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臺灣的風土人情以及人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臺灣的風土人情以及人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臺灣島內特色民族技藝

(壹)南管戲與南管樂

(1)廣義的“南管”指中國南方語系的音樂。但在今天臺灣所保存的南管戲,即專指閩南語系中最古老的戲種——“梨園戲”。

(2)曲——屬散曲的歌曲,附有南管工尺譜,現存數目超過千首。演唱方式采用上四管(即洞蕭、二弦、三弦、琵琶),歌者居中,執節(拍板)保留漢代“相和歌”的遺風。

(3)譜——器樂的清奏部分,現存16套。演奏方式被認為保留了唐代“大曲”的遺風。

(二)北管戲與北管樂

北管戲與北管樂是指中國北方語系的戲劇,又稱“子弟戲”(因多為農村子弟的業余戲團而得名),也稱“亂彈戲”(來自乾隆時的“花部”腔調)。

(三)山地民歌

從民間音樂學的角度來看臺灣山胞的民歌,是壹大寶庫,不但在人類歌唱的歷史上,提供了具體的例證,而且還發展出令人驚異的復聲或和聲合唱技巧。

(四)福佬系民歌

演唱方式屬於單音的曲調唱法。因產生地區的不同,各有代表作,如西部平原的“草蟆弄雞公”、蘭陰平原的“丟丟銅仔”與恒春地區的“思想起”。

(五)客家系民歌

指由廣東與嘉慶州為主的漢族移民民歌。客家住民多分布於桃園、新竹、苗栗與高雄屏東的丘陵地區,通常以山歌或采茶歌,與福佬系的小調相比美。

(六)皮影戲

皮影戲的產生約在壹千多年前的宋代,於臺灣流傳也有兩百年,發祥地為高雄縣,盛行於清初,俗稱“皮猴戲”。演出時間多為夜晚,舞臺高約丈余,前臺張掛白布為幕,後置燈光,把皮影投射在布幕上。皮雕人像高約壹尺到壹尺半左右,是用獸皮揉成半透明狀,再雕刻人形、上色,塗上桐油,以增加其透明度,然後磨平而成。頭部可調換、影人精雕細琢,人像本身就是壹種工藝品。劇團的組成很精幹,有主演、助演、歌唱者各壹人,樂師約4人。

(七)布袋戲

布袋戲也稱掌中戲,同樣是從福建傳入。由主演者舞弄木偶,作戲劇化表演、舞臺如壹佛龕,稱為“彩樓”,為了裝運上的方便可以分解。傳統式的舞臺,高約5尺,深約1尺,戲偶則高約1尺,觀賞範圍大概為臺前的20尺之內。後來,又進行了改革,木偶比傳統布袋戲木偶大了三倍。

(八)懸絲傀儡戲

懸絲傀儡戲據說產生於西漢,到了宋代,技藝發展到高峰,影響所及還擴大到後代在舞臺上由人所扮演的戲劇,其舉手投足,不無關系。

(九)宋江陣

宋江陣原為國術的團體表演,配以鑼鼓伴奏,後來因地方治安情況不好,鄉鎮多有自衛組織,地方土紳乃延師訓練子,配以108人,壹喻36天罡與72地煞。現在已縮小至36人為壹團,在迎神賽會上表演。

(十)工藝

臺灣的工藝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傳統的民間重要節慶

(壹)春節

(二)燈節

(三)清明

(四)端午節

(六)重陽節

(壹)衣食住行

1、衣飾。以往鄉村男女多穿漢服。中年以上的婦女喜著長衫,或短衣短褲;老年人喜著青黑色衣衫或香雲紗;日本統治時期西裝革履開始流傳到鄉村,幾十年來已相當普及。城市婦女有的穿旗袍等民族服裝。目前,青年人多穿西裝或港衫西褲。鄉村男女則常戴鬥笠或裹毛巾,以蔽風日。

2、飲食。臺灣居民壹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節日喜慶時,多用雞鴨等豐盛酒菜宴請客人。臺灣居民都嗜酒,祭祀神明,宴請客人,必備良酒。春夏之交,秋冬之際,多以中藥燉煮動物性食品以提神補身。菜肴多用味精、砂糖等調味。酒樓飯店經營川粵、京、津、蘇、浙、湘、閩等地風味飯菜。高山族同胞目前生活水平還較低,有些仍以芋頭、甘薯為主食。

3、居住。臺灣的房屋造型,大體可分為中、西、日式三種。中式為平房,多是閩南式樣,有壹條龍、轆轤把、三合院、四合院等。以濁水溪為界,農村村落,北部為散居型,南部為聚居型,大多建在山凹近水處,以避風沙。西式多是樓房,從前都是磚造,近年來大多改為鋼筋水泥。日式則在平房內鋪以“榻榻米”。市鎮房屋多屬西式,隨著近年來工商業的發展,新式公寓住宅迅速增加,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住房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仍有許多人居住在簡陋鬥室。

4、行走。目前,臺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摩托車。近些年來汽車、飛機、輪船、火車的數量增加,比較方便,私人汽車大量增多。出租汽車普遍於市鎮。有不少的客車備有冷氣。但大部分農村地區仍交通不便,河流多的地方尚需帆船、舢板,山區無路可走,只能沿山路登攀跋涉。

(二)婚喪喜慶

1、婚嫁。從前,臺灣的婚禮規矩較多,同姓不婚,婚嫁有大娶(明媒正娶)和小娶(招婿或半招嫁)之別。壹般需經議婚、訂婚、完聘、迎親四個階段。結婚年齡,壹般男不超過30歲,女不超過25歲。目前已由媒人介紹改為自由戀愛,花轎改為汽車,到法院公證結婚。但是臺灣婚禮的鋪張浪費現象十分嚴重,使許多青年人背上沈重的包袱。在農村,有部分人樂於集體結婚。高山族婚姻實行壹夫壹妻制,多是幼年時由父母做主,所以婚後常有離婚現象。

2、喪葬。葬禮同大陸相近,父母死後,當夜要由兒女守靈,全家舉哀,供飯壹碗,焚紙錢,並為死者趕制壽衣,同時走親告友,購進棺木,然後祭祀。祭罷,子女扶屍就殮,仃柩室內,早飯供奉“孝飯”並輪流啼哭,然後擇日出殯,出葬隊列如長龍,親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謝辭行。然後用貨車運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當普遍。臺灣壹些地方設有殯儀館、火葬場及公墓,有的佛教寺、塔也奉存骨灰。

3、生育。婦女生了孩子,必須告訴親友,名為“報喜”。滿月時,則以紅蛋分贈親友、鄰居,以示吉利。孕婦分娩至滿月,稱“做月子”,壹月以內多以麻油豬肝為副食。外祖父母在滿月、四月、周歲時,必須送衣服禮物給嬰兒。臺灣重男輕女比較嚴重。生男不論彌月、周歲、16歲,都舉行隆重的儀式,而生女則大為簡化甚至不舉行儀式。近30年來,臺灣當局推行“家庭節育計劃”,提出的口號是“兩個孩子恰恰好”、“女孩男孩壹樣好”。

4、壽慶。臺胞喜歡過生日。男女成人後,每逢誕辰,都由家人準備素面、香燭等舉行簡單慶祝儀式。壹般從50歲時起開始稱壽。60歲為下壽,70歲為中壽,80歲為上壽,90歲為耆壽,百歲為期頤。每逢壽期,由子孫發起慶祝,邀請親朋,頗為隆重。

(三)禮贈禁忌

1、禁以手巾贈人。從前,臺灣民間喪家在辦完喪事後送毛巾給吊喪者,用意在於讓吊喪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臺灣有“送巾,斷根”之說,因此,在壹般情況下,若贈人手巾,即不禁令人想起不吉利的喪事與斷絕、永別之意。

2、禁以扇子贈人。扇子價廉易碎,用於夏季扇涼,壹到秋深天涼,即有“秋扇見掮”,意即太絕情,用完後就被甩掉,狠心拋棄。臺灣民間有俗語:“送扇,無期見”,即基於此種心理。戀愛的青年男女贈送扇子表示快冷的意思,說明心不誠,因此,千萬不要以扇子當禮物贈人。

3、禁以剪刀贈人。剪刀屬傷人的利器,其含有“壹刀兩斷”、“壹剪兩斷”的意思。贈剪刀會使人有不懷好意之感。所以,切勿以剪刀贈人。

4、禁以雨傘贈人。臺語“傘”與“散”同音,若拿傘來贈人,猶表送“散”給對方之意,且臺語“雨”與“給”同意。“雨傘”與“給散”同音,難免會引起對方誤解。

5、禁以鏡子送人。因為鏡子容易打碎,“破鏡難圓”。還有好象嫌人醜陋,讓人家照鏡子好好看看自己的意思。

6、禁以鐘送人。因為“鐘”與“終”同音。送鐘會使人想到“送終”,易引起友人的反感。

7、禁以甜果送人。甜果即年糕,是臺灣民間過年祭拜神明祖宗時的必備之物,但在喪家守孝時嚴禁蒸食。因此,如以甜果贈人,會使受贈者聯想家裏發生了喪事。自然要忌諱。

8、禁以粽子贈人。臺灣民間喪家習慣上既不蒸甜果,也不贈粽子。如以粽子送人,會被誤解為把對方當喪家,故此也在忌諱之列。

9、禁以鴨子贈人作“月肉”。“月肉”是指分娩壹個月以內的婦女吃的肉。她們吃的“月肉”通常是是麻油鴨、豬腰仔、豬肝等“熱性”食物。鴨子屬“冷性”,她們不宜吃用。並且臺灣有“死鴨硬嘴閉”、“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期”等俗語,若以鴨子作為賀喜禮物,會使人聯想到不祥的兆頭。

臺灣特色的祭奠活動

作為壹個移民社會,祖先崇拜、葉落歸根的觀念是臺灣人所***有的,也是中國文化的壹個重要方面。在臺灣,家家戶戶都供奉著祖先的靈堂牌位,凡有重大事件或節日,都必須先祭祖問安。而續祖譜和傳統的祭祖儀式等,仍在臺灣民間壹代壹代地傳繼著。

臺灣民間在歲時節慶壹般都要舉行各種祭典活動,數目之多實在驚人。據不完全統計,每月各種祭典都在15種以上,農歷正月多達47種。臺灣民俗中的祭典活動主要有孔子、媽祖誕辰祭典,上白礁謁祖祭典,城隍爺出巡祭典,中元節普渡祭典以及鄭成功祭典等。

 

(壹)孔子誕辰祭典

至聖先師孔子在臺灣民俗信仰中,地位相當特殊。早期祭孔大典分春秋兩季舉行,後改在每年農歷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舉行,並將這壹天確定為教師節。臺灣全島***建有十二座孔廟,最大的壹座是位於臺北圓山動物園西面的“臺北孔子廟”。祭孔大典這天,要舉行隆重而莊嚴的儀式,不僅學校的師生都要參加,各級的政府官員也要全部出席,以示尊師重教。

(二)媽祖誕辰日祭典

農歷3月23日為媽祖誕辰日,媽祖是中國東南沿海壹帶居民信奉的水神。相傳媽祖常往來於海上,解危救難,因此航海的人都信奉她,稱之為保母。清康熙三十三年,壹位名叫樹壁的和尚從福建蒲田縣的湄州奉媽祖神像渡海來臺,並在北港建立了壹座小寺奉祀媽祖,從此媽祖在臺“安家”。由於臺灣四面環海,大陸居民渡海移民臺灣時,多覺受到媽祖的庇護,而且臺灣有許多人以捕魚為業,因此信仰媽祖的人很多。現在全臺的媽祖廟總計達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宮香火最為旺盛。每年農歷3月23日是媽祖的生日,從正月起,信奉媽祖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從全臺各地湧入北港的朝天宮,掀起盛大的為媽祖過生日的進香活動。

整個進香祝壽儀式莊嚴、隆重、熱鬧非凡。香客們滿心虔誠,長途跋涉前來進香,祭品堆積如山,香煙繚繞,鞭炮聲不絕於耳,酬神戲目讓人目不暇接。進香的最高潮是農歷3月19、20日北港媽祖繞境這壹天。上午9時整,人們擡著媽祖神輿,在震耳的鞭炮聲中,開始壹年壹度媽祖繞境巡行的盛大慶典活動。媽祖在“千裏眼”將軍和“順風耳”將軍的護駕下,繞行於北港鎮的大街小巷,神輿所經之地,家家戶戶門戶大敞,擺出供品,燃放鞭炮,以驅邪逐怪。巡境隊中,獅陣、宋江陣、大鼓陣、八家將等,各自擺開陣頭,表演拿手好戲。由各商業團體、鄰裏承租的各式藝閣,也遊行街頭,古裝的、時裝的、靜態的、各式各樣的藝閣,令人眼花繚亂。進香的人、看熱鬧的人把廟前的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年年媽祖過生日,歲歲祈求保平安。這壹古老的祭典活動,成了臺灣下海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內容。臺灣省所祀“媽祖”廟宇,***有300多所,神座系由福建省“分身”恭迎到臺。奉祀的主要廟宇有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馬公天後宮等。壹般家庭及舶戶均有貢奉。臺灣有“拜媽祖,懷故國”之民諺。

(三)上白礁謁祖祭典

白礁系指福建省泉川地區同安縣的白礁鄉,上白礁就是前來大陸白礁之意,表明了跟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軍民後裔,借遙拜福建白礁鄉濟宮祖廟,以緬懷大陸歷代祖先。

每年農歷3月21日,位於臺南學甲鎮的慈濟宮,都要舉行規模宏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壹方面追懷大陸上的祖先;另壹方面遙拜福建省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這個祭典從鄭成功來臺到現在,連續300多年,從未間斷,充分顯示出中華民族飲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每年此時,眾多的香客、僧侶和遊客齊集這壹小鎮,人數多時超過20萬,真是熱鬧非凡,盛況不衰。特別是1981年陰歷3月21日舉行鄭成功收復臺灣320周年盛大謁祖祭典時,有10萬人參加。

每到祭典的這壹天,在外做事或讀書的學甲人,都盡量趕回鎮上,將慈濟宮內保生大帝的神像迎送到將軍溪畔當年登陸地點,遙祭大陸故土。學甲人把這壹祭典視作無比重要的大事,全臺各地的保生大帝信徒也千裏迢迢擡著神轎、拿著蓋傘,敲鑼打鼓來到學甲鎮參與祭典。

現在,臺灣當局為了配合這個祭典活動,保存民間迎神賽會中的民俗技藝,以及招攬旅遊觀光客,特意舉行全臺藝陣比賽,使得這壹活動規模更加盛大,成為全臺引人註目的、最為壯觀的祭典活動之壹。

(四) 城隍爺出巡祭典

祭祀城隍爺,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活動之壹。每年農歷5月13日,是臺北霞海城隍爺誕辰,有盛大的城隍爺出巡活動,俗稱五月十三大拜拜。

臺北霞海城隍爺是清代淡水廳的縣城隍,於道光元年由福建同安奉請來臺,其信徒眾多,祭典特別盛大。城隍爺出巡時,先舉行請神儀式,就是把城隍爺及配祀各神像請出,安放在神輦裏,然後出發。出巡先列中有南北管樂隊、舞獅隊、藝閣、信徒,加上參觀的民眾有幾十萬人之多,淩駕臺灣其他祭典盛會。因此臺灣有壹句俗話:“五月十三人看人”。

臺灣人認為祭祀城隍與其它民間信仰壹樣,對安定民心、勸人行善、促進旅遊有壹定功效,所以這種幾十萬人聚會娛樂的民俗活動仍然盛況不衰。

(五)中元節普渡祭典

農歷的7月15日,俗稱“中元節”,又名“盂蘭節”、

“鬼節”,是民間祭奠祖先之魂的日子,也是道、佛信徒壹個極重要的節日。在這個大節日中,臺灣農村家家戶戶要殺豬宰羊,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及陰間鬼魂,企望“普渡”眾生與亡靈。

在臺灣,最普遍的傳說是:每年農歷7月1日淩晨,地府開鬼門,讓所有在陰間受苦難的鬼魂,能回陽間探望生前的老家和後世子孫,陽間的人們統壹在7月15日,為所有鬼魂舉行大拜拜,讓鬼魂享宴壹番。到7月30日,假期結束,這些鬼魂重返陰間。

普渡當天點燃高高掛起的燈籠,以便指引到陽間的鬼魂前來聚集。若是邀請水裏的鬼魂,就得“放水燈”。臺灣的水燈通常糊成小屋形狀,釘放在香蕉葉莖上,裏面插上壹根蠟燭。放水燈的活動,過去在臺灣極為普遍,規模也很盛大。但現在保有這個儀俗的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園壹帶了,其規模和聲勢更是大不如前。過去家家戶戶殺豬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禮已為鮮花素果所取代。今天只有在少數的村鎮裏,才能看到較完整的祭拜儀式。

至今仍保持中元祭典的村民說,“普渡”祭典不會在他們那裏消失,他們認為:敬鬼神、祭祖先,原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大拜拜也能給平時忙忙碌碌的親友、鄉人壹個聚在壹起的機會。因此,中元普渡以其中國農民特有的民俗結合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動,還在臺灣各地香煙繚繞、舉燈膜拜中延續著。

此外,臺灣同胞還有許多與大陸基本相同的傳統節日。現在仍盛行的壹些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掃墓祭祖、端陽賽龍舟吃粽子、中秋賞月吃月餅等,即使在日本統治時期,也從未中斷過,仍保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