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彜族民風

彜族民風

 彜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壹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遊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遊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彜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彜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範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壹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彜族歷史上壹個重要特征,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彜族先民社會已出現遊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彜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壹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占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壹六詔,雲南彜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壹帶,統治範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彜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彜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覆滅,不意味著彜族先民地區奴隸制隨之消亡。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彜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系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彜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彜族地區出現比較松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壹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彜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彜族土司。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彜族土司(茲莫)連成壹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彜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彜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彜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沈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編輯本段]

文化藝術

彜族人民能歌善舞。彜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彜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鐘、銅鼓、大扁鼓等。彜族舞蹈也頗具特色,分集體舞和獨舞兩類,其中多為集體舞,如“跳歌”、“跳樂”、“跳月”、“打歌舞”和“鍋莊舞”等。動作歡快,節奏感強,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彜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是歌舞之鄉,彜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彜族音樂風格古樸,品種繁多,民族特色鮮明而濃郁。民間音樂中的民歌和民間文學關系密切,很多普遍流傳的抒情長詩,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絲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傳唱的。除敘事性的歌曲外,有結婚時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節唱的歌曲如《都火》、勞動時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學歌》等。此外還有山歌,如布拖高勝山歌、兒歌等。

彜族民歌因地區的不同,其風格也有差異。涼山南部地區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區的民歌輕柔優美,東部依諾地區的民歌敦厚樸實。過去的彜族民歌,總的說來給人以壓抑低沈之感,但其樸素優美的民族、地區韻味十分鮮明。民間器樂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獨立發展,自成系統。引人註目的是它展示的歷史時空跨度極大。常見的有口弦、月琴、馬布、葫蘆笙、胡琴、彜簫、堅笛、嗩吶等。此外,吹木葉,即以壹片樹葉來吹奏樂曲也是彜族人民喜愛的民間音樂。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幾乎所有的婦女.無論老幼,襟前都掛著壹付口弦,隨時可以演奏。口弦是壹種獨特而簡易的樂器,由幾片長約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組成.有竹片和銅片兩種,最少的兩片,最多的達五六片。竹制的音色深厚、低沈。銅制的音色清脆、秀麗。吹奏時以手指撥動黃片,利用口腔***鳴變化音色。簧片除發出本音外.還發出十分優美的泛音,構成音樂較寬的曲調。月琴多為中青年男子喜愛,其中不乏優秀的民間月琴手。50年代.涼山彜族姑娘沙瑪烏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奏的月琴.受到熱烈贊揚。

涼山彜族的民間舞蹈往往和歌唱、器樂的演奏分不開。民間舞壹類是產生於生產勞動中的舞蹈如蕎子舞、包谷舞、織氈舞等,大多是模擬勞動動作和表現生產過程。另壹類是在節日或在婚嫁歡樂場面中常見的舞蹈如跳鍋莊、跳“都火”、對腳舞、被氈舞、蘆至舞。有的表現耕牧的勤勞。豐收的歡樂,有的表現征戰的勇敢、愛情的追求。

從彜族民間藝術中開出的涼山歌舞之花,不僅在中外舞臺上壹展輝煌,而且在現代生活中遍地開放。今天,在涼山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著手,踏著民族風味的節拍,歡樂地跳著達體舞。達作是彜語的音譯,意為踏地舞或腳踏舞,是在傳統的彜族歌舞基礎上編創而成的壹種集體舞蹈。動作簡練明快,音樂悠揚流暢,鄉土氣息濃郁,時代色彩強烈。80年代壹經形成,迅速普及全州並以大西南民族交誼舞的態勢,很快向州外、省外推開。在94涼山彜族國際火把節上來自國內外的客人和彜族同胞手拉手,圍著壹堆堆青火.跳在壹起,融為壹家,場面熱烈壯觀.氣氛親切感人。

彜族的民族音樂包括歌曲和樂器。

彜族的歌曲有:史詩歌、情歌、喜歌、風俗歌--內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師調等多種曲調;從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類場合中演唱,氣氛較為輕松隨意;“雅”是壹種獨唱山歌,演唱者壹般為男女青年,多為觸景生情;“左”是壹種婚禮歌,在舉行婚禮大夜晚,由主客雙方各出兩名歌手邊舞邊唱;“格”是壹種悼念死者時或祭祖活動時演唱的合唱歌曲,壹人領唱,眾人學唱,歌詞由領唱者即興創作;“畢”是指彜族畢摩在進行宗教活動時唱的歌,我們稱之為宗教音樂,以與“俄”進行區分。音樂則有歌舞音樂、口弦音樂、吹葉子音樂,其中也各有許多曲調。此外,還有多種樂器:月琴是彜族最喜愛的樂器之壹,弦普遍為兩根,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口弦是用竹質、銅質制成形狀象竹葉的簧片,在中間有壹簧舌,靠控制呼吸來調節音色;“瑪布”是彜族獨特的樂器之壹,其吹奏特點是利用鼻孔吸氣,讓鼓腮連續不斷送氣,可模仿嬰兒啼哭,鳥雀鳴唱;葫蘆笙和嗩吶,多用於吹奏彜族民歌和曲調。

[編輯本段]

服飾

彜族服飾,各地不盡相同。涼山、黔西壹帶,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有的地區穿小褲腳長褲,並在頭前部正中蓄小綹長發頭帕,右方紮壹鉗形結。婦女較多地保留民族特點,通常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壹些地方的婦女有穿長裙的習慣。男女外出時身披擦爾瓦。首飾有耳墜、手鐲、戒指、領排花等,多用金銀及玉石做成。

[編輯本段]

風俗習慣

"跳菜"--彜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著上菜。它是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彜族民間壹種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時的最高禮儀,是舞蹈、音樂與雜技完美結合的歷史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

宴賓時,通常用方桌沿兩則壹溜擺開,賓客圍坐三方,中間留出壹條"跳菜"通道。三聲大鑼 拉開"跳菜"序幕:大鑼、蘆笙、三弦、悶笛、樹葉等民樂齊奏;在姑娘小夥"嗚哇哩--噻噻"的吆喝聲中,只見頂著托盤的彜家男子雙手拱揖,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另壹個人頭頂和雙臂各撐壹菜盤(***24碗)緊隨其後入場。他們合著古樸純厚的民樂協奏曲,臉上作著滑稽州怪相,跳著歪來復去而又輕松、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壹前壹後登場。兩位手舞毛巾的搭檔,則怪態百出,形如彩蝶戲花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為其保駕護航。

壹對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檔把32碗菜擺成回宮八卦陣,每碗菜都像壹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規矩逐壹落桌,絲毫不亂。

各地彜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壹起。婦女地位較低。遺產由諸子平分,絕業壹般歸近親所有。彜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彜族居民中壹直繼續到建國前。壹夫壹妻是彜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房。建國前雲南部分彜族地區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彜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婚。歷史上彜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雲南沿金沙江壹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服飾:

彜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彜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彜族人民,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彜族物質民俗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彜族服飾民俗的地域、支系表現,可將彜族服飾劃分為涼山、烏蒙山、紅河、滇東南、滇西、楚雄六種類型,各種類型又可分為若幹式樣。這裏介紹其中幾種。 (1)涼山型 主要流行於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和毗鄰各縣,以及雲南省金沙江流域。由於大小涼山天塹壑障的隔絕所造成的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以及特定歷史階段上的社會形態壹壹奴隸制,其服飾古樸、獨特,較完整地保持了傳統服飾的文化特征。 涼山男女上衣均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披氈,裹綁腿,套氈襪。男子發式為傳統的“天菩薩”,即蓄壹綹長發椎髻於頭頂頭,大多頭上盤纏黑色或深藍色長巾,且常裹成壹尖錐狀,斜插額前,稱為“英雄結”,左耳戴蜜臘珠、銀耳圈等飾物。下著長褲,並因語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褲腳之分,佩飾最富特色即為“圖塔”,是斜挎於身上的佩帶,用細牛筋編織成帶,帶面鑲以白色硨磲片。婦女著裙,戴頭帕,生育後戴帽或纏帕。雙耳佩銀、珊瑚、玉、貝等耳飾,重頸部修飾,戴銀領牌。下著百褶長裙,成年裙分為三節,上節為裙腰,中節成筒狀,下節多皺褶。多在腰際佩掛壹三角形荷包,包面精飾各種紋樣,下端綴以五色飄帶,用於盛物。另在胸前佩戴口弦、針筒以及裝飾過的獐牙,信能以之辟邪。其衣飾的傳統衣料以自織自染的毛麻織品為主,喜用黑、紅、黃等色,其工藝可用挑、繡、鑲、滾等多種技法,火鐮、羊角、蕨芨草等圖案是其傳統紋樣,下分依諾、聖乍、所底三個樣式。飲食

彜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區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拳頭大小)煮食,漢族稱之為“砣砣肉”。大、小涼山及大部分彜族禁食狗肉,不食馬肉及蛙蛇之類的肉。彜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禮節。酒為解決各類糾紛,結交朋友、婚喪嫁娶等各種場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編輯本段]

民居

彜族的房屋結構有的地區和周圍漢族相同,涼山彜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土墻;廣西和雲南東部彜區有形似“幹欄”的住宅。

土掌房--彜族獨特的民居建築:彜族的"土掌房"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壹樣的平頂,壹樣的厚實。所不同的,是它的墻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失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後形成土墻(即所謂"幹打壘")。平頂的制作也與石樓相似,也具備曬場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東南壹帶。這壹帶土質細膩,幹濕適中,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條件。

彜族住房多為三間或五間。正中壹間為堂屋,是家庭成員聚會之所,亦為接待客人之所。靠墻壁左側,設壹火塘,火塘邊立石三塊成鼎狀,鍋支其上,稱為"鍋莊"。鍋莊嚴禁人踩踏跨越,否則認為不吉。鍋莊上方,以蔑索吊壹長方形木架,上鋪竹條,作烘烤野獸幹肉或蒜頭、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飯、燒茶、取暖和照明。彜族壹家老幼,常圍火塘而坐,敘天倫之樂,火塘成為彜族傳遞文化的場所。壹般彜族人家,則在火塘邊鋪壹草席,身裹披氈而眠。

[編輯本段]

歷法

與瑪雅文明相媲美的彜族十月太陽歷:歷法是人類文明的標誌。聞名世界的瑪雅文化其精髓之壹便是歷法。以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通行農歷。但在我國的彜族,至今還保留著壹種鮮為人知的古老的歷法--彜族十月太陽歷。據推測,此種歷法源淵於遠古伏羲,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它把中國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倫三個文明古國之前。

彜族十月太陽歷以12屆相輪回紀日,3個屬相周期為壹個時段(月),即36日為壹月,30個屬相周為壹年。1年10個月,360日,10個月終了,另加5日"過年日",習稱"過十月年",全年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閏年(閏日),為366天。

據考證,彜族的向天墳,其實就是古人用以觀天象星鬥的天文臺,與彜族太陽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彜族十月太陽歷是悠久神秘的古老歷法,它與中國儒、道、陰陽學說有深厚的淵源關系,至今還有許多"密碼"有待破譯和研究。

[編輯本段]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彜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

彜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彜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彜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壹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彜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繞住宅和田間,然後相聚壹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節--彜族的狂歡節:"火把節"壹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舉行,是彜族盛大的節日。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彜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壹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壹股香氣,是表示壹種美好心願: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 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彜族,節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彜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彜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打歌--最受歡迎的全球民間舞蹈:每逢收獲、婚嫁或節慶,生活在雲南的彜族,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上千人,圍著壹堆堆熊熊的烈火,以四周沈寂肅穆的青山和深邃神秘的天幕為背景,合著蘆笙、短笛、月琴和樹葉吹奏的音樂節拍,男女手拉手,圍成圓圈,逆時針方向踏足而歌,通宵達旦,興盡方休。

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壹。

"打歌"遍及雲南,不僅彜族,就連白族、納西族等民族中都盛行這種歌舞形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如有"打歌"、"左腳舞"、"踏歌"、"跳蘆笙"等名稱。 據考證,"打歌"系"踏歌"轉音而來。早在漢唐之際,"踏歌"就曾是我國中原及南方民間十分活躍的民俗性歌舞。而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所鑄的"滇族羽舞"和江川李家山出土的18個垂尾人連臂環舞的銅扣飾以及凝固在雲南滄源等地崖畫上的舞蹈圖紋,其舞蹈圖案都與彜族的"打歌"形象相同,這也許可作為彜族"打歌"起源古老悠久的佐證。

至今,在雲南巍山縣巍寶山龍譚殿的壁畫上還保留著壹幅清代人繪制的"踏歌圖",其情形與今天巍山彜族的打歌非常相似。

[編輯本段]

火把節傳說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體拉叭,兩人都有拔山的力氣。有壹天,斯惹阿比要同阿體拉叭比武,即摔跤,可是阿體拉叭有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壹盤鐵餅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為阿體拉叭既然以鐵餅為飯食,力氣壹定很大,便趕緊離開了。阿體拉叭回來後,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進行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叭便在舊歷六月二十四那壹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裏去燒蟲。從此,彜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今天是火把節,我非常高興。

下午,媽媽帶我到街上去買火把。壹路上,我看見許多賣火把的人,壹邊喊壹邊賣,忙得汗流浹背。買火把的人爭先恐後,非常熱鬧。我們買了兩把火把和壹袋松香高高興興往家裏跑去。

到了晚上,我們就到樓下去打火把。我們先把火把點燃,壹會兒火苗歡快地跳躍著,急忙撒上松香,“呼”的壹聲,火苗就變大了,原來的火焰是藍色和紅色的,此時變成了紫色、黃色、紅色和藍色。火焰照亮了夜空,映紅媽媽的笑臉。

媽媽問我:“妳知道火把節的來歷嗎?”我說:“不知道。”然後我們就回家去查資料。通過查找資料,我終於明白了火把節是聰明的彜族人民為保護莊稼,消滅害蟲而來的。知道了火把節的來歷,我更喜歡勇敢的彜族人民最普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火把節了。

(寫於2008年火把節)

農歷6月24日,是彜族自治州壹個特別的日子,當然,那壹天,人們也在用壹種特別的方式慶祝著.它不象春節那樣放響鞭炮似的喧囂,也不象中秋節那樣頗為寧靜,它是以火焰驅走了夜的靜,以火苗的升幅宣告了它的囂,似靜卻囂,似。囂卻不乏靜.

很早以前,天上有個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個大力士叫阿體拉叭,兩人都有拔山的力氣。有壹天,斯惹阿比要同阿體拉叭比武,即摔跤,可是阿體拉叭有急事要外出,臨走時,他請母親用壹盤鐵餅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認為阿體拉叭既然以鐵餅為飯食,力氣壹定很大,便趕緊離開了。阿體拉叭回來後,聽母親說斯惹阿比剛剛離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進行摔跤比賽,結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茲知道了此事,大為震怒,派了大批蝗蟲、螟蟲來吃地上的莊稼。阿體拉叭便在舊歷六月二十四那壹晚,砍來許多松樹枝、野蒿枝紮成火把,率領人們點燃起來,到田裏去燒蟲。從此,彜族人民便把這天定為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