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鄂東民歌的獨特文化

鄂東民歌的獨特文化

鄂東民歌的聲調來源於鄂東語音,所以是鄂東方言決定了鄂東民歌的音樂特征。淳樸質樸的鄂東方言,使鄂東民歌的音調充滿山野趣味和泥土芬芳。與北方陽剛的民歌和南方柔美婉約的民歌不同,鄂東民歌是壹種剛柔並濟、陰陽交融的漢族民間音樂。

“說的不夠,可以唱出來。”——我們鄂東的先人,相親相愛,放聲歌唱。他們共同創作的民謠,穿越時空,代代相傳。歌曲再現了鄂東先民的音容笑貌,凝聚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展現了當時的鄉風民俗。它曾經給我們的祖先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也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驚喜。是祖先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民間文化藝術遺產。我們要珍惜,要傳承。

鄂東民歌包括號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調、山歌、燈歌。重點介紹鄂東民歌,包括民歌、田歌和牧歌。

民歌

民歌的歌詞有三種:四句、五句、魚咬尾。

四句話,如:民謠易唱,木匠難上鳳凰臺,鐵匠難打鐵獅子,石匠難打石繡球。

五個句型,比如:早上有很多事要做,先刷爐子再洗鍋,老公回來吃飯,醒來就要抖窩,沒時間唱民謠。這是民歌中特有的句式,四個句式後緊跟著壹個句子,打破了對稱的形式,形成了不對稱的節奏美感。這與野外充滿活力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

咬著尾巴的魚就像:六月的太陽像油煎,外面有壹朵美麗的荷花。青哥看了不滿意。他帶著它上七裏,下八裏,七八壹五裏,帶著它到蓮花墩,梭羅樹,蜷在芝麻葉上,在活龍崗乘涼,就像織女和牛壹樣。這種形式的句子長短不齊,句子連成壹圈,壹口氣連起來。這句像壹串魚緊緊咬住尾巴的話,在鄂東民間被稱為“魚咬尾巴”。

鄂東民歌有三種曲調:正調民歌、慢調民歌和快板民歌。360曲調裏的歌詞,大部分是用民謠的曲調唱的;慢板民謠壹般用來唱抒情的歌詞。快板民歌是用來表達活潑熱情的內容。習水朱店地區的快板民歌獨具特色,富有原生態的音樂美。

“民謠本來就是古人留下的,留給後人解決後顧之憂。三天不唱,三歲頭變白。切記不可失古人。”這首民謠用通俗的方式講述了音樂的功能和作用,即調節心情,驅散不良情緒,使人感到快樂和充實。歷史上孔子聞邵樂,聲聲纏綿。他不知道三月肉的味道,就發出了“太好了,開心教!”感覺,意思很棒,音樂教育!事實上,壹個沒有音樂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們每個人從母親子宮裏發出的第壹聲啼哭,都是美妙的音樂。隨之而來的是咿呀學語,還有天真無邪的笑聲,都是原生態的歌唱。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孩子都是歌手。但隨著歲月的增長,受到種種原因的制約,反而漸漸疏遠了這美好的聲音。所以我們的祖先警告我們,離開美妙的音樂三天,我們就會白發蒼蒼!話雖誇張,卻不無道理。所以,我們不要把老祖宗傳下來的歌扔掉,也要好好想想自己說過的話。

這首民歌的基調給人壹種深邃寬廣的空間感,仿佛所有的山川、河流、雲朵都包含在其中。只要妳張嘴唱歌,人就會飛上山頂。可以聽到聲音在山谷裏久久回蕩,穿越時空,穿越歷史。它喚起了我們心中的壹些美好的感覺。2006年黃岡民歌大賽,演唱這首歌的歌手獲得金獎。人們普遍覺得這首歌給人壹種說不出的莫名其妙的感覺。其實這首歌的奧妙主要在於我們當代人與祖先的精神對話,所以這種感覺是壹種來自我們生活深處的尋根情結。

因為這首歌節奏比較自由,所以很難唱。可以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學唱。

田歌

峨嵋山歌曲還包括田歌。農民長期在田間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為了解除田間勞動的單調和無聊,提神醒腦,解除疲勞,消除憂慮,田歌如“插米鼓”、“秧歌”應運而生。後來又加上了鑼鼓。壹群人在田裏勞動,幾個人在田埂上敲鑼打鼓,形成壹派熱鬧愉快的勞動景象。這壹幕逐漸演變成農民祈求豐收的集體儀式。

宋代詩人蘇東坡在《支林筆記》中寫道“二三月來黃州,聞人皇,皆群居謳歌,故其詞不可解,其音不可調。但“輕歌曼舞,前後競鳴,如雞鳴”的風韻習俗,卻生動地記錄了當時鄂東農民唱田歌的畫面。

鄂東羅田範強、習水和合腔的特點是似雞鳴,音調高、細、長,所以也有雞鳴調的說法。鄂東古畫戲主要是從田歌發展而來的。

田歌分為水上田歌和旱地歌:水上田歌有秧歌、秧歌、車水歌、秧歌等;旱地裏有歌,有鑼鼓,有單鼓。

牧師的

山裏人說山歌是放牛叫出來的,不是沒有道理。對面山坡上,壹邊的牧童吹口哨,另壹邊的牧童尖叫,雙方壹起唱歌。為了讓對方聽到,聲音要拉長,語氣要誇張,情緒要放大。這樣,語調就成了壹種語氣。如果稍微美化壹下,就會變成民謠的腔調。因為是叫出來的,所以決定了鄂東民歌的高亢悠遠的風格。

牧童的歌歌詞是360音的,有些是即興的。內容既有男女戀情的表現,也有插科打諢,互相指責。山裏人喜歡聽牧童的二重唱,洪亮粗獷的歌聲回蕩在山間,使人們的生活充滿生機和樂趣。

這首牛仔二重唱是關於互相詢問知識的。壹面唱:是誰在天上種下了梭羅樹,是誰在地下開了黃河,是誰守著三關,是誰去修行壹去不回?另壹方面,天上梭羅樹王太後種,地下黃河金角開,楊守三關,韓湘子去修行,壹去不回。在古代,窮孩子讀書的機會很少,可以靠這些歌詞獲取各種知識。這就是民間文化藝術的教育輔助功能。

八十八線

八十八行是流行於鄂東的自娛廣場藝術,因在元宵節時演唱,又叫花燈戲或花燈調。八十八行起源於清朝乾隆、嘉慶年間,盛行於太平天國,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88線的行業很多,有農林牧副漁、手工業勞動、商業活動、童話故事等。因為行業復雜,所以取名八十八行。88行曲目豐富,思想內容健康,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表演簡單、自然、幽默。無論是語言、音樂還是表演,都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清末政治腐敗黑暗,民生蕭條,百姓流離失所,無心歌詠享樂。再加上八十八線的組織工作眾多,隊伍龐大,人力財力難以應對。尤其是半專業和專業的花燈、花鼓戲班的興起,幾乎取代了八十八線,導致八十八線壹時間處於中遊。除了新洲,鄂東其他縣基本絕跡。

忻州八十八行,劇目分兩類。壹種是單邊劇,也就是獨腳戲;壹類是小劇,也就是存折劇。單邊劇200多部,常見的有賣花、賣茶、采茶、推車、十梅、打蓮、摘齒蟲。有65,438+050余個劇目,如灌碗、放牛、賣棉紗、打豆腐、打花鼓、打巴哈、十八拉、情侶看燈等。上述劇種多為楚劇、黃梅戲、東路驊梓鼓等劇種所吸收。

忻州八十八行的存在,不僅為我們保存了壹個藝術品種的民間唱腔,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研究和探討八十八行與楚劇的關系以及楚劇的起源和演變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和可靠的證據。新洲縣文化館挖掘整理了近百個劇本,撰寫了《八十八行初探》《八十八行與楚劇》等論文,為探索八十八的藝術規律,還楚劇於人民做了大量工作。

2006年6月2日,165438+“新洲八十八行”被列入武漢市正式公布的第壹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東民歌具有強烈的民俗性和包容性。經過不斷發展,除了傳承歷史、傳授生產生活知識外,還有民間的民歌:婚禮上有鋪帳之歌、哭喪之歌,喪禮上有哭喪之歌,端午節有打梆慶豐收之歌,蓋房成功之歌。

鄂東民歌曾經輝煌過。舵手,槳手,唱歌,樵夫,大媽,還有歌。民歌伴隨著人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它激發了人們的反抗和鬥爭。鄂東民歌滋養了漢劇和楚劇,形成了黃梅戲。土地革命時期,誕生於鄂東的八月桂花遍地開,成為不朽的紅色經典。

文革期間,鄂東民歌作為“四大經典”被查禁,《三百六十調》等壹批優秀民歌被斥為“淫穢歌曲”。被批評的民謠歌手沈默不語,人們在談論民謠時臉色變得蒼白。後來隨著電影的流行和流行歌曲的湧入,鄂東民歌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如今,能唱山歌的老人逐年減少,年輕人對山歌不熟悉,鄂東山歌瀕臨滅絕,繼承和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誠然,由於時代的局限,許多民歌的歌詞雅俗共賞,良莠並存,有的低俗不堪,甚至是封建糟粕。但它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融合了幾千年來鄂東地域文化的優良傳統,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記,具有很高的歷史和社會價值。同時,這些春天般的民歌的文化價值不可低估,說它們是文學和語言藝術的寶庫也不為過,完全有理由相信,人們可以利用民歌所反映和折射的鄉音、鄉人、鄉事、鄉情,鑄造出精彩的鄉土教材,激發人們熱愛和建設家鄉的熱情。

鄂東民歌的傳承

忻州古稱舊州,原屬黃州。1951年,新洲郡脫離黃岡署。1983年8月,新洲縣劃歸武漢市管轄,後改為新洲區。雖然忻州民歌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但從整體上看,忻州民歌仍然是鄂東民歌的壹個系列,並為繼承它付出了心血。

近年來,新洲區宣傳文化部門依托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創新載體,搭建平臺,將鄂東民歌打造成新洲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和旅遊經濟的文化品牌。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洲縣文化館組織葉、張有德、馬對新洲民歌進行收集整理。編輯《忻州民歌集》花了三年時間,給我們留下了壹批珍貴的資料。

老街農劉延廷,30年收集整理了200多首民歌,創作了30多首新民歌。歲月艱難,生活清貧。他癡心不改,孜孜不倦地追求。由他創作的《道觀河情歌》作為新洲民歌的保留曲目,在新洲傳唱了五年,獲得武漢市第七屆“金秋唱響”農村文藝匯演壹等獎。2008年6月在中央電視臺激情廣場演出。

近年來,忻州民歌傳承與創作隊伍不斷壯大,壹批幹部、工人、教師、農民加入了歌曲創作的行列。區政協文史委主任撰寫的《美麗的陽邏港》、區文明辦主任撰寫的《我們的忻州》、離退休幹部葉撰寫的《忻州的宋家》,歌頌了忻州改革開放、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教師趙建軍寫了《路》,贊揚了新農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梅升平老師寫的那個人,歌頌了忻州人民的勤勞勇敢。《十勸吾兄》《壽丹郎》《大車評書》等壹大批新民歌曲也湧了出來。

忻州對鄂東民歌的傳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和省市媒體的關註。湖北日報、六十歲新洲民間王松荀氏省群藝館、長江日報、反跨太婆比太婆更像太婆、長江商報、情歌癡迷湖北民歌30年,收集創作歌曲400余首、黃武網友攜手創作水謠、中國社科院專家考察新洲民間藝術、楚天都市報。

2005年以來,新洲組織了三屆“雙百杯”文藝比賽和三屆“曲藝節”,以鄂東民歌和民俗風情表演為主題,以鄂東民歌和新洲原創歌曲為必錄曲目。

重建老街花朝文化節。動員民間藝術團隊,設置多個攤位,表演鄂東民歌、民俗節目,在民間經貿活動中展示地域文化,充分展示古代節日的文化內涵。

2008年6月,忻州以“建築工人節”為契機,邀請中央電視臺在忻州錄制節目《激情廣場》,排練歌舞《道觀河情歌》、《家在忻州》、《人》。借助央視平臺,將鄂東民歌、新洲原創歌曲推向全國。

2009年6月5438+10月,武漢電視臺錄制武漢,制作了反映新洲傳承鄂東民歌工作的8集紀錄片《農民之歌》,於6月5438+065438+10月3日起在武漢電視臺6頻道連續播出。影片生動記錄了新洲人傳承鄂東民歌的艱辛歷程,歌頌了新洲人對弘揚地域文化的不懈追求,真實感人,產生了非常強烈的社會影響。在網絡的推動和媒體的宣傳下,鄂東民歌開始大步走出新洲、武漢,走向全國。

長江後浪推前浪,長江萬裏長。

萬裏長江上有壹個陽邏港。

河上的浪漫琴弦彈出壹座水鄉城市。

溫柔的湖光山色描繪了壹個夢幻水鄉。

蕪湖月夜,柳條長在岸上。

陽邏港風景不錯。

陽邏港,美麗的陽邏港。

陽邏港,我心中的陽邏港。

那是我放飛希望的地方。

……

這就是新洲區向社會推薦的《唱紅歌》歌曲——《美麗陽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