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好的知己》有感
南知圓
“懵懵懂懂的成長歷程,跌跌撞撞地走過,只為在時光中等待最美麗的綻放”,剛拿起這本外觀清新的書,壹行字便馬上映入了眼簾。我屏住了呼吸,生怕它被我激動的氣息給吹散,多美的文字啊!
主人公是兩個互為知己的女生,她們擁有著近似的名字:小卿和小同。她們之間無話不談,壹起逛街,壹起分享同壹個冰激淩,壹起上廁所,壹起穿同樣的衣服,老師說她們是雙胞胎,同學們說她們是連體嬰兒……
連體嬰兒,這個詞喚醒了我小學時期的懵懂的記憶:那時候,我與幾個死黨經常熱衷於勾肩搭背地在校園裏“遊行”著,故意走同樣的步伐,故意做同樣的動作,故意把同學投來的詫異眼神當成無與倫比的成就,還壹改淑女形象,逮住壹個人就自豪地說:“嘿,我們是連體嬰兒!”不是友情高漲達到了沸騰的境界,還能有什麽解釋呢?
書裏,升初中時,小卿和小同面臨艱難選擇,是各自分道揚鑣去適合自己的中學,還是舍棄壹切去和壹生中最無法替換的知己上壹所普通中學。知己畢竟是知己,當然無法忍受分別的痛苦,她們順水推舟選擇了後者。
升初中,天哪!這本書難道就是為我量身而制的嗎?不然為什麽每壹個字都能牽動我的心情,引我想起那段懵懵懂懂、余味無窮的友誼。
記得幾個月前的我們,也正是為選擇什麽初中而躊躇不定的小學生。我們暢想著上初中後的打算,怎麽說服父母考同樣的中學。我們天真約定,猶如壹張分量不輕的紙,能隨風而起,也能隨風而落,回到原地。可如今,卻東奔西走……
而小卿和小同同樣好景不長,直至壹位瓷娃娃壹般的轉學女生出現在她們的人生中——袁圓,正好坐在小卿的身後,不知什麽原因,小卿“背叛”了小同(在小同看來),漸漸與袁圓走近了,小同變成了形單影只的女孩,沒有了朋友的小同日漸消沈,孤獨這片烏雲罩在她的頭頂,遲遲不散。
我想起我剛剛升學後,原來那幾個好朋友也漸漸遠離了我,結交了新朋友,我也措手不及迎來了孤單。每天看著初中校園裏幾對要好的身影從我面前走過,我苦澀地、熱切地想找壹個能陪我說話的伴。我還曾想當壹個男生,因為男生就像壹根根直立的木頭,可以獨木成林,而女生就不同了,她們是斜立的木頭,需要互相支撐住才不會倒。比起男生,女生更需要朋友。我是這麽想的,小同也是這麽想的。
好景不長,“壞景”也不長,壹次偶然的機會,讓小同發現了小卿離開她的原因。原來這壹切的壹切,終究是個誤會,兩人盡釋前嫌。原來袁圓有壹個充滿暴力的家庭,比起小同那開明的爸媽,更需要小卿的幫助,而小同不明就裏,因此不肯接納袁圓成為“三人行”。我特別喜歡書裏最後那壹句意猶未盡的話:“至今我(小同)都覺得那天傍晚的夕陽特別美麗,幾個月以來,我第壹次在路上放聲高唱。如果可以,我甚至想來個騰空翻……”
這是壹本友情的日記本,這是青春時期跌跌拌拌的旋律,這是多少淚水、歡笑的結晶。這本書的作者龐婕蕾姐姐,她像福爾摩斯,把我們的快樂悲傷偵查得如此細致;她是譜寫我們青春樂章的音樂家,將我們波濤起伏的心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所謂知己、死黨,還不都是好朋友的代稱,好朋友就是成長的象征。所謂最好的知己,就代表著美好的成長歷程
成長這條路並不平坦,但我們仍要把它走得令人窒息般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