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在雲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號墓、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銅葫蘆笙鬥,據測定屬春秋至戰國之際的遺物。有五、六、七管三種。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銅制笙鬥的形制略有差異。李家山二十四號墓出土的兩支銅鬥,上端均鑄壹立牛為飾,造型生動形象,通高分別為26和28.2厘米。銅葫蘆笙系仿天然葫蘆匏形用青銅鑄造笙鬥,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於伴奏舞蹈。如開化銅鼓面部主暈圖象中有匏笙舞,畫面上八人中有壹人邊吹葫蘆笙邊舞,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胴部畫面、舞俑、樂舞銅飾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屢見吹奏葫蘆笙的形象(《中國音樂史圖鑒》Ⅱ—48至Ⅱ—51)。
文獻記述葫蘆笙始於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唐大中(847—859)年間,“夷部樂……有葫蘆笙”。唐代樊綽《蠻書》載南詔(範圍為雲南全部、貴州、四川、廣西及越南、老撾、緬甸北部地區)“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書·南詔傳》:“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對釂。”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誌》:“葫蘆笙兩江峒中樂。”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葫蘆竹,攢竹於瓢,吹之鳴鳴然”。
以葫蘆為笙鬥,細端穿孔接壹長管為吹口,接管長25厘米左右。笙管黃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長9— 90、管徑1—1.5厘米,環列並微穿葫蘆腹部,以蠟固定。每管靠近葫蘆處開壹按音孔,下端透空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蘆內的管上嵌有長2厘米、寬0.2厘米的竹制或銅制簧片。