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電影有很多都是偏重舞蹈的,要麽怎麽好意思叫音樂劇電影呢,我推薦3個從編舞起家的音樂劇導演的幾部作品吧,也是個人認為比較有代表性和風格的。
傑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
遊走於音樂劇和古典芭蕾領域的大師,五次托尼獎得主,也曾在奧斯卡的舞臺與羅伯特·懷特分享過最佳導演獎。
課本裏寫他開創了編舞型導演的創作模式(如果妳要是考研就記住吧),但是講真編舞型導演這個名號真不知道是不是像表演三大流派壹般的中國特色了。
推薦作品:
《西區故事》(the West Side Story)
這是壹個圍繞著紐約幫派發生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舞臺版1957年首演,電影版1961年上映,裏邊的舞蹈偏現代芭蕾,用舞蹈表現事件這還是跟其他歌舞片或者音樂劇電影有很大區別的地方,畢竟舞蹈敘事功能弱,但是這個反其道而行。如果妳是音樂劇從業者或是鐵粉,不能跳上壹段,那真應該去補補課了。
鮑勃·弗斯(Bob Fosse)
他在爵士、搖擺領域遊走,單開壹門風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Fosse,畢竟迄今為止爵士和現代芭蕾也是音樂劇中最好用的舞蹈風格。今年托尼獎最佳編舞《樂團》也是可以看到Fosse風格的存在。
推薦作品:
《歌廳》(Cabaret)
大滿貫作品《歌廳》(Cabaret),舞臺上的輝煌已經滿足不了福斯的野心了,這部音樂劇電影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等八項奧斯卡金像獎,If提到弗斯妳只知道《芝加哥》(Chicago),那就要補補課了。為什麽這麽說?45屆奧斯卡上就是《歌廳》擊敗了《教父》的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獲得了導演獎,別的就不多說了。
《芝加哥》(Chicago)
取材於真實的犯罪故事,Fosse先生的標簽作品,屬於必看系列,2002年電影版《芝加哥》獲得了7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國際大獎,但弗斯先生已經去世了。1987年,鮑勃·弗斯因心臟病發作結束了他的壹生,享年60歲。
邁克爾·班奈特(Michael Bennett)
推薦作品:
《歌舞線上》(A Chorus Line)
至於提問說什麽作用,舞蹈無非就是敘事和抒情,情緒渲染,在我看來,“好看”最重要。
講真其實印度的歌舞片也真是挺棒的,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