車也?”; b 它們也經常作介詞的賓語前置,如“胡為”“曷為”,詢問原因。c “奚以”詢問方法。
(3 )指處所。有“安、惡、焉”。
a 它們主要作狀語,詢問處所。相當於現代的“在哪裏”。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賓語,用來詢問處所。如“沛公安在?”c 還可以用於反問句,作狀語,加強反問語氣。類似於“哪裏”。d “焉”用於反問句後虛化了,不再實指處所。如“今弗愛其子,安能愛君?”
4. 文言文 疑問代詞有哪些疑問代詞:根據疑問代詞指代的詢問對象,古漢語疑問代詞可分三類。
(1 )指人的。有“誰、孰”。
a “誰”用於壹般問句,可作主、賓、定、語及判斷句的謂語。b “孰”用於選擇問句,壹般有先行詞。
如:“吾與徐公孰美?”譯為“哪壹個”,壹般只作主語。它還可指物、處所。
“孰與介”表比較:如 “吾孰與徐公美?”;用於反問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有“哪裏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
“何”:作主、賓、定、判謂,a 常用來詢問原因或方法,如:“許子何不為陶冶?”譯為“什麽”“為什麽”;b 詢問處所,如“子欲何之?”譯為“哪裏”。 “胡、奚、曷”經常a 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麽”或“怎麽”,如“子奚乘是車也?”; b 它們也經常作介詞的賓語前置,如“胡為”“曷為”,詢問原因。
c “奚以”詢問方法。 (3 )指處所。
有“安、惡、焉”。a 它們主要作狀語,詢問處所。
相當於現代的“在哪裏”。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賓語,用來詢問處所。
如“沛公安在?”c 還可以用於反問句,作狀語,加強反問語氣。類似於“哪裏”。
d “焉”用於反問句後虛化了,不再實指處所。如“今弗愛其子,安能愛君?”。
5. 文言文疑問代詞疑問代詞:根據疑問代詞指代的詢問對象,古漢語疑問代詞可分三類。
(1 )指人的。有“誰、孰”。
a “誰”用於壹般問句,可作主、賓、定、語及判斷句的謂語。b “孰”用於選擇問句,壹般有先行詞。
如:“吾與徐公孰美?”譯為“哪壹個”,壹般只作主語。它還可指物、處所。
“孰與介”表比較:如 “吾孰與徐公美?”;用於反問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有“哪裏比得上”的意思。
(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
“何”:作主、賓、定、判謂。a 常用來詢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0363164問原因或方法,如:“許子何不為陶冶?”譯為“什麽”“為什麽”;b 詢問處所,如“子欲何之?”譯為“哪裏”。
“胡、奚、曷”經常a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麽”或“怎麽”,如“子奚乘是車也?”; b 它們也經常作介詞的賓語前置,如“胡為”“曷為”,詢問原因。c “奚以”詢問方法。
(3 )指處所。有“安、惡、焉”。
a 它們主要作狀語,詢問處所。相當於現代的“在哪裏”。
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賓語,用來詢問處所。如“沛公安在?”c 還可以用於反問句,作狀語,加強反問語氣。
類似於“哪裏”。d “焉”用於反問句後虛化了,不再實指處所。
如“今弗愛其子,安能愛君?”。
6. 文言文中的疑問助詞1、乎 語氣詞“乎”可以用在疑問句句尾表示疑問語氣。
疑問句中的“乎”字表示疑問語氣時,按提問的出發點和疑問的性質不同,可分為詢問、反問兩種情況。 詢問 詢問是說話人提出問題,要求對方回答,這類疑問多見於是非問句、特指問句和選擇問句。
這是壹種純粹的疑問,“乎”可譯為“嗎”或“呢”。例如: ①(王日)“戰乎?”(伯州犁)曰:“未可知也。”
(《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許行》)以上二例是是非問句,要求對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乎”譯作“嗎”。 ③事齊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④子以秦將救韓乎?其不乎?(《戰國策?韓策》)以上二例是選擇疑問句,說話人把兩種可能提出來,要求對方選擇壹種作答。
“乎”字可譯作“呢”。 ⑤何傷乎?亦各言其誌也。
(《論語?先進》) ⑥我則無禮,何以戰乎?(《載流之戰》)以上是特指問句,句中有“何”這樣的疑問代詞特別提出疑點。“乎”字可譯作“呢”。
反問 反問是無疑而問,用疑問的形式表示毫無疑義的意見,所以不要求對方回答。因為是無疑而問,故在句尾用“乎”字的同時,句中還要用別的反詰語氣詞等來配合。
這種“乎”字也可以譯成“嗎”或“呢”。例如: ①天之所置,其可廢乎?(《城漢之戰》) ②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許行》) 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以上三例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內容。
其中1、3兩例與“乎”字呼應的是語氣詞“其”和副詞“寧”。 如果句中使用“不”“無”等否定詞,就構成否定形式,表達的也是肯定的內容。
例如: ④喜賂怒頑,能無戰乎?(《城漢之戰》) ⑤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莊子?秋水》) “乎”與“不亦”構成“不亦……乎”,是壹種比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其反問語氣比帶其他反詰詞語的反問句要輕緩壹些。例如: ①夫子嘗與吾言於楚也,必是故也。
不亦識乎?(《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③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今》)2、歟(與) 語氣詞“歟”先秦多寫作“與”,“歟”是後起字。“歟”(與)和“乎”壹樣,可以表示疑問語氣。
“歟”(與)表示疑問語氣時,在是非問句句尾壹般不表示純粹的疑問,而是說話人心目中已有了某種看法,但還不能深信不疑,提出來要求證實。這是“歟”(與)和“乎”在表疑問語氣時的主要不同之處。
這樣的“歟”(與)可譯為“嗎”或“麽”。例如: ①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
(《論語?微子》) ②“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
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許行》) ③子非三閭大夫歟?(《史記?屈原列傳》) “歟”(與)用在特指問句,幫助表達疑問語氣,句中也另有疑問詞,疑問的重點落在疑問詞上。
可譯為“呢”。例如: 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②誰與,哭者?(《禮記?檀弓》) ③大閹之亂,縉紳而不易其誌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張溥《五人墓碑記》) “歟”(與)用在選擇問句句尾,是表示無法肯定或否定某項或某幾項事情,要求對方選擇而發出的疑問語氣。
可譯成“呢”,分句中常有“抑”來配合。例如: ①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②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禮記?中庸》) ③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歟”(與)用在反問句,表示不要求對方回答無疑而問的反詰語氣,可譯為“嗎”,有時也跟“也”連用,或跟“豈”、“得非”等配合。
例如: ①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孟子?公孫醜上》) ②得非急於求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韓愈《答吳充秀才書》) ③唯求則非邦也與?(《論語?先進》)3、哉 “哉”字可以跟疑問詞配合用於詢問句和反問句,句子的詢問語氣和反問語氣由疑問詞來表達,“哉”字則給它們帶上感嘆色彩,可譯為“嗎”、“呢”。例如: ①此何鳥哉?(《莊子?山木》) ②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壹諾。
’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③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蘇軾《教戰守策》)以上諸例是詢問句,“哉”譯為“呢”或“啊”。 ④晉,吾宗了也,豈害我哉?(《左傳?僖公五年》) ⑤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史記?陳涉世家》)以上二例是反問句,“哉”譯作“嗎”或“呢”。
4、耶(邪)句末語氣詞,用在疑問句句尾,表示疑問語氣,相當於“嗎”或“呢”。例如:①為壹郎僮耶。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②史公果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③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莊子?齊物論》)④令名不彰邪。
——《世說新語·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