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明清時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

明清時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器樂合奏形式

明清時期的民間器樂合奏,是民間歲時節令、婚喪喜慶、民間集會時重要的娛樂形式。與宋代器樂合奏相比,明清器樂合奏種類和風格多樣,形成較大規模的樂種,分布的地域很廣,專業化程度較高。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十番鑼鼓——簡稱十番或鑼鼓,流行於長江下遊地區,尤其是在無錫、揚州、宜興等地最為盛行。按其演奏形式可分為笛吹鑼鼓、笙吹鑼鼓、粗細絲竹鑼鼓、清鑼鼓 等多種編制。管弦樂器稱為“絲竹”,演奏時管、弦更番叠奏,交替重復,形成對比。其節奏復雜多變,音樂豐富,情緒熱烈。

十番鼓——是流行於江蘇南部無錫、蘇州和常熟等地的民間器樂樂種。十番鼓的演奏樂手壹般5—10人,鼓和笛是主要樂器。

潮州音樂——是流行於廣東潮州、汕頭地區的民間器樂樂種。分廣場樂和室內樂。廣場樂包括:潮州大鑼鼓、潮州外江鑼鼓等數種。室內樂包括:潮州弦絲樂、潮州 笛套鼓樂等。廣場樂風格剛健渾厚,昂揚激越。室內樂風格偏重委婉纖細、清秀雅致。潮州音樂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積累了眾多的曲目。比如傳統曲目十八大套。

福建南音——又名南曲、南管、南樂、弦管,流行於閩南泉州、晉州、廈門、龍溪、臺灣及東南亞壹帶。南音使用的樂器有:抱彈琵琶、洞簫、二弦等。其曲調保存 了宋、元時期的某些音樂面貌,被稱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樂隊編制分上四管與下四管。曲目分“指”、“譜”、“曲”三大類。調式變化多。記譜沿用古老的“二 四譜”。

西安鼓樂——流行於陜西西安地區的民間器樂樂種。演奏形式分坐樂、行樂兩種。坐樂在室內演奏,有嚴格的固定曲式結構,風格熱烈。行樂在室外進行,風格肅穆、悠揚、典雅。

智化寺音樂——又稱佛教京音樂,是明代北京智化寺為代表的寺院僧人叠代相傳保存下來的管樂。目前還保存有清代智化寺僧人所抄的《音樂腔譜》,其他抄本曲譜***有300余首。

山西八大套——俗稱八大套,流行於山西五臺、定襄兩縣的民間器樂樂種。清代被五臺山青廟宗教音樂吸收,基本保持著民間演奏的形式和風格。是古代鼓吹樂在山西的遺存。八大套是指保存了八套傳統整套器樂合奏。風格簡樸、清雅、熱烈。

遼南鼓吹——是流傳於遼寧部分地區的民間鼓吹樂種。分“漢吹”、“大牌子曲”、“小牌子曲”、“水曲”四類。演奏風格既有高亢熱烈,又有婉轉哀怨。

這些器樂樂種有壹***同的特點,就是或多或少地保存了唐宋燕樂、宋元戲曲、當地民間音樂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